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6章 远征!
    第七百三十六章 远征!

    当双方都确定要成立远征军之后,最兴奋的是某人。

    他的抗日策略就是在美国人面前卖惨,效果不错,自己从中也是获得了不少利润。

    现在人家有求于他,他当然是更加的兴奋了,认为自己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当然是以高标准来组建这支队伍。

    他下令要求要让精锐力量组合起来成立这支远征军,一定要在国外扬我国威。

    杜乾生将军临危受命,值此危难之际,出国作战孤立无援,面对敌人异常强大,环境还非常的恶劣,可谓是九死一生。

    但是他毫无畏惧,当即同意,开始组建军队。

    士兵的选拔很简单,几十万的军队总是能从中找到一些优秀的士兵。

    但是这次是出国作战,自然不可能只有士兵参与作战,还需要有翻译和医生这些专业人士。

    出国在外,况且要和英军一起协同作战,肯定是要有翻译陪同。

    几万人的军队,当然不会只是一两个翻译,而是要几百甚至上千个翻译,基本上每个连队都要配备一个翻译,这样才能让命令被执行下去。

    对翻译的需求很大,但是这类人才却是非常难得。

    翻译这个位置显然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因为他要了解双语,精通英文,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这个半文盲的国家里,能有这样文化程度的只能说是少之又少。

    能识字的参军之后都能去当个文书一类的工作,更何况这样的高端人才呢?

    招兵的军官其实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来到当时国内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大,想着能来几个就接收几个,有总比没有好。

    结果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八百多人报名参军,愿意担任翻译。

    这些人怀揣着最朴素的情怀,投身军队,希望报效祖国,保家卫国。

    纵然是战死沙场也不会后悔。

    于是这些学生就被接纳进远征军中,将会在军队中担任翻译,承担起沟通的职能。

    美国方面是这样对远征军说的,远征军不用携带任何的东西,任何的物资都将会由他们提供。

    军队在边境集结,果然如此,美方的后勤保障力量是异常的强大,给士兵们装备了全套的美式装备。

    这里是陈知文给出的建议。

    对于这支远征军,陈知文对他们当然是充满了敬意,虽然不了解具体的细节,但是也是能知道一些大概的情况。

    富兰克林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同样的向陈知文了解情况,希望陈知文能给他一些帮助。

    一开始富兰克林是希望通过给钱给国府,让他们采购相应的物资给远征军进行装备,毕竟几万人的物资不是那样容易准备好的,与其去千里迢迢调运物资,不如让远征军在当地进行装备。

    看到这,陈知文当然就知道情况不妙。

    理论上这当然是没有问题,只需要付出点钱就能完成任务,可以减少不小的麻烦。

    但是陈知文明白,国府大员们的贪婪程度可不低,不要以为他们有多高的自制力。

    面对这样巨大的利益,陈知文就不相信这些人能有多少自制力不去从中抠出一笔。

    要知道后来美军给国府士兵配发维生素片,都需要美军军官监督着士兵吃下去,因为就算是发到了士兵个人的手里,等到美军军官离开之后,长官也会从士兵们的手中夺走。

    陈知文当即说明了情况。

    “富兰克林先生,首先我赞同您对让国府士兵支援作战的思路,但是我同样的有一个小小的意见。任何东西,不管是物资还是物资,都不要让国府军官接手,任何东西都要直接送到士兵们的手中,不管是衣服弹药还是其他的任何东西。”

    陈知文的提议应该说是相当的正确,在没有他的时空里,这支远征军遭受了极大的困难,首先就是在武器上。

    美军对国府组建部队有严格的要求,在武器装备上,他们要求远征军给每个士兵配备步枪,同时要求配备一系列的轻重机枪来让部队形成火力优势。

    甚至美国方面还给这些部队提供了一些武器,但是在实际情况下,远征军的物资装备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精良,士兵中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配备的还是汉阳造,这种步枪杀伤性能不高,同时还容易卡壳,根本就不适应前线的高强度作战。

    幸亏美军方面还提供了一些武器弹药,要不然真的到了打仗的时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陈知文对这件事非常的关心,表示一定要由美军方面提供物资,并且还要派人进行专门的监督,不能让他们有从中贪污的机会。

    富兰克林对于陈知文的担心表示赞同,但是他有不一样的疑虑。

    对于国府上下的克扣问题,其实他是相当清楚的,虽然非常厌恶这些人的嘴脸,但是富兰克林依旧只能是捏着鼻子去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物资,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动力。

    这些人为什么现在要坚持抗日,除了保家卫国的愿望,还有就是因为利益,只有用大义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这种好处大多都来自于美国的各种援助。

    要是自己不能从中得到利益,抗日的决心就会削弱,这对富兰克林来说当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对于这件事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有一部分用在抗日上,他也就能继续援助了。

    但是现在是不行的,富兰克林深刻的明白,现在不是让他们从中克扣的时候,想一想还是同意了陈知文的建议,直接下令从国内调集物资,到时候在美军军官的监督下发放给下面的士兵。

    而且将这件事交给了陈知文。

    “陈,我认为你其实可以作为我的特使去一趟中国,毕竟有谁能比你更加的了解中国呢?”

    陈知文一愣,为什么永远都是我,难道整个美国就没有人能派出去了吗?

    但是富兰克林心意已决,当即给了陈知文一个钦差大臣能的身份,代表他本人去中国负责这件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