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一进入家门,哪个叫冯伊曼的女孩就跑了过来,这才看到她身侧的苏宇。
经过白天的沟通,冯伊曼已经跟黄夙娥,李秀琴,较为熟悉了,毕竟如果真的成了一家人,这二位就是她的妯娌,姐妹。
女孩来男方家做客,说是同学,来散心的,可这种鬼话,骗谁呢?
是,她是城里姑娘,没来过农村,好奇,想看看大山什么样,绿水什么样。
但她愿意,她家人能愿意吗?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跑男同学家里去?还住下?
这样是没其他意思,苏宇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这毕竟不是二十世纪后,这是八几年,思想较为保守。
“冯伊曼同学吧,我是苏瑾的三哥,这是我媳妇黄夙娥,你们应该认识了。”
“这是我儿子苏向阳,女儿苏莹莹,叫阿姨。”
八十年代,叫阿姨,还不算是不礼貌,不是因为相貌,而是因为辈分。
“进屋吧,屋里聊。”
冯伊曼拉着黄夙娥进了屋,因为李秀琴比较贤惠,让她只陪姑娘聊天,看着老娘忙碌,那怎么可能?
可让她跟苏瑾聊天,就显得她只会坐着吃,问题是她真不会做饭。
所以想帮忙,三番两次都打了退堂鼓,好不容易盼到黄夙娥来了,有人陪她,也就显得不突兀了。
这桌子菜,着实丰富,鹿肉,狍子肉,野鸡野兔,各种蔬菜,那真是应有尽有。
大冬天,按理说就是萝卜白菜,但他家这一顿菜,还有其他蔬菜。
丰富的很,当然,姑娘并没有多惊讶,因为她导师学的科目跟农科有关,换句话说,大棚技术,人家了解的比苏宇详细。
何况苏宇家这些蔬菜,也不是大棚蔬菜,只是存在空间里,静止了时间而已。
那取出来,自然是新鲜的。
苏父最晚回来的,说是去商议分地的事,实际上就是躲出去了。
毕竟他家就那么几间房子,总不好他跟人家姑娘在一个屋里聊天吧?那多拘谨啊?
这妇女还好,尤其是黄夙娥,李秀琴,起码是平辈的,他一个长辈在家里,只会让人拘束,索性他就躲出去了。
“来来来,尝一尝这鹿肉,这可是好东西,平时我哥都舍不得拿出来让我吃。”
“今天沾你光了,快尝尝。”
苏瑾一个劲给女孩夹菜,苏宇暗啐一句舔狗。
女孩苏宇看了,确实如黄夙娥所说,是那种小鸟依人,小家碧玉行,就是那种缺乏被人保护的感觉,长得也很标致,难怪这他这兄弟,对人家那么痴迷。
女孩较为时尚,性格活泼,能把苏瑾拿捏的死死的,还学姐呢,呕……。
他那点心思,都写在脸上了,是怎么好意思叫出口的?
苏宇一边在内心吐槽,一边夹菜吃,反倒是黄夙娥,李秀琴,倒是很照顾冯伊曼的情绪,跟她有说有笑,聊一聊学校的趣事,减轻她尴尬和拘谨的情绪。
苏宇,苏父,都闭口不言,埋头苦吃,几个孩子也是一样,有说有笑。
无论是苏宇的儿子闺女还是大哥家的儿子闺女,那吃饭都很矜持,并没有狼吞虎咽。
其一是有苏宇在,他家也不缺肉,无论是苏向阳还是侄儿苏向东,那都是吃过好东西的。
别人还在为一块糖争抢哭闹时,他家大白兔奶糖都吃腻了。
更别说肉了,苏宇是猎户,怎么可能缺肉?
所以整体一顿饭,并没有发生孩子伸手拿着肉大快朵颐,如同饿死鬼投胎的场景。
整体看上去,还是较为有素质的,给这位城里姑娘,一个不错的印象,人家来家里是为什么?就是看看男方的家庭。
毕竟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而不是个人的事。
刘玉芝就是太缺乏这点,嫁过来才受了半辈子气,如果她早早察觉,老二在他家庭里的地位,或许就不会嫁给老登了。
人家姑娘来男方家,就是来微服私访来,看看这一家子的品行怎么样。
不能光听,还要亲眼看看。
“冯伊曼同志,你来自城里,好不容易来农村一次,吃了饭让苏瑾带你去四处逛逛,看看农村的田,农村的山,农村的水。”
“呼吸一下农村的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都是同学,又是同一个导师,这就是缘分啊,既然来了,那就客随主便,千万别客气。”
“一会让你嫂子在我们那个院收拾一个空房间给你,被褥什么的都是全新的,洗漱用品也有全新的,这点你放心使用。”
“你要是一个人住不惯,那就跟桂花一个屋。”
“桂花是谁?”
于是乎,苏宇就跟她讲述了一下桂花的凄惨遭遇,总之就是亲人死绝了,只有哥哥领着她到处流浪,跑来他们村投奔他来了,他安排桂花去上学,如今已经高中毕业了,来年就该上大学了。
“这姑娘也是一个苦命的,但凡放假在家,她就闲不住,帮她嫂子洗洗涮涮,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得知桂花是一个自强的女孩,还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女孩,它瞬间来了兴趣。
“行,那我晚上就和桂花一个屋吧,只是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放心吧,桂花很好说话,再说,她住的那个屋,可不算小,住下你们两个绰绰有余。”
“嗯,那就这么说定了。”
留下了,冯伊曼来之前可是说的看情况的,如果他家里人不像他说的那样,人家不满意,可能扭头就离开了,更别说住下了。
当然,这个不满意,并不是对他家经济提出质疑,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大,苏宇家是一个例外,当今娶媳妇,嫁人也不是看财富,而是看人品。
口碑不好,很难娶到媳妇,这条哪怕是在城里,依旧有用。
不过三言两语就把冯伊曼留下了,苏瑾不禁暗暗对他三哥竖起大拇指。
刚刚那段话,就是一段最简单的导游语录,他们这地方,穷山恶水的,有什么好看的,还新鲜空气,要是了解到大伯一家的情况,估计这姑娘能连夜扛着火车离开。
村里有个劳改犯,一个村都跟着受影响,更别说那还是他家的亲大伯了,当然,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越往后越淡薄。
只要不是直系亲属,往后一点影响都没有了,只要不是考公,那就无所谓,说亲也不影响。
但现在还不太行,只能说没之前那么严重了,除非这姑娘很看好苏瑾,否则一定会重新考量。
当然,影响有,但已经不大了,毕竟堂兄弟犯的错,跟他有什么关系?
这要是他爹犯错还差不多,堂兄弟,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酒足饭饱,散席,黄夙娥,李秀琴,二人陪同冯伊曼,去了苏宇家,找桂花聊天,顺便让铁蛋滚蛋。
是的,只要是桂花房间在他家住,苏宇就会让桂花他哥,铁蛋一并住在他家,虽然苏宇有媳妇,桂花住进去也没什么。
但苏宇不想留下让人遐想的空间,让她亲哥住在她屋的隔壁,这谁还敢有闲话?
毕竟苏宇不仅有黄夙娥看守,还有人家铁蛋亲自把门,这要是还传出风言风语,那就太不是东西了。
小时候还好,收养一个桂花,小孩子,无所谓,这些年桂花已经长大,挺水灵的,苏宇才二十九岁,难免让人遐想。
不过冯伊曼住过去了,铁蛋就没必要住隔壁了,让他滚回小木屋就行。
至于苏宇,已经去了老支书家,喝上茶啦。
“你小子,听说你兄弟带着媳妇回村了,你不在家伺候着,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来看望一下您,您这也老了,老胳膊老腿的,给您送只野鸡,让俺婶娘炖了,给您补补身子。”
“去去去,你这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有啥事?提前说好,分地的事,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