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并不知道镜湖庄园外众人的担忧,他正在整理自己的立言典籍呢。
也就是他耗时三十六年写出的立言巨著《格物致知》。
他所著的《格物致知》可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四部分,每部分下面又有数个不同篇章。
全文共有一千二百九十六万字。
咳咳,字数着实多了点。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他的立言太广,想要整合百家学说,重新定义新儒学呢。
如果字数少了,真的表达不清楚啊。
别看一千二百九十六万字,放在陈琦前世仅是一本“较长”的网络小说。
然而,放在这洪荒世界,放在这诸子百家学说中,无疑是一部旷世长篇巨著。
还是长到夸张,让人怀疑人生的长篇巨著。
这事情若果让其他儒道圣贤知晓了,定然会目瞪口呆。
因为在以往的儒道圣贤立言中,最长的也就是大汉神庭史圣司马迁的《史记》了。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其他的如《论语》、《孟子》、《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最多也就三五万字。
尤其是《论语》,也就一万多字。
如此对比一下陈琦《格物致知》的立言一千二百九十六万字,就知道他是怎么一个夸张了。
没办法,他也不想写这么多字啊。
只是谁让他的立言涵盖太多太广了呢。
为了表达清楚点,所以他就多写了点。
《格物致知》可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四部分,每部分下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篇章。
全书可分四部,四十九篇,一千二百九十六万多字。
并且这四十九篇也不是随随便便划分的,都是有根据的,每一篇都能代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学科。
比如说《修身》篇中,便包含了《修德》、《修智》、《修体》、《修美》、《修劳》五部分。
咳咳,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
607好吧,某个不要碧莲的家伙,直接将后世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理念给搬来了。
【修德】是为了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等。
这部分基本上就包含了儒家的“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四端五伦”等思想理论。
并为世人正确讲述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等等。
【修智】是授予世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也就是广开民智。
这点与目前的儒道和封建王朝所执行的愚民政策无疑是相反的。
【修体】是授予世人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等等。
顺带的再普及下武道,仙道等,让底层百姓也获得习武求道的资格。
说实话,这一点推广起来很难。
不是难在推广,而是因为你在普及武道仙道修行之法时,必须考虑到一方世界的承受度。
大家都练武求仙了,你要考虑下世界本身能不能承受得住,所以普及武道和仙道容易,难的是如何维持一个平衡,不会把自己所在的世界给玩坏了。
【修美】是培养世人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最后的【修劳】则是培养世人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免得让人成为一个米虫和啃老族。
此五项,德智体美劳,便是陈琦《修身》的主要论点和观念,并以此为根基,总结出了一套正确的“修身”方法来。
《修身》之后,便是《齐家》!
陈琦的《齐家》篇,肯定不会像儒家那样,搞什么三纲五常,讲究什么尊卑有序。
他的《齐家》篇,又可名为《关系社会学》,主要讲述了如何更好地维持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可分为:《齐家》,《齐姻》,《齐人》三部分!
分别代表着家庭,姻亲和外人之间的种种人际关系。
说白了就是教导世人如何以一种正确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各种关系。
这些关系包含却不仅限于家庭关系,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人情关系等。
如果再细一步划分,那么又可分为家庭,亲戚,联姻,宗族,同乡,同学,师生,同事,邻居,熟人,朋友,生意伙伴,官场上下级,陌生人等等。
你把这些关系全都处理好了,才算是完成了《齐家》。
这可比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什么的简单也详细多了。
《齐家》之后,便是《治国》了。
陈琦的《治国》肯定不像儒家的“仁义治国”一样只会打嘴炮了。
他将《治国》分为《军事》、《政治》、《司法》、《税务》、《经济》、《科技》、《农事》、《民生》、《教育》、《工业》、《外交》等等三十六部分。
从方方面面的讲述了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当然,他也没讲述宣传什么公有制和私有制,封建王朝,君主立宪等等。
仅是从各个方面,各个部门,讲述了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治国》完成后,便是所有儒家立言中的终极,《天下》篇了。
在《天下》篇中,陈琦才终于提到了“格物致知”这一理念。
所谓的格物致知,说白了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也就后世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科学”。
这也是一门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探索世界,利用世界的学说。
通过建立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总结出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
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
在《天下》部分中,陈琦依旧是以前世的《科学》为主要框架,然后添加以洪荒世界的各种修行体系和大道法则体系等,最终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形式之道》、《修行之道》、《万道》!
《自然之道》,也就是后世的《自然科学》。
基于对观测和实验的经验证据,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预测和理解。
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
生命科学自然是不容多说,也就说生物学。
而物理科学,则是可分为物理,化学,天文学和世界科学等分支。
《社会之道》也就是 后世的社会科学,包括但不限于人类学,考古学,传播学,经济学,历史,人文地理学,法理学,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和社会学等等。
再然后就是《形式之道》,也就是形式科学。
它包括数学,系统理论和理论科学等。
依靠对知识领域的客观,认真和系统的研究。
你也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定律的研究,比如说数学公式推测,物理定律研究等等。
最后就是陈琦基于对洪荒世界的了解而整理出的《修行之道》和《万道》了。
《修行之道》也就是各种修行体系的研究,如武道,仙道,佛门,鬼道,神道,巫道,傀儡之道,儒道,剑道等。
由浅入深的分析了这些修行之法的区别和原理,以及这些道统存在的原因。
比如说,别看洪荒世界的修行之法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让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但是有一句古话说得好,那就是:“三千大道,八百旁门!”
洪荒世界中会什么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呢?
说白了,所谓的修行之法,归根结底,也就两种。
一种就是三千大道。
另一种便是旁门左道。
何为三千大道?
三千大道,你可理解为修行天地法则的大道,也就是法则大道。
比如说:命运大道,时空大道,因果大道,阴阳大道,五行大道,风雷大道,火之大道,灵魂大道,金之大道等等。
感悟天地法则,借天地法则而修行。
这便是三千大道,也就是正统大道。
既然法则大道是正统大道,那么所谓的旁门又是什么呢?
所谓的旁门,也就是世人常说的仙道,佛道,儒道,魔道,剑道,符道,阵道,蛊道,器道,运朝之道,种族之道等等。
听着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实际上仔细想想,也就能知晓了。
因为这些大道,基本上都是传播道统,借道统而聚敛众生气运,借众生之力而独辟一道,称尊道祖,化作道统传说之源头。
若是以此种方法证道,那么道统不灭,自身便可永存。
这种借外力而证道的法门,不是旁门外道是什么?
陈琦的《修行之道》中,便详细的讲述了此间道理,并以此推演出了一门外道证道之法。
也别问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他会告诉你,当初他为了摸清这里面的内幕,前前后后在天问神通上耗费了上千万的阅历值么?
至于最后的《万道》,则是对格物致知的一个总结。
并对洪荒世界的很多道理以及诸天外界,天外天世界等,提出了一个个猜测。
这些猜测和屈原的《天问》有些相似。
只有提问,没有答案。
咳咳,这些问题的答案太贵了,陈琦根本就买不起,也不舍得买。
所以最后所幸留在《万道》中,当做悬念和猜测吧。
就像他前世的数学界,物理界等等,不是都有很多猜测以供后人解答嘛。
典型的自己不知道,自己研究不出来,就把问题留下了,让后人来解答。
最骚的操作是,这些家伙给后人留下问题不说,还把问题冠上自己的名字。
如此一来,也就让自己伴随着这猜测和问题,留名千古了。
对此,陈琦表示深深的鄙视,并且毫不犹豫的将《万道》中的种种猜想,挂上了自己的名字。
并凑了个整数,取名为《明微子万道猜想》。
明微子,是陈琦给自己新起的字。
毕竟他现在也是儒家圣贤一级了,按照洪荒文道传统,肯定是要冠以“子”之称呼的。
就像孔子,墨子,韩非子,苟子,孙子等等。
陈琦觉得这名字与其让他人来取,还不如自己取呢。
要不然,给你来个陈子(臣子),琦子(棋子)等等,这不是膈应人么。
这俩名字都快能跟孙武的“孙子”相提并论了。
陈琦想到这里,便毫不犹豫的给自己取了一个“明微子”的小马甲号。
其实,他是很想给自己去一个霸气点称号的,最好是像道家李耳的老子一样,见了谁都能让对方矮上两辈。
只不过想想自己的小身板,最终还是放弃了。
没办法,他真要是取了那样的名字,说不得不等第二天太阳升起,就会给人一巴掌拍死了。
在这大洪荒世界,还是低调点好。
嗯,最起码在实力没有达到洪荒天花板之前,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念及此处,比较怂的陈琦,也就给自己取了一个比较普通的名号。
明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