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9章 奉天殿议事
    长枪已经贯胸而入!

    这时的唐晏成双眼圆睁,眼光似乎都能杀人,哪还有刚才的中毒模样?

    只见他双手持枪,将野利介直高高挑起,然后用力拍在地上。

    口里暴喝道:“真正愚蠢的是你这个无耻小人,今天就将你碎尸万段!”

    “啪”

    野利介直重重摔在地上,口喷鲜血,浑身抽搐。

    唐晏成上前一脚踏在他的胸口,不知多少肋骨被踏碎。

    长枪的枪尖抵住野利介直的咽喉,“把解药交出来!”

    野利介直已经七窍流血,闻言竟然咧嘴一笑,“呵呵……唐艺中毒已深,根本无解……倒是没想到你却能……”

    唐晏成不想跟他废话,俯身搜查,结果并没有找到那本毒书。

    野利介直已经恍惚,喃喃道:“没有了……我早已将那书焚烧……哈哈……”

    唐晏成怒极,立掌如刀,一下子插入野利介直的胸口之中,将其心脏捏爆!

    这时洪力来到近前,翻身下马,看着呆呆的唐晏成,半晌后才慢慢向前。

    “少帅,你如何了?”

    唐晏成这才站起身,只说了一句,“将其首级割下,尸体拉去喂狗。”

    然后转身返回青云城。

    翌日。

    城守府大厅。

    这里被临时布置成祭堂。

    唐晏成沐浴更衣,身穿重孝,与唐艺一起祭奠自己的亡母。

    柳婉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唐晏成伏地叩首,长跪不起。

    当他走出祭堂时,眼神清澈悠远。

    一日间了却母仇师恨,他的心里明觉通达,整个人似乎发生了质的蜕变。

    父子两人来到后堂。

    唐晏成道:“父亲,我已按您的意思,安排人去接手陕关。西魏之事回头再去处理,咱们还是先返回汾州吧,解毒要紧。”

    唐艺似乎早已思虑过,轻轻摇头,“不,咱们不回汾州。”

    唐晏成讶道:“那去哪里?”

    “洛都!”

    唐晏成更是不解,“父亲,你现在……去洛都恐有不便。”

    唐艺淡淡一笑,“就是因为为父这个样子才要尽快赶去洛都,很多事你不方便做,就由为父来做好了。”

    ……

    距离洛都还有两日路程时,有亲卫前来禀报,说京城派人前来求见。

    唐晏成命人将其带了过来,发现竟然是小狗子。

    而且小狗子身穿孝服,满眼通红。

    唐晏成心里就是一动,难道……

    小狗子一看到唐晏成,立即扑倒在地,膝行向前,抱住唐晏成的小腿哭道:“启禀侯爷,陛下驾崩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唐晏成以为自己的心态会起伏很大。

    没想到却古井无波,极为淡然。

    或许上次在荆州见面时,就已经预见到了今日。

    只是没想到,那一别就是两人的最后一面,也没有留下一句话。

    小狗子见唐晏成没有什么反应,心里一惊,连忙止住哭声,放开了手臂。

    “起来回话。”

    小狗子骨碌一下爬起来,垂手肃立。

    “说吧。”

    小狗子擦了一把鼻涕,小声道:“陛下还京后情况就已经极为糟糕,虽然御医竭尽全力,还是无法挽回。在前日傍晚时分,就……”

    说着偷偷看了唐晏成一眼。

    “继续。”

    小狗子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陛下遗命,立宣仁帝五子李浦为帝,继承大统。”

    李浦么?

    生母顺嫔出身一般,当时是瑞亲王支持的对象。

    为什么不是傅远支持的六皇子李津呢?

    “同时命侯爷您和保国公、陆学士等人辅政。”

    唐晏成不置可否,淡淡道:“知道了,先回京再说。”

    转身就要上马,这时小狗子又连忙补了一句,“陛下还有口谕,说她的陵寝命名为成陵!”

    唐晏成上马的动作一顿,并没有回头,数息后翻身而上,下令启程。

    半路上周忠、佟贵和谈客等人的密信纷纷送来,内容大差不差。

    只是佟贵隐晦提了一句,陛下本想立李津为帝,却被傅远驳回,改立了李浦。

    唐晏成随即明白过来,嘴角微翘。

    ……

    当静安军抵达洛都城西三十里时,百官迎接。

    人群中甚至还有一个身穿明黄龙袍的孩童,正是新帝李浦。

    唐晏成下马,扶着唐艺的软轿来到近前。

    唐艺只是让人将轿帘掀起,淡淡说了一句,“奉天殿议事吧。”

    说完轿帘放下,径直进入洛都。

    在场所有人的心一下子都提了起来,傅远和陆润更是面色复杂。

    奉天殿。

    李浦孤零零的高居御座,不知所措。

    唐艺大马金刀坐在左侧的一张宽大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百官分列两侧,大气不敢出。

    唐晏成直接站到了唐艺身后,注视全场。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良久之后,傅远无奈上前,“唐节帅,女帝驾崩,新帝登基,你看这些事该如何处置?”

    唐艺睁开眼睛,看看傅远,“国公,某只是一介武夫,不懂这些礼仪。况且又是外人,朝廷大事岂有我置喙之地?”

    这时陆润上前,“节帅有所不知,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加封你为唐王,位列辅政之首,只是尚未发出。现在百官俱在,刚好颁布。”

    唐艺波澜不惊,“还有么?”

    陆润道:“同时因再造社稷之功,加封镇远侯为镇国公,世袭罔替。”

    不等唐艺追问,继续道:“此次戡乱有功之臣一概大加封赏。”

    唐艺瞥了一眼御座上的李浦,淡淡道:“既然已经安排妥当,那就不用我操心了,剩下的事你们商量着办吧。”

    就此散朝,简单明了。

    三日后,新帝颁布圣旨,封唐艺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又过两日,再下圣旨,给唐艺加九锡,并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至此唐艺之心,路人皆知。

    这期间政事堂还正式下达了一封诏书,颁布全国,急召擅长解毒的天下名医入京。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

    这期间,朝廷的氛围很是诡异,有人兴奋有人沮丧,但都不约而同的在等一个时刻。

    唐晏成做好各项安排后,几乎日夜守候在唐艺的床前。

    这时亲卫来报,说有名医求见。

    唐晏成已经不抱希望,这段时间来了不少号称解毒圣手的名医,结果全都束手无策。

    再多来一个又如何?

    看着唐艺日渐消逝的生命,唐晏成欲哭无泪。

    这时柳念轻轻道:“还是见一见吧,说不定会有办法呢。”

    唐晏成微微点头。

    时间不大,一个清丽的声音响起,“民女拜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