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夏日的回信
    六月的阳光已经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梧桐叶上,压得蝉鸣都带着倦意。高三教学楼前的倒计时牌终于翻到了“0”,那个鲜红的数字像是一声叹息,又像是一句解脱的宣告。

    林夏站在走廊尽头的阴影里,看着同学们互相在校服上签名,喧闹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碰撞回响。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陈阳,那个总是坐在窗边、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的男生。三年了,她收集了关于他的无数个瞬间:他在篮球场上跃起投篮时绷紧的脊背,他在图书馆安静看书时微微蹙起的眉头,他回答问题时清朗自信的声音。这些片段被她仔细收藏,却始终没有勇气拼成一句完整的告白。

    “林夏,来给我签个名吧!”

    她转身,看见陈阳拿着记号笔站在身后。阳光正好落在他肩上,像是三年前他们初次相遇的那个午后。他的校服领口微微敞着,露出清晰的锁骨,汗珠沿着脖颈滑落,在白色布料上晕开小小的水渍。

    “好啊,签在哪里?”林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接过笔时却控制不住指尖的颤抖。

    陈阳转过身,指了指自己的白色校服后背:“这里,签大一点。”

    林夏俯身,在他肩胛骨的位置写下“前程似锦”四个字。他的体温透过薄薄的校服传递到她的指尖,最后一笔因此微微歪斜,像她此刻的心跳。

    “你也帮我签一个吧。”林夏递出自己的校服。

    陈阳接过笔,低头认真写着。他的睫毛很长,在脸颊上投下细小的阴影。林夏看得有些出神,直到他把校服递还给她。

    “好了。”陈阳的眼神里有什么东西闪烁,她却读不懂。

    林夏低头看去,他在她左胸口的位置签下了名字,日期,还有一行小字:“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字迹工整有力,像是刻上去的。

    毕业典礼在体育馆举行。校长在台上念着冗长的致辞,阳光从高高的窗户倾泻而下,在水泥地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林夏坐在人群中,目光不由自主地寻找着陈阳。他坐在男生堆里,后背挺直,侧脸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他们坐在同一个空间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典礼结束后,大家相约去操场最后聚一次。不知谁起的头,同学们开始玩“真心话大冒险”。空矿泉水瓶在人群中央转动,瓶口不偏不倚指向了林夏。

    “林夏,选吧,真心话还是大冒险?”班长笑着问。

    她犹豫了一下:“真心话。”

    “高中三年,你有没有喜欢的人?”

    周围响起起哄声。林夏感觉脸颊发烫,余光里,她看见陈阳正看着她,眼神专注。

    “有。”她轻声说。

    起哄声更大了。“是谁?必须说出名字!”

    林夏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就在这时,陈阳突然站起来:“差不多得了,别为难她了。”

    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然后大家又被新的游戏吸引。林夏感激地看了陈阳一眼,他却已经转过头去,和旁边的男生说着什么。

    夕阳西下,橙红色的光芒洒满整个操场。人群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合影、拥抱、道别。林夏独自坐在看台上,看着空荡荡的篮球场。三年来,她在这里看过无数次陈阳打球,记得他每一个投篮的姿势,每一次进球后甩头发的动作,每一次和队友击掌时爽朗的笑容。

    “怎么还不走?”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在夕阳中眯起眼,陈阳逆光站着,轮廓被镶上一层金边。

    “舍不得。”林夏轻声说,不知道是说给这校园,还是说给眼前的人。

    陈阳在她身边坐下,距离不远不近,刚好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林夏,还记得三年前我们怎么认识的吗?”

    “记得。开学第一天,我迟到了,慌慌张张跑进教室,撞到了你,书本撒了一地。”

    “你当时脸红了,连说了五声对不起。”陈阳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我觉得这个女生真有意思,慌张得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林夏惊讶:“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陈阳没有回答,只是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给你的。”

    “这是什么?”

    “回去再看。”陈阳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明天我去BJ,早上的火车。”

    林夏怔住:“这么突然?”

    “嗯,家人已经先过去了。”陈阳走了几步,又回头,“林夏,保重。”

    “你也是。”

    陈阳的背影消失在夕阳里,林夏才低头看向手中的信封。里面不是信,而是一张车票——三年前,从她家到学校的那张公交车票,背面用铅笔画着一个女孩慌张奔跑的样子。画工不算精湛,却准确地抓住了她的神态:马尾辫飞扬,校服外套半敞着,怀里抱着散落的书本。

    下面有一行小字:“从第一天起,我就想记住你的样子。三年了,我还是没有勇气当面告诉你——林夏,我喜欢你。”

    林夏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急忙掏出手机,拨通陈阳的号码,却只听到关机的提示音。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操场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林夏翻过车票,在空白处飞快地写下一行字,然后向校门口跑去。门卫叔叔正在锁门,她恳求再给她一分钟。

    “快点啊,同学,毕业了也要守规矩。”门卫摇摇头,却还是让开了。

    林夏跑到高三四班门口,把车票塞进陈阳的书桌里。她知道,明天保洁阿姨会来打扫卫生,会发现它,然后把它扔进垃圾桶。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她在车票背面写下的是:“如果我们能考上同一所大学,请一定告诉我,你也喜欢夏天。”

    ---

    梧桐树的叶子在夏风中沙沙作响,像是为这场无疾而终的暗恋轻轻叹息。林夏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回头。

    青春就是这样吧,总有来不及说出口的告白,和擦肩而过的缘分。但在那个夏天,她曾经那么认真地,喜欢过一个人。

    回到家,林夏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输入了陈阳告诉她的那所北京大学的名称。校园网的页面上,新闻和照片滚动播放。她突然意识到,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依然可以拥有相似的天空。

    接下来的日子被填报志愿和等待录取通知填满。林夏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下了BJ的那所大学,尽管她知道录取分数线很高,风险很大。父母劝她稳妥一点,选本地的学校,她却固执地摇了摇头。

    “我想去看看北方的夏天。”她说。

    七月中旬,录取结果出来了。林夏被BJ的那所大学录取了,虽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但已经足够让她欣喜若狂。班级群里,大家都在汇报自己的去向,她紧张地翻看着聊天记录,寻找陈阳的名字。

    他没有在群里发言。

    林夏点开陈阳的头像,那是一张星空的照片。她犹豫了很久,输入又删除,最终只发了一句:“我也来BJ了,你在哪个学校?”

    消息像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夏天在等待中慢慢流逝。林夏开始整理行李,购买北上的车票。她偶尔会想起那张车票,不知道它是否还躺在那个书桌里,或者早已变成了垃圾处理站的一缕青烟。

    八月底,林夏踏上了去BJ的火车。父母在站台上挥手,她看着熟悉的城市在视野中后退,心里有一种奇妙的预感——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大学生活比想象中忙碌。林夏参加了几个社团,认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新同学。她喜欢在课余时间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转悠,偶尔会想,会不会在某个转角遇见陈阳。

    十月初,BJ的天空变得又高又蓝。林夏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第一次活动是去火车站迎接新生。她举着牌子,站在出站口,看着人流如织。

    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看到了他。

    陈阳拖着行李箱,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头发比夏天时长了一些。他也看到了她,眼神从惊讶变为笑意,像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一圈圈涟漪。

    “好久不见。”陈阳走到她面前,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一些。

    “好久不见。”林夏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不像话,“你...也在这个学校?”

    陈阳点头:“嗯,物理系。你呢?”

    “新闻系。”林夏回答,然后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

    “那个...”他们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你先说。”陈阳笑了笑。

    林夏深吸一口气:“我收到了你的车票。”

    陈阳的眼睛亮了起来:“然后呢?”

    “我在背面写了回复。”

    “写了什么?”

    林夏看着他,突然有了勇气:“我写的是,‘如果我们能考上同一所大学,请一定告诉我,你也喜欢夏天’。”

    陈阳的笑容扩大了,他从钱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车票,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保存得完好无损。

    “保洁阿姨差点把它扔了,我回去找的时候,它就在垃圾桶的最上面。”陈阳说,“像是命运的安排。”

    “所以你一直留着它?”

    “就像我留着关于你的所有记忆一样。”陈阳轻声说,“林夏,BJ的夏天和家乡的很不一样。你愿意和我一起,探索这个新的夏天吗?”

    林夏接过那张车票,看着三年前的自己和三年后的他们。阳光透过火车站大厅的玻璃顶棚洒下来,和高中教室窗外的阳光如此相似。

    “我愿意。”

    远处,火车汽笛长鸣,像是为新的旅程吹响号角。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