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8章 抵达海地——
    王振国拍了拍唐毅的肩膀,示意他上前。唐毅回以颔首,目光扫过船员们——每个人的眼神都锐利而沉稳,站姿笔挺,连衣角都没有一丝晃动,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军人素养,让他瞬间放了心。

    “周船长,辛苦各位了。”唐毅伸手与周建相握,只觉对方掌心粗糙却有力,满是常年握舵、操枪留下的厚茧。

    周建收回手,脸上露出严谨的笑意:“为任务服务是应该的。唐先生、月璃女士,我带二位登船熟悉一下配置。”说罢,他侧身引路,率先踏上通往甲板的舷梯。舷梯两侧的扶手上缠着防滑绳,每一级台阶都擦得一尘不染,连接缝处都看不见半点锈迹。

    刚踏上甲板,唐毅便被船舷两侧的武器装备吸引了目光——4座双联装37毫米机炮呈对称分布,炮管泛着冷冽的金属光,炮身下方的弹链箱鼓鼓囊囊,隐约能看见黄铜色的弹头;2挺14.5毫米机枪架在甲板制高点,枪口微微上扬,瞄准镜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点。周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解释道:“机炮射速可达每分钟500发,有效射程4公里,对付轻型船只或低空目标绰绰有余;机枪配了穿甲燃烧弹,射程2公里,近战防御绝对可靠——弹药都是按满配标准备的,足够应对三次以上突发冲突。”

    月璃走到一处舱门旁,指尖轻轻拂过舱壁,触感光滑冰凉。周建见状补充:“船身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抗冲击、抗腐蚀,去年南海试航时,遭遇8级大风都没半点颠簸。”

    穿过前甲板,后方的飞行甲板豁然开朗,足以容纳两架直升机的空间铺着防滑涂层,边缘画着醒目的黄色标线。一架“超黄蜂”直升机正停在甲板中央,螺旋桨被固定住,机身侧面印着海军的八一徽。周建指着直升机旁的机库:“机库能同时存放两架直8,里面备了维修工具和备用零件,飞行员都是有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兵,能在复杂海况下起降。”

    随后,周建又带两人走进船舱内部。负一层的潜水作业区里,潜水员们正调试着氦氧潜水装具,面罩、呼吸管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的减压舱呈圆柱形,玻璃观察窗干净透明,舱内的压力仪表指针稳稳指在标准线。“这是国内最先进的氦氧救生系统,能支持潜水员下潜到300米深海作业,减压舱可同时容纳6人,万一遇到水下险情,能快速完成减压救治。”周建说着,打开了另一侧的声纳控制室——两块巨大的显示屏上正实时显示着附近海域的水下地形图,侧扫声纳和图像声纳的参数不断跳动,操作员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动作精准利落,没有半分拖沓。

    走到驾驶舱时,唐毅更是眼前一亮:控制台布满了先进的导航设备,GPS定位、雷达预警、卫星通信系统一应俱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预设航线;舵轮旁的通讯器里,不时传来船员们简洁的汇报声,每一句都短促有力,没有多余的字眼。周建指着航线图:“王首长申请的境外航线已录入系统,沿途的港口、暗礁、禁航区都做了标记,雷达能探测到200公里内的船只,遇到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报警。”

    一圈逛下来,唐毅站在船尾,望着碧蓝的海水被船身划出两道白色的航迹,心中满是感慨——从武器装备到救生系统,从导航设备到人员配置,每一处都透着细致与专业,这不仅是一艘打捞船,更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他转头看向周建,语气中多了几分敬意:“周船长,多谢各位的准备,有你们在,这次任务心里踏实多了。”

    周建再次抬手敬礼,眼神坚定:“唐先生放心,北救122号全体船员已做好准备,保证完成任务,护二位安全!”话音落下时,码头上的启航铃声恰好响起,海风卷着船笛的轰鸣掠过海面,银灰色的钢铁巨兽缓缓转动船身,朝着远方的深海驶去。

    ……………

    驾驶舱内的光线透过舷窗洒在海图上,周建站在桌前,指尖压着防水海图上的蓝色航线,向唐毅和月璃细致讲解:“咱们从渤海湾启航后,先沿中国东部沿海向南走,贴着舟山群岛外侧航行——这片海域船舶虽多,但咱们走的是渔船常用的支线航道,不易引起注意。过了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后,会绕开国际主航道,沿着南沙群岛北部的暗礁区边缘走,那里水深够,且大型商船很少经过。”

    他顿了顿,指尖向西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落在马六甲海峡的标记上:“接下来要穿马六甲海峡,咱们选在凌晨两点过峡——那会儿海峡内的货轮多在锚地休整,航道相对空旷,船上的雷达会全程盯着周边的巡逻艇,声纳也会下潜探测,避免被水下设备盯上。进入印度洋后,会一直贴着非洲东海岸南下,但会避开索马里海域和也门附近的海盗活跃区,多绕两百海里走莫桑比克海峡外侧,虽然耗时多一天,却能少很多风险。”

    唐毅俯身凑近海图,目光落在非洲南端的航线拐点上,指节无意识地在海图边缘捏了捏。周建立刻会意,顺着他的视线解释:“这里得绕开好望角的冬季风浪区,咱们会等气象预警显示风力小于6级时再穿,到时候船身会启动抗横摇系统,保证平稳。进入大西洋后,就走赤道北侧的支线航线,途经小安的列斯群岛时,会在多米尼克岛附近的隐蔽海湾停两小时——那里有咱们的补给点,只上燃油和淡水,不与当地港口接触,船员也不会下船,全程保持静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完讲解,唐毅直起身,眉头缓缓蹙起。周建规划的航线确实周密,每一段都避开了高风险区域,可十几天的航程,比他预想中多了近一周——境外的情况瞬息万变,多耽搁一天,战神佣兵团的处境就多一分变数。他抬眼看向周建,指尖轻轻点了点海图上“大西洋赤道航线”的标注,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周船长,你这航线规划得没话说,隐蔽性和安全性都考虑到了。但十几天的时间太长了,我这边等不起——进入公海后,有没有其他法子,能让我和月璃更快赶到海地?”

    周建闻言,指尖在海图上顿了顿,随即俯身更仔细地梳理航线细节,眉头也跟着拧了起来——显然是在快速权衡公海区域的可行路线,平衡时间与风险。驾驶舱内的气氛瞬间静了下来,只有控制台传来的轻微电流声,伴着窗外海浪拍打船身的规律声响,显得格外清晰。

    片刻后,周建忽然直起身,快步走到控制台旁调出三张叠加的海图,指尖在印度洋与大西洋交界区域重重一点:“唐先生,要想更快的抵达海地,咱们得走‘三段加速+两次转乘’的方案,全程紧凑但能控险。”

    他先指向印度洋中部:“第一段,咱们放弃原航线的莫桑比克海峡绕路,直接穿马达加斯加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北口——这段航道虽比原路线短400海里,但需要借道法国留尼汪岛附近的‘快速航道’,这里有稳定的西风带助推,船速能提到20节,比原航速快4节,这一段就能省3天。我会让通讯兵提前对接留尼汪岛的民间海事电台,伪装成‘中国远洋打捞船,赴大西洋执行沉船勘察任务’,避开法军巡逻舰的重点巡查时段,只在凌晨3点至5点穿航,全程静默航行。”

    接着,他的指尖跳到大西洋中部的佛得角群岛:“第二段,抵达佛得角外海后,咱们不进港,直接在预定海域与提前协调好的‘民用运输船’对接——这是一艘挂巴拿马旗的冷藏运输船,常年往返于非洲与加勒比海,船上有咱们的人。您二位换乘小艇上运输船,北救122号则继续按原航线航行,吸引可能的跟踪视线,这样能切断‘打捞船-唐先生’的直接关联,降低暴露风险。运输船会启用备用动力,以18节航速直奔加勒比海的阿鲁巴岛,这段能再省2天,且运输船的民用身份比打捞船更难引起美军注意。”

    最后,他指向加勒比海西部的牙买加:“第三段,到阿鲁巴岛外海后,再换乘咱们联络人安排的‘小型观光机’——这种机型能坐4人,常年在加勒比海诸岛之间往返,飞行高度低、雷达反射面小,美军的防空系统很少关注这类低空民用飞行器。从阿鲁巴岛飞海地西部的太子港郊区机场,全程只需要1.5小时,且郊区机场没有正规安检,联络人会提前疏通机场的本地管理人员,确保落地后直接换乘民用越野车进城,全程无缝衔接。”

    周建俯身盯着海图,语气严肃却笃定:“这个方案的风险点有两个:一是穿留尼汪岛附近时,若遇到法军巡逻舰,咱们只能靠‘民用打捞’的伪装身份应对,好在提前准备了伪造的勘察任务文件;二是佛得角的小艇换乘,需要在3米浪高的海域进行,咱们船上的潜水员会提前检查小艇的动力系统,确保换乘安全。不过整体来看,每一步都有提前对接的‘安全节点’,五天内抵达完全可行。”

    唐毅盯着海图上的三段路线,手指在佛得角与阿鲁巴岛之间划了条直线,又看向月璃——她正看着窗外的海浪,见唐毅望来,轻轻点头:“只要转乘时的安全能保证,紧凑些也无妨。”唐毅当即拍板:“就按这个方案来!”

    周建立刻应声,转身拿起加密对讲机:“通讯兵,立即联系留尼汪岛民间海事电台,确认穿航时段;潜水组,五分钟内到后甲板检查1号换乘小艇;后勤组,把佛得角运输船、阿鲁巴观光机的对接暗号和伪装身份文件送过来!”

    对讲机那头传来清晰的“收到”声,驾驶舱内的船员立刻行动起来——控制台前的操作员快速调整航线参数,屏幕上的航行轨迹瞬间更新;通讯兵戴上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开始加密联络;后勤组的船员则快步走向储物舱,动作利落不拖沓,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尽显军人素养。

    五天后, 一架小型观光机的螺旋桨在太子港郊区机场的土跑道上卷起漫天黄沙,引擎声刚歇,唐毅便先一步跳下机舱门,抬手挡住扑面而来的尘土,目光迅速扫过四周——低矮的铁皮屋歪歪扭扭挤在跑道边缘,墙面布满弹孔与涂鸦,几条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里刨食,远处传来隐约的枪声,空气里混杂着柴油、腐臭与劣质香料的味道。

    月璃扶着机舱壁走下来,米白色的头纱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她下意识抬手将头纱拉得更紧,遮住大半张脸,眉头却在纱下拧成了结。视线所及之处,几乎全是皮肤黝黑的当地人,有人背着半旧的AK-47靠在墙角,眼神警惕地盯着观光机;几个穿着破洞T恤的孩子围在不远处,手里攥着石子,既好奇又胆怯地打量着他们。”

    唐毅转头看向停机坪旁唯一一辆还算完好的白色越野车——车身满是尘土,车窗贴着深色膜,驾驶座上的男人穿着花衬衫,看到他们便推开车门,露出脖子上挂着的银色骷髅吊坠,正是提前联络好的本地接头人“老鬼”。

    “唐先生、月璃女士,上车。”老鬼的中文带着浓重的海地克里奥尔语口音,眼神扫过周围的人群,语气急促,“这里不能久留,美军的巡逻车每天会经过三次,还有当地帮派的人盯着外来者,咱们得尽快去安全屋。”

    两人刚坐进越野车后座,老鬼便一脚油门踩到底,车辆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着飞驰,车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倒塌的房屋、焚烧后的汽车残骸、涂着“反政府武装”标语的墙壁,偶尔能看到穿着迷彩服的武装人员举着枪站在路口,对过往车辆随意盘查。月璃忍不住将头靠在车窗上,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当地人,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轻声对唐毅说:“这里看上去怎么像千年前的流放之地!”

    唐毅没有说话,只是将手臂搭在她的肩上,引得月璃柳眉微皱, 唐毅却毫不在意, 目光透过车窗盯着前方——远处的太子港城区隐约可见,几栋高楼突兀地立在低矮的建筑群中,那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驻地,而他们要去的安全屋,就在离驻地不远的贫民区深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