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玩意儿你这是。”
    “你和我走,去齐老头家里。”
    “齐老头,你们大队里的那个做丧事道场的?”
    “我这一光头跑过去,不得被他给削啊。”
    “是哦,那怎么办?”
    黄东胜想了想。
    事关重大,关系到东胜家具厂的未来。
    于是又把蒋小军叫了过来。
    “我小时候在齐叔家看到过一本道书,上面全是一些符的画法。”
    “蒋小军,你去趟他家,把那本书给偷出来。”
    蒋小军很不乐意,但被黄东胜一顿拳打脚踢的。
    最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于当天晚上偷了出来。
    老头干了一辈子的道士,对珍藏的道书上的各种符文了如指掌。
    这本书传了很多代了,他一般是锁在一个地方很多年都不会去看一眼。
    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这本书被一个假和尚给偷了。
    日子一天天过。
    三月一日。
    黄东胜去年一直担心的那场飓风,终于 还是来了。
    上头一系列关于打击的投机倒把命令下到了地方上。
    其实本质只是想调控一下市场,慢慢过渡。
    但这年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上头随便放了个屁下来。
    到了地方上就会有人架锣鼓,拉人,开始喊打喊杀。
    因为信息不通畅,加上姓资还是姓社的两种思想碰撞,不死不休。
    但凡只要有一方占了点上风,就会要置人于死地。
    尤其是老派思想。
    所以很多地方上开始人心惶惶。
    三台市那边也开始发力。
    王世文这个县长,作为市里最大的改革派。
    在市里被骂的抬不起头。
    但没人敢动王世文。
    因为他手里有张赚外汇的牌。
    黄东胜寻求了他的保护,他同样也因为黄东胜的工厂得到了保护。
    外边锣鼓升天,到处抓倒爷。
    但肖山王世文顶住了所有的压力,保护了县里所有大小的私营户。
    一切井然有序。
    三月五日。
    一道南风吹过四牛山,仿佛吹醒了整个沉睡的大地。
    溪边的柳树枝丫抽出了嫩芽。
    路边已经出现了少许的红花。
    黄东胜知道,待到正春时,他家的屋前屋后,将会变成是一幅繁花灿灿之地。
    母亲胡芳的墓在四牛山,距离他家不是很远。
    外婆一家来了。
    老人家蹲在女儿的墓碑跟前,被山林的阴冷湿气笼罩,心情更加凝重。
    老泪纵横。
    摸着水泥墓碑上的字,不停给女儿说对不起。
    想明白了后的老太太,把女儿的早早去世的原因,全部归结到了自己身上。
    她觉得。
    如果当时自己能够接纳黄兴光,女儿不至于会这么难过。
    娘家人会接济,女儿身体就会好……
    天下父母心,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白发人送黑发人,哪个做父母的心里会好受
    老太太八十了。
    年轻时做工太狠,所以老了一身的毛病,身体不太好。
    黄东胜和几个舅舅把老太太带回了家里。
    完了后,黄东胜家里来了很多村里的人。
    这年代的农村人情味重。
    村里谁家来了客人的,一般村里很多人都会过来。
    尤其黄兴光的这个丈母娘家。
    大家以前都是听说过的。
    所以家里很快热闹了起来。
    老太太一点点听着女儿在村大队以前的生活点点滴滴。
    黄东胜的妈妈胡芳,是一个非常温柔善良的人。
    贤惠,勤快。
    所以大队里的人都对她印象非常好。
    老太太越听越悔不当初。
    这个女儿,要是还在该有多好啊。
    但谁也改变不了事实,只能望着那座孤魂伤悲。
    至于黄东胜。
    他带着两个舅舅去了小娇娘厂。
    接着又去了东胜家具厂。
    胡木亮他们这才知道,这个外甥除了小娇娘,还有个家具厂!
    忍不住开口:“我说怎么胡旭东跑你们这边来了一趟后,再也不见人了。”
    “小鱼干的生意也不做了,原来是来了后才发现这厂是你的,所以没脸提了。”
    胡旭东那天打着算盘跑过来。
    被黄东胜毫不犹豫的羞辱一顿跑了后。
    再也没在金安大队待过,现在也不知道人跑哪里去了。
    黄东胜随即又给两个舅舅安排以后的生计。
    还是那个安排。
    二舅胡志广,在阳湖那边有一帮子人。
    这年代山里人抢山。
    湖区的人一样也抢湖,每年都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次这种火拼。
    阳湖那边的人,不是你想进去捕鱼就能去的。
    所以胡志广可以震住场。
    至于三舅,专门帮他挖乌木。
    收购价两元一斤,每送来一斤乌木,黄东胜都给三舅一定的利润。
    胡木亮不理解。
    “这东西乌漆嘛黑的,拿回去都当柴烧,你们收了干嘛?”
    黄东胜没废话。
    上次回来的时候,他带来了一段乌木。
    已经让木雕班组那边雕了一头牛出来。
    就放在黄东胜的办公室里。
    从抽屉里拿出来后,摆在两个舅舅面前。
    两个舅舅都看呆了。
    美,实在太美了!
    被打磨过后的乌木,表面的花纹立体感十足,看上去像是一个水晶制品。
    可又实实在在的是木头。
    东方神木之所以被人追捧,那真不是盖的。
    尤其还是金丝楠乌木品种。
    清香十足,带着一股子岁月的气息。
    胡木亮说:“这木头,被你们这么加工下,竟然可以这么好看?”
    黄东胜说:“三舅,这就是我要和你讲的。”
    “这种木头在国内当前市场价值不高,因为认可度还差了点,市场也不大。”
    “可是在海外,绝对是爆品。”
    “我们售价也不低,所以你必须要和你们大队里的人说,你是收了送到了外地的木炭厂。”
    “不然后边肯定会被人哄抬价格。”
    “懂,东胜,我懂你说什么。”
    “你放心,我回去就组织人开始挖。”
    胡木亮说道。
    这可是木中黄金啊。
    黄东胜必须要谨慎起见,所以后头和胡木亮开始商量怎么交货的问题。
    大概的方式是。
    让他们送到三台国营木炭厂附近。
    那边刚好也靠近三台市的水码头。
    黄东胜正在想办法承包那个码头,里边车子进进出出的,也不会有人怀疑。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