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国外这些人不看好也很正常。
    毕竟对于**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他们没有任何建造航母的经验,也从来没有接触航母。
    别说是航母了,现在国内大型舰艇都很少。
    这就是差距。
    反观国外那几个国家,他们早在二战的时候就有过航母,然后一直发展到现在,他们对于航母的了解自然要比**更多。
    越是了解航母,他们就越知道现在的航母技术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
    所以他们才认为,**无法完成修复和改造。
    就像……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人,要让他们修复好一台坏电脑。
    而这台坏的电脑里面还缺少了CPU和硬盘等等。
    你说……他们能把坏电脑修好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来没有接触过航母的,从来没有拥有过航母的,而且这艘航母又只剩一个空壳子……里面的所有部件都被拆除,并且内部结构也被炸毁。
    要想修复好,这难度可不是一丁半点。
    “难,这根本不可能修复好。”
    “除非是他们只是改造成一艘普通的大型船只。”
    但现在的航母可不是二战时候的航母。
    二战时候的‘航母’,很多都是大型商船改造而来的,用途单一普通,完全跟现在的航母不一样。
    “但那种航母又有什么用,随便一搜舰艇都能把他们摧毁。”
    因此那些人完全不担心,不在意。
    就算真的**运气好修复了这艘航母,也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相当于在中间隔了三四十年,这样的落后的产物,又有什么战斗力呢?
    然而……
    他们全然不知道的是,为了修复这搜航母,老乌那边会提供航母技术。
    这是老乌因为这次交易航母的事情,过意不去,特地来还人情的。
    再者,因为老大哥的解体,他们也吸收了不少技术人员和工程师。
    这些年下来,有些技术已经吸收了,在储备之中。
    另外,还有一些航母的部件,他们也都早早都收到,研究了几年,甚至现在都能国产化了。
    这也是一个差别。
    别看这艘航母才刚刚回来,但是对于航母的研究,早就在五六年前就开始展开了。
    一直在攻坚,一直在学习这些技术。
    相关的人员早就已经对这些无比熟悉。
    所以说,对于航母的了解,**早就不是零基础,而是在老乌技术人员的帮忙下,有了五年的基础。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差别。
    五年的时间,他们早就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
    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航母给修复好,但至少有了希望,只要给时间,未必不能全部修复完成。
    这或许就会成为**的第一艘航母。
    除此之外,盛唐科技也提供了一部分技术出去,主要是用于电子设备部分。
    在这样的支持之下,修复航母的工作在秘密船坞之中进行。
    ……
    你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或许等到未来某天航母真的修复完成,全世界的视线都会再度回到这里来。
    而现在大家在关注了一段时间之后,话题渐渐地下去,很快众人又被其他的东西牵引了自己的视线。
    而在做好了这件事之后,因为这件事的功劳,周家也顺势更进了一步。
    这对于陆舟来说是非常有好处。
    以他跟周家的关系……周家更进一步,那么陆舟在内地的关系也就更稳固。
    不过陆舟不爱弄这些,他不想参与进那些东西,所以也从来没有打过周家的招牌。
    况且他作为港资的关系,在内地也是拥有很多的政策扶持。
    他在内地投资也是目前最多的。
    而且因为他现在是长实董事长的原因,现在长实在内地的投资,也都是他负责。
    所以现在陆舟在内地也是混得很不错。
    毕竟在几年前,他可是上过新闻联播的猛人,被单独接见过,这种含义就更加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陆舟现在的身家已经不比那些百年,甚至是几百年的财团差了。
    况且陆舟也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赚钱。
    他在内地也有做慈善。
    他的盛唐慈善基金,也在内地运作了几年,建了不少学校。
    目前为止,总共有45所盛唐系小学是他捐献的。
    除了小学之外,他还捐了不少图书馆和教学楼。
    并且!
    他还在一些学校设立了贫困奖学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想读书而又家里没钱读书的人。
    这个年代,没有钱读书的人还太多了。
    陆舟也是为了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他愿意做这些事儿。
    他跟一些人做慈善的目的不一样。
    一些人只是为了避税和为了名声。
    而陆舟是真的想做实事,他不求回报,只是为了让这些孩子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
    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他从来没有宣传过这些,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
    盛唐慈善基金也是运作得越来越好。
    一切都在稳步地推进之中,不断地做着慈善事业。
    (吗了的) 帮助那些穷困的学生和孩子,可以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
    ……
    除此之外,陆舟后面又斥资了将近三十亿港币的资金,打算建造一座联合大学。
    就是打算让港岛大学跟内地的大学,一起来办一座更加顶尖的联合大学。
    这也是为了可以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这座联合大学,到时候会在国内修两到三年,然后后面的课程就到港岛来学习,直到毕业。
    而这个想法在提出来之后,就得到了不少内地顶尖大学的响应。
    这些国内的大学也想要借助这个来提升自己学校的名气和办学条件仰。
    在衡量了各个学校的实力之后,以及在某些专业上的优势,所以最后,陆舟选择了哈工大。
    跟哈工大一起创办这所联合大学。.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