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6章 宣王的真实身份
    谣言四起,雍京城内,开始弥漫起一股诡异的氛围。

    太后和皇帝联名签发的圣旨,马不停蹄的发往各地忠臣手中。

    落鹰关守将杨开俜、禹州巡防赵辰,还有一些并没有出现在谣言名单上的地方文武。

    以及与清流对立的格物学派官员,这几日陆陆续续,被紧急调入雍京城内。

    很显然,严无咎刻意散播的谣言,让太后、小皇帝一党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无论平时宣王的口碑有多么良好,但涉及到皇权更替,尤其是曾经亲身经历过宫变以及先帝之死的太后,绝不可能坐视儿子成为牺牲品。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忠于皇室的外地文武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回归雍京,羽林军、五城兵马司之中,和宣王关系稍微有些亲密的大将都被更换。

    上了谣言名单的清流官员们,在经过短时间的沉默之后,一个个也在朝会上站出来驳斥谣言,对太后和皇帝大表忠心。

    这一日朝会之上,宣王更是当众身穿素服,负荆请罪,哭的涕泪纵横,表示自愿摘去王爵,以示清白。

    不得不说,宣王这一手以退为进,不仅仅又博取了一波同情分,还让太后一党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此时,严无咎却将王齐、王希、张栩等人的书信罪证,以及口供当庭呈上:

    “宣王门下武道供奉莫伍,曾在雍京率人想要刺杀微臣,此刻之中,更有人手持军弩。

    宣王如今口口声声忠于陛下,却不知道作何解释?”

    作为曾经的皇帝,又执掌朝堂数十年,严无咎对于宣王的应对,早有准备。

    实际上除了现在这些证据之外,他也早就暗中召唤人手,由孙策、常遇春等人带队,埋伏在宣王府附近。

    今日朝会,宣王离开没多久,严无咎便以御龙卫大都督印,让这些人包围王府,入内搜查。

    至于搜查不出确凿证据怎么办?

    无妨,因为严无咎早已将储物空间内的数千甲胄、弩箭乃至曾经自己备用的大秦皇帝袍服,都让孙策等人带了进去。

    找到证据最好,找不到,那就制造证据!!!

    一个狸猫换太子的冒牌货色,严无咎想要惩治对方,又怎么可能还循规蹈矩,扯什么证据???

    此时的宣王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个眼色,便有一名文官上前呵斥道:

    “你一小小从五品副千户,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

    莫伍即便是宣王门下供奉,但也是江湖中人,谁知道他是否暗中投靠其他势力,以此家伙宣王殿下?

    还有这些书信之中的罪状,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宣王乃至大秦宗室血脉,身份贵重,又怎么可能勾结葛罗人,出卖大秦社稷???”

    严无咎不卑不亢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位大人所言实在好笑!

    那户部尚书李邦彦,倒是位高权重,但却勾结他人侵吞国库,私铸劣币、协助歹人私藏库银、暗害御龙卫忠义之士!

    按照阁下的说法,如此苍髯老贼,便可以仗着官爵品级把持朝纲,为所欲为?

    反而我这等忠义臣子,却不能秉公直言了?

    再说,宣王是大秦宗室血脉,我严无咎何尝不是??”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直接将对方噎了回去。

    宣王此刻也终于开口,叹息一声道:

    “严无咎,按照辈分,孤王也算是你的平辈兄长!

    你对孤误会之深,本王不做太多辩解。

    只是若孤想祸乱朝纲、图谋不轨,何必等到现在?

    这些年孤兢兢业业,对大秦之忠心有口皆碑,你不能因为这些贪官污吏只言片语,便将污水泼在孤的身上吧!”

    严无咎刚想开口,正在这时,大殿之外有人来报:

    “启禀陛下、太后、皇后,御龙卫严副千户麾下,说有重要证物搜出,想要当朝呈上!”

    严无咎咧嘴一笑: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兴许殿下的确忠心,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皮画骨难画人!

    陛下、太后、皇后,还请允许麾下呈上证据,以正视听!”

    太后此时也松口了一口气,没想到满朝文武,却少有人站在自己孤儿寡母这边,差一点便让宣王蒙混过去。

    当下她应了一声。

    随后孙策、常遇春和大量御龙卫力士,将一只只大箱子搬了进来。

    “启禀陛下,臣等刚刚突击搜查宣王府邸,发现密室暗道若干,并搜出大量精钢甲胄、军械兵器、帝王袍服,还有诸多和葛罗汗国往来密信!!!”

    宣王听到这话,顿时大叫道:

    “不可能,这是栽赃陷害!!!”

    但孙策却先将一匣子密信先呈上,随后太后和皇后一一浏览,两人脸上露出震惊难看之色。

    严无咎此时已经明白,如果说甲胄兵器和皇帝袍服,有可能是自己栽赃之外,这密信,就是实打实的真货了!!!

    “这些密信发掘之时,除了御龙卫之外,还有五城兵马司的涂翻、白云山庄的李寻欢等人从旁监督。”

    孙策从容道:

    “除了最上面几封,为了查证,我等略作阅览,其余大部分都是原封不动,直接呈上!”

    太后微微颔首,在信中,这宣王竟然和葛罗汗国的可汗博尔术兄弟相称。

    这可不是江湖义气那种兄弟,字里行间,明显是真正的、有血脉关系的兄弟!!!

    随后她便想起这位宣王殿下,幼年时期的一些小道消息,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太后挑挑拣拣,将涉及到宣王隐秘身份的信件放好,只挑拣出几封出卖大秦国策、军械秘密的内容,然后让人给满朝文武传阅。

    此时宣王已经是冷汗直冒,因为这些年他一直顺风顺水,对外营造出贤王的名声。

    加上大秦血脉的加持,就连李邦彦这种老臣,都被其收服。

    这些人之中,还有人的确是忠义之士,只是觉得当朝小皇帝资质平庸,不堪大任,又不愿意朝纲被妇人把持,所以选择扶持宣王这“英明之主”。

    他们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这居然是葛罗汗国早年便替换过的冒牌货。

    宣王的真实身份,便是博尔术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葛罗汗国小王子,术赤!!!

    之前雍京发生的案件,本质就是为了暗中谋划,一来是窃取秦国先进技术,壮大葛罗汗国。

    二来就是利用术赤如今特殊身份,设法将他推上大秦皇位。

    如果大秦皇帝都成为了葛罗汗国的内奸,最终造成的后果如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