“邢梦洁,你帮忙布置体验区,就在展厅的东侧,那里空间宽敞,光线也好,我和苏木负责联系手艺人,让他们配合体验展,现场演示工艺,再和小程序的内容结合起来,效果肯定更好。”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王丽和邢梦洁异口同声地答应,脸上满是兴奋,王丽已经开始拿出手机,琢磨着宣传文案的思路。
沈亦舟也补充道“我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跟着苏叔之前推荐的建筑师李老师学习,参与了一个小型的传统元素建筑设计项目,主要是把苏州的窗格纹样融入现代民宿设计。”
“这次回来,想向苏叔和徐姨请教一些关于苏州传统建筑纹样的问题,也想看看‘平江路历史街区活化’项目的进展,学习一下陆先生的设计思路。”
“好啊,”苏木笑着说,放下手中的筷子,“明天我带你去项目现场看看,那里已经开始初步施工了,建筑外立面的框架已经搭起来了,能直观地看到水波纹和窗格纹样的应用。”
“我再给你找一些传统建筑纹样的资料,都是之前收集的老图纸,有很多已经失传的纹样,对你的学习应该有帮助。”
“谢谢苏叔!”沈亦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连忙道谢。
晚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饭后,众人坐在庭院里喝茶聊天。
苏锦和沈亦舟依偎在一起,分享着在北京的趣事,比如第一次去北京的传统工艺博物馆,看到清代的苏绣龙袍时的震撼。
比如为了收集资料,跑遍了北京的大小书店,终于找到一本关于传统纹样的老书。
徐佳莹和苏木坐在一旁,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脸上满是欣慰,偶尔插几句话,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姨婆和崔姝坐在另一边,聊着家常,姨婆给崔姝讲着苏锦小时候的趣事,说她小时候总跟着自己学刺绣,绣坏了无数块布料,却依旧坚持不懈,崔姝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笑声。
月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温柔而美好,庭院里的桂花香气越来越浓,混合着茶的清香和众人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这次回来,感觉‘苏州记忆’变化好大,展品越来越丰富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比我上次来的时候热闹多了。”
苏锦看着庭院里的景致,感慨道,目光扫过展厅的方向,“爸,妈,你们辛苦了,把‘苏州记忆’做得这么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传统工艺,你们真厉害。”
“傻孩子,这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功劳,”徐佳莹笑着说,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有沈师傅、周师傅他们这些手艺人的倾囊相授,有王丽、邢梦洁他们的全力支持,还有这么多游客的喜欢,才有了‘苏州记忆’今天的样子。传统工艺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是啊,”苏木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传统工艺的传承,不是靠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努力,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创新。”
“你和亦舟年轻,有想法,有活力,懂数字化技术,未来,传统工艺的传承,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把老手艺用新方式传播出去,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苏锦点点头,眼神坚定“爸,妈,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把传统工艺的数字化传播做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些老手艺,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等小程序完善好了,我们还要把它推广到全国,让更多人了解苏州的传统工艺,了解‘苏州记忆’。”
沈亦舟也握住苏锦的手,语气真诚“我们会一起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不仅要做好数字化传播,还要深入学习传统工艺,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让传统与现代更好地结合。”
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桂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混合着茶的清香和众人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徐佳莹靠在苏木怀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幸福与安宁。
无论遇到多少风雨,只要家人在身边,只要有这份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坚守,他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温暖与希望。
接下来的假期,苏锦和沈亦舟全身心投入到“传统工艺数字化体验展”的筹备中。
苏锦负责完善小程序的功能,添加游客反馈模块,优化视频播放界面。
沈亦舟则负责体验区的布置,从网上订购了四台触摸式一体机,搭建了简易的展示架,展示架用的是竹编材料,与工作室的风格保持一致。
“苏州记忆”的庭院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游客们通过小程序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扫描展品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详细的工艺讲解和手艺人的访谈视频,再亲手体验竹编、苏绣,脸上满是新奇与兴奋。
苏锦和沈亦舟忙碌着,耐心地解答游客的疑问,指导他们操作小程序,偶尔停下来,和父母、姨婆一起吃顿饭,聊聊近况,日子充实而幸福。
陆景年在对接工作时,看到苏锦和沈亦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送上祝福“没想到苏小姐和沈先生回来了,看来这个假期,‘苏州记忆’会更加热闹。你们的数字化体验展很有新意,既传播了传统工艺,又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值得学习。”
“是啊,他们回来帮忙筹备体验展,正好热闹热闹,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徐佳莹笑着回应,语气自然而从容,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
陆景年没有再多言,专注地对接工作,讨论着体验区与“平江路项目”的联动方案,结束后便礼貌道别,全程保持着专业而得体的距离。
假期过半,“传统工艺数字化体验展”顺利开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这种“数字化+传统工艺”的模式充满兴趣,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体验,为“苏州记忆”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
小程序的访问量节节攀升,预约体验课程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徐佳莹和苏木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