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
刘备看着关兴送来的战报心里乐开了花。
关兴的剿匪大军行军速度特别快,上一份战报还在零阳,下一份战报就跑到沅陵去了,再下份又到昭陵了,当真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每天待的地方都不一样。
按照这个移动速度,张昭他们能把圣旨送到刘禅手中才有鬼呢。
就算送到刘备也不担心,以刘禅关兴张苞三人的尿性,就算接到圣旨估计也会想各种办法拖延甚至公然抗旨。
抗旨的事这三个混账绝对干的出来,毕竟他们仨不怕挨揍,每次打完老实不了三天就得再犯,现在又离开京城山高皇帝远的,不撒欢发疯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老实?
既然不用担心刘禅被圣旨召回就该担心其他的了,比如刘禅的安危。
父母的想法都是很矛盾的,既想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有出息,又不想孩子受苦生怕磕了碰了。
刘备更是如此,他是四十六岁才有的刘禅,这个年纪别人都当爷爷了他才喜当爹,对刘禅的重视自然没得说,那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啊。
作为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刘备对刘禅没抱什么期望,只希望他快快乐乐的长大。
但作为皇帝,他又希望刘禅这个储君拿出君王的样子,希望刘禅能像文景武孝宣等帝一样英明神武,成为雄才大略的帝王。
总结起来就是既想将刘禅当温室里的花朵养,又希望刘禅像野外经历过风吹雨打的野草一样顽强,当真是既要又要,矛盾到了极点。
所以对于刘禅此次剿匪,感情上刘备担心刘禅有危险真的很想将其召回,理智上却知道这是刘禅深入民间,锻炼自身能力,体会民间疾苦,以及在军中建立威望的好机会,不应该放弃。
既想这样又想那样的情况下,刘备也不知道该咋办了,索性放任不管静看事态发展。
结果这个想法刚持续了刹那,他又陷入了是否召回刘禅的纠结中。
好在这次没纠结多久,因为诸葛亮来了。
在刘备这里,关羽张飞诸葛亮进殿是不需要通报的,直接进来即可。
诸葛亮进殿拜道:“陛下好消息。”
刘备连忙调整心情激动问道:“怎么了,安国那边又回信了?”
诸葛亮知道刘备嘴上念的是安国,心里想的是阿斗,出言安慰道:“哪有那么快,不过陛下也不用担心,殿下有安国陪着,身边又有兴国和姜维夏铜几位猛将,安全方面是有保证的,况且殿下率领的三千大军都是优中选优,又被安国亲自训练半年之久的精兵,别说土匪流寇,就是面对曹魏上万大军的围攻也有能力保护殿下突出重围的。”
用被关兴亲自训练的三千精兵剿匪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有啥可担心的。
诸葛亮对关兴用土匪练兵的事是非常支持的,因为他是当朝丞相,是治理天下保证社会稳定的第一负责人,各地土匪却占山为王拦路截道,害的商队不敢轻易通过,是阻碍交通,危害社会稳定的罪魁祸首,是朝廷必须剿灭的对象。
但剿匪太难了,主要是大军驻地离匪窝太远,路上消耗太大,加上土匪流动性强,到了匪窝也未必找得到人,简言之就是浪费钱不说效果还不好,所以得从长计议。
诸葛亮原本准备等今年秋收,有了余粮之后再着手剿匪的,谁料刘禅关兴把这个差事接过去了。
这是好事啊,首先关兴率领的都是他所谓的特种兵,人少消耗小。
其次这次剿匪是以学习为目的的,既然是学习就不用记军功不用给太大的封赏,你拿着朝廷的资源学自己的本领,朝廷没问你收学费就不错了你还想问朝廷要赏赐?
所以诸葛亮巴不得刘禅关兴在外面多待一段时间,将江南大地的土匪全部剿灭呢。
刘备笑道:“我相信安国有这个能力,但你既然不是来说这个的还有什么好消息?”
诸葛亮拜道:“刚刚王甫送来六百里加急,说司马懿已经准备攻打辽东,辽东公孙氏自知不敌,派公孙渊过来求援了,公孙渊是从海上过来的,没走出渤海湾就遇到了为商队护航的纪杰,便乘坐纪杰的宝船过来,如今已在长江口登陆,最多五六天就能赶到江陵。”
刘备拍着桌面兴奋道:“这还真是个好消息,但还要看怎么应对,总不能真的派兵去支援辽东吧,这也太远了。”
诸葛亮说道:“支援肯定是要支援的,曹丕派司马懿进攻辽东打的是速战速决的主意,咱们自然不能如他所愿,必须帮助公孙氏守住辽东,最好将这场大战拖成拉锯战,让曹魏陷入战争泥潭,这样才能不断消耗曹魏的国力。”
“不过直接派兵支援是不行的,首先路途太远且只能通过海上运兵,这才能送过去多少?”
“其次公孙氏并不可信,万一这场战争是曹魏与公孙氏唱的双簧,或者等朝廷大军过去了,公孙氏突然向曹魏投降了,那朝廷大军不是羊入虎口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臣的建议是不能派兵,但可以进行三项支援,首先支援粮草武器,通过海路运过去,其次可以帮公孙氏培养士兵,让公孙氏送批优秀学员过来交给安国培养,培养结束就让他们回到辽东帮公孙氏作战,就算辽东被攻破了也可以让这帮人去山里打游击嘛。”
“最后不妨从倭国抽调一批大军过去,让倭国士兵做安国说的那个什么炮灰,陛下你看如何?”
江南与辽东之间隔着整个中原,汉军若直接去支援,魏军把海路一断,支援的汉军可就是瓮中之鳖了。
大汉人口不足,每个兵员都格外珍贵,刘备诸葛亮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士兵去冒这种风险,所以直接派兵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又想利用辽东牵制魏军,消耗魏军国力,况且公孙家的太守之位虽是董卓封的,但名义上毕竟还是大汉的太守,刘备现在又是大汉的皇帝,如此算来公孙氏也是他的臣子。
虽然这个臣子可能不太忠心,甚至时刻想着背刺,但毕竟君臣名份在这呢,若是不救天下人会怎么看你?
既不想派兵又不能不救,那怎么办呢,只能提供些许物质上的帮助了,至于公孙氏能扛多久,无所谓了,本来也没指望他们出多大力,别捣乱就行。
刘备思忖道:“可以,但咱们是不是也该提前布局,为将来收复辽东做准备?”
诸葛亮思忖道:“陛下是想从安国的特种兵中抽出一部分人去辽东搞渗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