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7章 吴氏的杀手锏
    大江南,苏州满城,拙政园,将军府,偌大的会客厅。

    “咦、、”

    面对祖永烈的阴沉黑脸,冷冽目光,突如其来的怒火。

    老武夫吴三风,也吓了一大跳,知道这个杀胚,肯定是误会吴三桂了。

    立马脸色一正,盯着这个大侄子,态度严肃的,解释说道:

    “贤侄啊”

    “你想什么呢”

    “咱老吴家,从军两代人,临阵冲杀半辈子”

    “啥时候,干过出卖自家兄弟,出卖自家盟友的腌臜事?”

    有一说一,这个帽子,可不能乱扣啊。

    否则,一旦要是传出去,以后的老吴家,就真的没朋友了,人鬼勿近。

    没错的,辽东军阀,是骑墙派高手,卖队友的行家。

    但是,他们自己人,却是不会这么干,每次跑路之前,都会事先通风告知。

    就像当年的辽东,历次大战,跑的最快的人,就是辽东本地人。

    其他的九边援兵,人生地不熟,经常被出卖了,还得替辽东人数钱。

    “实话告诉你吧”

    “磨盘山之战的前夕”

    “整个山道,尤其是上山的通道,明军都埋设了地雷和轰天雷”

    “战场的两侧,也挖好了堑壕,架好了大炮,火铳和弓弩手”

    “大战爆发时,最先引爆的,就是山道地雷和轰天雷”

    “大战一起”

    “整个山道,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伏兵,炮子箭矢”

    “更何况,山道崎岖难行,最狭小的地方,仅容一人一骑”

    “呵呵”

    “不妨告诉你吧”

    “埋伏在山道口,负责断尾围杀的兵马,就是李晋王的百战精兵”

    “如此情景,上不去,又下不来,四面皆是死敌,漫山遍野的”

    “大侄子”

    “来来来”

    “你来告诉老夫”

    “换着是你,又该如何增援,驰援友军?”

    “难不成,插上翅膀,全部飞过去吗?”

    “至于,你家大伯父,老夫的好兄弟”

    “实话告诉你吧,他是主动请缨的,想战功想疯了啊”

    “当时,平西王,也是为了照顾自家的兄弟,力排众议,拒绝了吴氏兵将”

    、、、

    说罢,老武夫吴三风,也是头颅高昂,斜着眼盯着哑口无言的祖永烈。

    好似在质问他,你也是老行伍出身,在那种绝境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增援前军。

    至于那个祖泽润,那就算了吧。

    这个家伙,想战功想疯了,争抢着要去前面,想抢战功人头啊。

    是的,这些磨盘山战役的细节,也是夏国相告诉他的。

    听完以后,老辣的吴三风,也是傻眼的,惊悚恐惧啊。

    天时地利人和,磨盘山就是绝地,谁冲上去了,都得饮恨当场。

    “至于”

    “你说的山脚下,还有卓布泰的中军”

    “呵呵”

    “山上大战一起,战鼓擂擂,傻子都知道中伏了”

    “统帅罗可铎和卓布泰,比他妈的谁都急啊”

    “那个多波罗横,就是卓布泰的嫡长子,更是接班人”

    “但是,急急急,急就他妈的有用吗?”

    “吾皇英明睿智,早就想好了”

    “清军上山之前,就派人去了上游,准备船只硫磺”

    “大战一起,就趁乱把潞江大桥,一把火全烧了”

    “还有啊,这个潞江,又叫怒江,波涛汹涌,水流端急”

    “鞑子的大军,即便是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望山兴叹,束手无策”

    、、、

    说完后,这个老狐狸,又是装模作样的。

    一脸的赤诚,对着西南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内心的敬仰之心。

    没错的,听完那个战役,大明王朝的绝地反击,朱皇帝的成名之战。

    只要是个老武夫,懂得打仗的,除了佩服,五体投地,也就只剩下惊恐了。

    大桥一烧,上山通道一炸。

    后面的中军,山脚下的后军,都只能望山兴叹,看着自己的前锋军,被明贼屠杀,无能为力。

    山顶上的清军,那就更不用说了,乱成一锅粥,四面皆敌,瓮中捉鳖,除了投降就是死。

    “呃、、、”

    听完以后,老杀胚祖永烈,也彻底傻眼了,支支吾吾的,无言以对。

    半晌后,惊恐惊爆过后,木然的他,才回过神来,脸上讪讪,拱手尴尬的说道:

    “老世叔啊”

    “说的是,说的对”

    “小侄太心急了,脑子糊涂了”

    是的,不听不知道,一听吓死人。

    这个磨盘山之战,原来是这样的啊,堪称经典伏击战啊。

    整个大战役,七八万清军,全部被算计了,算无遗策,算计死死的。

    大战一起,火炮火船,地雷轰天雷,全部上阵,把清军分割成几段,前后难以呼应。

    战场上,前后一堵,再围上去,一股一股的吃掉,最后全军覆没。

    “咳咳”

    就在这时,站在后面的李成益,很适时的站出来,轻咳两声,化解场面的尴尬。

    是的,这就是幕僚的作用,及时出现,化解主将的不利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这个老狐狸,眼珠子一转,立马拱手问道:

    “吴老将军”

    “后来又是如何?”

    “应该发生了不少大事吧”

    问完以后,还一脸的坦诚赤诚,满满的求知欲。

    是的,祖永烈责问吴三风,见死不救,那是真的冤枉啊。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是武夫杀胚,都是一个德性。

    那时候的永历王朝,兵败如山倒,全线崩盘了。

    满清的所有大将,也都杀红眼了,抢人头抢金银,都他妈的抢疯了。

    身为前锋军主将的平西王,肯定会把这个机会,交给自己的姻亲祖泽润。

    只是,想不到啊,千算万算,最后都掉进了朱雍槺的陷阱里,一个都没逃脱。

    所以说,机灵的李成益,赶紧站出来,转移话题,化解祖永烈的尴尬。

    当然了,他也是更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后续,就是决定吴氏分家,南下投大明的关键要素。

    “嗯”

    吴三风并没有揪着不放,看了一眼李成益,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没错”

    “李先生厉害,一猜就着”

    “后面啊,确实是发生了不少大事”

    是的,都到了这个份上,老辣的吴三风,对祖永烈的质问,不会放在心上的。

    之所以,说那么多,耗费口舌,就是告诉祖永烈,祖氏是惨。

    但吴氏更惨,死在朱皇帝手里的人,更多啊,整整两万多大军啊。

    同时,也是告诉祖永烈,朱皇帝打仗很厉害,也是为了后面的劝降做铺垫。

    “战役过后”

    “告诉你们,也是无妨的”

    “此战中,辽东将士,并没有死绝,陛下手下留情了”

    “二弟的幕僚,军师方献廷和刘玄初”

    “大将夏龙山,夏国相,王辅臣,高得捷和王屏藩,也都临阵投降了”

    “非但如此,他们的麾下,还有战后的俘虏,应该有3千多人,也全部活了下来”

    “不过,老夫的二弟,平西王,就惨啊,当场就、、、”

    “哎、、”

    “二弟是真傻啊,这要是机灵点,当场就悔过自新,临阵投诚”

    “说不定啊、现在就、唉、、”

    说着说着,唉声叹气的吴三风,眼眶又红了。

    是啊,现在回过头来一想,当初在磨盘山,吴三桂要是机灵一点,临阵投降了。

    说不定啊,就能活了下来,甚至是能活的非常不错。

    看一看那个尚可喜,不也是如此嘛,投降以后,还做了因道侯呢。

    惨啊,太他妈的惨了,他家的二弟,满清的平西王,当真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去年底的时候,朱皇帝同意了,吴氏收殓吴三桂的遗骸,去缅甸阿瓦城立坟茔。

    于是,老辣的吴三风,就带着吴应麒,跟在锦衣卫后面,偷偷摸摸的去找啊。

    当初的战场遗址,整个磨盘山山道,漫山遍野,白骨累累,哪里找的到哦,听说都被剁碎了。

    “咕噜、、”

    看到如此难过的吴三风,并不像装出来的。

    对面的老武夫杀胚祖永烈,也是猛吞苦水,无奈开口安慰道:

    “老世叔”

    “往事如风”

    “过去了,就让过去吧”

    “人呐,还是得往前看的”

    是啊,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他能怎么劝啊。

    你们家的平西王,都被剁碎了,你这个大哥,还有子侄,竟然投诚大明王朝,是瞎了眼吗?

    所以说,祖永烈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了,只能说看开点。

    但是,旁边的李成益,则是看不开,还是想不通,继续开口问道:

    “吴老将军”

    “那之后呢?又发生了什么?”

    是的,战场上,绝境绝望之下,有人投降是很正常的。

    毕竟,辽东军阀将门,也是明军出身,投降明军,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很明显,几个大将和幕僚的投降,并不是吴三风分家,南下投大明的理由。

    “呼哧”

    看到祖永烈和李成益,如此的心思急切。

    老辣的吴三风,也就不再哀伤了,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内心的烦躁。

    再抬起头,表情严肃,满脸的郑重,对着祖永烈平静的问道:

    “永烈啊”

    “那个阿珂”

    “不知道,你还没有没有印象”

    “就是二弟的小女儿,应麒的妹妹,对的,最小的那个”

    、、、

    没错的,朱皇帝的皇妃,昭仪吴阿珂,就是吴氏的王牌。

    今天,为了拉拢祖永烈,勾引他降明,吴三风也拼了,使出自家的杀手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