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章 新任队长第一道令拆猪圈
    晒谷场的雪被踩成了泥,几十顶狗皮帽子在晨雾里攒动,像堆了满场的黑蘑菇。

    林英踩着结霜的木梯上高台时,棉鞋后跟沾了块冻硬的菜帮子,是小栓今早塞给她的,说“姐吃了抗冻“。

    她伸手扶了扶台上的桦木杆,指尖触到粗粝的树皮,想起昨夜里陈默在油灯下给她补棉袄的模样,针脚歪歪扭扭,倒比新的更暖。

    赵干事的大喇叭突然炸响,震得林英耳尖发麻。“根据靠山屯社员联名推举,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

    他故意拖长音调,台下已经有人喊“英子!“,王婶的大嗓门最亮,“快念!“赵干事笑着推了推眼镜,“林英同志,即日起任靠山屯生产队长!“

    欢呼声像炸开的爆竹。

    王婶把怀里的小孙女儿举过头顶,红棉袄在人群里晃成团火;

    马三炮拍着老菜头的背,震得对方烟袋锅子都掉了;

    连最不爱凑热闹的张瘸子都杵着拐杖往前挪,木拐在雪地上戳出一溜小坑。

    林英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刚重生那会儿,娘咳血的帕子浸透了黄表纸的味儿,小栓啃树皮啃得满嘴白渣——

    那时她站在破漏的屋檐下,玉坠在胸口凉得刺骨,可现在,掌心攥着的是晒谷场热腾腾的人气。

    “李队长呢?“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林英顺着声音望过去,西厢房的屋檐下缩着个灰影子。

    李有田的蓝布棉袍沾了雪,帽檐压得低低的,可那发青的脸还是露了半块,像块泡在酸菜缸里的老腌菜。

    他手指抠着墙缝,指节泛白,喉结动了动,终究没发出声。

    林英捏了捏胸口的玉坠,寒潭的凉意顺着血脉漫开。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像劈开晨雾的斧子:“我不管从前,只管今后。“台下霎时静了,连张瘸子的木拐都不响了。

    “第一道令……“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有田缩成一团的影子,“拆李有田家猪圈,改建成'育苗中转站'!“

    大伙顿时炸锅了。

    王婶的小孙女儿“哇“地哭出声,马三炮的烟袋“当啷“掉在地上,老菜头的旱烟呛得直咳嗽。

    李有田突然从屋檐下窜出来,棉袍下摆扫起一片雪沫:“这是我家的!祖上传下来的!你们敢动?“

    他扑到高台边,指甲抠着桦木杆,指缝里还沾着猪圈的黑泥,“那猪圈占的是我家房后地,凭啥说是集体的?“

    “凭这。“老菜头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抖开是张发黄的地契。

    他颤巍巍举到李有田眼前:“五三年土改登记,你家房后那半亩地划的是'集体公共用地',你占了这么多年,没交过一粒租子。“

    他咳了两声,烟袋锅子敲着大腿,“再说了,那猪圈挨着河沟子,夏天苍蝇能把人埋了,冬天粪水冻成冰坨子……“

    他突然提高嗓门,“可那地儿向阳背风,正适合搭育苗棚!咱要种反季菜,要让老弱病残都能有口新鲜菜吃,浪费地才是罪过!“

    李有田的脸从青转紫,又从紫涨成猪肝色。

    他踉跄两步,抓住马三炮的胳膊:“三炮,你忘了我教你打狼?那年你被狼围在树杈上,是我......“

    马三炮甩开他的手,把腰间的铁镐往地上一杵:“那年我饿了三天,你给我半块苞米饼,要我替你顶工分。“

    他摸了摸铁镐头,“林队长给我家送过十斤白菜,我娘吃了能下床走路。“他冲林英点点头,“拆。“

    几个民兵扛着铁镐过来时,李有田突然蹲在地上,捧住头。

    这次没哭,只是喉咙里发出闷响,像老风箱断了气。

    林英望着他佝偻的背,想起昨夜里王婶说的话:“他不是坏透了,是心里只有自家那口锅。“她摸了摸玉坠,寒潭的水轻轻晃,像是在说:该翻篇了。

    拆猪圈比预想的快。

    马三炮一镐头砸在土墙上,冻硬的粪土“哗啦啦“往下掉,露出里面掺着碎砖的墙芯,原来李有田这些年,把集体的砖往自家猪圈里砌。

    老陶带着几个壮劳力跟在后面,边拆边量尺寸,嘴里念叨着“这儿搭恒温架““那儿留喷雾口“。

    王婶扒着残墙往里看,突然笑出声:“哎哟,这猪圈里还埋了坛酒!“

    马三炮拎起酒坛晃了晃,“李队长倒会藏私。“

    林英瞥了眼李有田,他正蹲在墙根,盯着酒坛发愣,像被抽了魂。

    三日后的清晨,育苗中转站的蓝布帘被风掀起一角。

    王婶抱着一筐绿生生的菜苗进来,哈出的白气在暖棚里凝成雾:“这棚子比我家炕还暖和!“

    她指尖碰了碰菜苗上的露珠,转头对林英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我家大妮子怀孕了,你说优先孕产妇!这苗,我替她领。“

    林英摸了摸苗床的木板,还带着锯末的清香,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恒温架烧的是锯末炭,喷雾系统用的是山泉水,能同时育五百户的苗。“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蒙了层白雾,“残疾户、孤老、孕产妇,这三类的育苗工分全免。“

    晒谷场的大喇叭又响了。

    这次是陈默的声音,清清爽爽的:“即日起,工分与供菜量挂钩,多劳多得!另设'共富基金',从菜厂利润里提5%,专门救济困难户!“

    话音刚落,张瘸子杵着拐杖挤到前面:“我能帮着看棚子,算工分不?“

    李有田的儿媳攥着块花布跑过来,脸涨得通红:“我们家想交租,求给个棚位......“

    她瞥了眼远处蹲在墙根的李有田,“他说,往后听队长的。“

    夜落时,林英坐在新收拾的队长办公室里。

    桌上的搪瓷缸是陈默送的,“山河“二字被油灯烤得发亮。

    玉坠突然发烫,寒潭的低语在耳边响起:“屋将换,根在立。“

    她翻开新写的章程,钢笔尖悬在纸页上,墨迹在“靠山屯“三个字上顿了顿,然后重重落下:“从此不靠山,靠人。“

    窗外来了阵小风,掀动桌上的纸页。

    最上面一页写着二月廿八的计划:联系县城供销社,谈反季菜收购;请县农技站的同志来教嫁接......

    林英望着窗外的雪,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吆喝声……是马三炮带着人去山里砍藤条,要给育苗棚搭新支架。

    二月廿八,春雷未动,靠山屯却已热火朝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