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5章 荒唐的内情;胖子的建议
    上辈子

    “那爱卿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代宗问韦坚道。

    “既然李非不遵圣命,那就从郭子仪入手,陛下可下旨囚禁郭子仪家眷,限其五日内返京,否则以抗旨论处。”

    代宗并非没动过这个念头,只是郭子仪先后平定李适之之乱,安禄山之乱,可谓居功至伟。之前因被程元振和鱼朝恩打压失去兵权,代宗心知众多武将对此就颇有微词,人心浮动,本来还想给其敕封爵位缓和紧张氛围,没料到韦坚这个时候给出了这个主意。

    不管如何,韦坚所述着实让人不安,代宗思虑一番后,同意了韦坚的提议。

    李非这边,当夜凤州确实一直没有动静,次日一早便拔营起兵,继续向梁州进发,并按原计划在孤云山南坡重新扎营,并布置好炮阵,炮口对着梁州北门。

    眨眼两天过去,梁州城却一直没有动静,也没人前来火器营接洽。李非拿着望远镜观看城墙上的布防,也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状态,便觉得有些奇怪。也就在这时,长安的圣旨到了。

    郭子仪接到圣旨,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李非也觉得长安以郭子仪的家眷要挟,命令郭子仪返京,手段着实有些不齿,按道理讲,郭子仪已经没了兵权,这长安还要胁迫要他必须回去,这其中必有什么不可知的原由。

    李非对郭子仪非常敬重,因为知道他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与其一直有惺惺相惜之感。这次他所谓的罪行可大可小,本来李非带走郭子仪就是担心他回到长安之后被定罪投监,想着如果能劝阻太上皇,就借此向长安建议对郭子仪免于罪责;没想到代宗竟然会用这种方式对其胁迫,这就更加重了李非的怀疑。

    李非直接让裴高远将长安来人引至一旁军帐茶歇,而后对郭子仪说道:

    “郭将军,圣上如此催你回去,我总感觉有些不妙,不知你......”

    “看来,仆固怀恩当初说的是对的,我这戎马一生换来的到底是什么!唉~!”郭子仪也自觉有些不妙,不由得长叹一声。

    因为郭子仪的家眷全在长安,李非也一时想不出什么权宜之计,又不甘心郭子仪就这么被带走,于是对郭子仪说道:

    “郭将军勿慌,我来想想办法!”

    李非说完,直接来到了旁边的军帐,问宣旨的宦臣:

    “圣上为何这么召集让郭将军回去?可是有什么原由。”

    “这是圣上的意思,在下只是负责传旨,个中细节并不知情。”

    “那你们就在这里多留几日,待我问个明白你们再回长安!”李非突然脸色一变,冷言说道。

    “我乃圣上钦命,即便你身为王爷,也不能对我截留,否则,便是抗旨!”宦臣一听,一拍桌子对李非喝道。

    李非看了一下一旁的裴高远,裴高远立即会意,起身来到宦臣身前,抬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宦臣一下子懵了,捂着脸惊恐的看着裴高远和李非二人,完全没了方才嚣张的气势。带着哭腔指着李非和裴高远说道:

    “你...你们竟敢打宣旨之人,就是打圣上的脸,当诛九族!”

    裴高远一听,接着又是一脚,将其踹翻在地,一同来的十余人纷纷退至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李非缓缓走上近前,蹲在宦臣旁边说道:

    “我李非乃一字并肩王,虽不是九五之尊,但若是想要你的命,圣上也不会怪罪,到时候我就说是你对我口出恶言,有犯上之罪!你身为内侍省的宦官,常伴君侧,怎会不知长安为何会下这道圣旨?若是不说,这长安你就别想回去了!你要明白,即便你说了原由,只有你知我知,圣上不知道便不会怪你,明白吗?”

    宦臣吓得瑟瑟发抖,犹豫了许久这才开口说道:

    “左相说,担心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勾结,对长安不利,所以,这才让郭子仪回去!”

    李非听完,心中瞬间明白。仆固怀恩曾是郭子仪的部下,长安肯定以为自己带郭子仪离开凤州,或许就是为了策反仆固怀恩。

    真相大白,李非随即起身,对宦臣说道:

    “你们明天回去复命,我给你一封信,转交圣上,郭将军就暂时不回去了。”

    宦臣哪敢不同意,连忙点头,李非这才转身离去。

    返回帐中,李非直接对郭子仪说道:

    “郭将军放心,果真如我所想,有人在圣上面前说了些谗言,怀疑我会让你拉拢仆固怀恩,威胁长安。这个恶人的名头在我这里,我会写封信给圣上,他看完会明白的。”

    “那我的家眷....”

    “无妨,只是可能受几天委屈,大将军放心。”

    李非的话,在郭子仪耳中本就是神明之语,顿觉心头一松。

    ++++++++++++++++

    下辈子

    李飞听曲海这么说,心里也明白仅凭三言两语肯定劝不了曲海回头,牛倩倩也看没什么效果,对着曲海狠狠的说了句:

    “你个死胖子,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拧!算了,喝酒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曲海嘿嘿笑了几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就成了回忆专场,三个人一直聊到凌晨一点多钟才散场,临别时曲海带着三分醉意,对李飞和牛倩倩说道:

    “你俩别觉得我掘,因为你们看不到现在咱们哪怕对唐朝的一点点帮助,发展到现在都有可能是滔天巨浪。我的感受比你们强烈百倍,有一天你俩会明白的。”

    李飞已经不想反驳,因为他们之间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在一条线上,想要找到一个共同的方向,只能等曲海抽出身来,再一点点去磨合。

    这当然没有对错之分,曲海口中的突破,应该也是和这种跨时空的交流方式有关,隐约中李飞猜想可能是某种了不得的科技突破。

    牛倩倩倒是认真的考虑了曲海的建议,回到酒店,牛倩倩对李飞说道:

    “我刚才想了一路,也觉得胖子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生产力超越了生产关系,那就有了改善生产关系的必要,你说,咱们能不能试一试,如果真的成了,或许真能改变后续的历史。”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告诉唐朝那小子,让他学一些先进的哲学思想还是生产关系,你觉得可能吗?”

    “就告诉他历史规律,然后加以引导。人不都是可以改变的嘛!”

    “读圣贤书长大的,思维已经固化了,不过话说回来,唐朝的文化氛围相对开明,我可以试试。”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