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6章 狠辣果决延平王
    漳州府,金夏海岛,鼓浪屿,龙头山。

    清晨,卯初两刻(5点30分左右)。

    厦门本岛,周边的海门,同安,集美,刘五店,连绵不绝的战鼓声,也逐渐消失了。

    很明显,刚才是第一通鼓声,各路攻岛和守岛兵马,已经开始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哎”

    身材魁梧雄壮的延平王,英武不凡,身披甲胄,矗立的像一座小铁塔。

    长吁短叹,深叹几口气,脸色互阴互阳,东望望,西看看,脸上第二波表情,纠结的不得了。

    这一战,他是真的输不起了,输了就是家当完球,立足之地都找不到了。

    这一刻,他又好像回到了南京城,惶恐不安,那个血与火的屠戮战场,屠宰地狱。

    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精锐铁甲兵,被清狗子虐杀,屠戮殆尽,毫无招架之力。

    就在这时,旁边的陈参军,这个有志青年,再也忍不住了。

    猛的窜出来,直接站在延平王面前,抱拳躬身,眼睛瞪的滚圆,厉声劝谏道:

    “延平王”

    “速速决断,不可犹豫”

    “发兵,现在就出兵,先堵死海门岛”

    “再不发兵的话,那又是一场南京城,兵败如山倒”

    、、、

    目光坦诚,眼眸赤红,坚毅如铁,死死盯着眼前的延平王,一副不出兵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甚至是,耿直的陈永华,直接搬出了南京城,这是提醒自己的大王,不要重蹈覆辙。

    没得办法,延平王的其他重臣大将,都放出去领兵,或是留守本岛,身边就陈永华一个人。

    领兵大将,林察在围头湾,郑泰在小金门,洪旭在筼筜湖,陈鹏在高崎。

    周全斌,马信,黄廷,陈辉等等,就在下面的鼓浪屿,周边的海域,等候延平王的王命将令。

    工官冯澄世,吏官郑省英,礼官郑擎柱等等一众要臣,则是留守王府主城,是最后一道防线。

    也就在这一刻,陈永华算是体会到了,前任吏官潘庚钟,战死前的憋屈,延平王太优柔寡断了。

    十几万大军啊,耗费无数的粮饷,围了南京城一个多月。

    专横武断的延平王,硬是不动如山,不听一众谋士大将的劝说,根本就不发兵攻城。

    不但不攻城,也没有彻底围死南京城,竟然在江边打鱼晒网。

    以至于,江南各州府的援兵,全部进去了。

    一支支鞑子军队,从南京的外城,南侧句容和秣陵关两个方向,源源不断进入南京内城。

    最后,有了足够援兵的清狗子,才有底气和实力,冲出南京城,反杀击溃骄狂自大的郑军。

    “南京、南京、南、、”

    眼前的延平王,浑身巨震,脑瓜子瞬间冷汗直冒,嘴里喃喃自语着南京。

    那个一直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噩梦,梦牵魂绕,整整折磨了半年多时间啊。

    “锵铛”

    “砰,咔嚓、、”

    半响后,威武不凡的延平王,猛的抬起头,拔出自己的大砍刀,甩手剁向旁边的大石头。

    刀光剑影,火星四溅,乱石飞舞,把前面的陈永华,吓的眼皮直跳。

    没得办法,山顶上,观察战场,肯定是视线良好的小山头,周边除了石头还是石头。

    “参军说得对”

    “汉家贼姓难两立,王业偏安大无策”

    “本王要死战到底,干死鞑子,干死清狗子”

    “为南京城惨死的将士,为那些死难的华夏汉人,讨回一笔血债”

    吼到这里,脸色铁青的延平王,终于下定了决心。

    面容刚毅,表情郑重,目光看向身边的陈参军,重重的点了点头。

    随即,猛的转过身,对着不远处的亲兵大将,厉声怒吼:

    “杨才”

    “敲鼓,打旗号,出兵”

    “国轩”

    “你带人跑一趟,亲自去传令”

    “英兵镇周瑞,宣毅中镇陈文达,总兵镇韩英”

    “告诉他们,三个镇兵将,全部进逼海门岛,务必拦住逆贼黄悟的水师”

    “援剿左镇黄昌,援剿右镇杨元”

    “两个镇,进逼鸡屿岛,做海门岛的后援,许进不许退”

    “其他各部,继续留在山下,整兵待战,伺机而动,不得擅离职守”

    、、、

    终于吼完了,下定决心的延平王,又端起了长筒望远镜,遥望大金门,大嶝岛方向。

    心中暗道,金夏两岛,还是太小了啊,没有一丁点的战略迂回余地,不足于做自己的老巢根据地。

    厦门本岛,四周都是满清的地盘,相隔就是一个小海湾,一个冲刺偷袭,就冲杀过来了。

    最远的外海,也就是围头,料罗湾,也就是几十里,只能取到一个预警的用处。

    这时候,延平王的望远镜,已经越过了大金门,望向更远的东方,心心念念啊。

    没错,海峡对面,那个地方就叫大员岛,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适合做郑氏的老巢根据地。

    可惜,那个华夏的宝岛,现在被荷兰鬼畜霸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妈的,更气人,更操蛋的事情,他还听说了,西南的朝廷,跟荷兰鬼畜有了租赁条约。

    “等一下”

    就在这时,延平王的耳边,又响起了陈参军的声音,示意刘国轩等一下。

    “延平王”

    “闽安侯,宁远将军那边”

    “要想守住海门岛,兵力上,可能略微不足啊”

    “能不能,要不要、、、”

    、、、

    陈永华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延平王的背影,点到为止。

    意思很简单,闽安侯周瑞,陈文达,韩英,三个镇的兵力,可能拦不住逆贼黄悟啊。

    毕竟,这个孽畜,得到了满清大量的钱粮,打造了不少战船,兵多将广啊。

    更何况,周瑞和陈文达,那是鲁王的旧部旧将,钱粮兵械方面,一直都是短斤缺两的。

    可惜,延平王根本听不进去,头也不回的,大声断然拒绝说道:

    “好了”

    “就这么办了”

    “国轩,速速去传令”

    、、、

    说罢,郑成功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了,还特意挥了挥手,示意刘国轩快去传令,别耽搁时间了。

    他妈的,越想越气愤,咬牙切齿的延平王,脸面都要扭曲了。

    大家都是行内人,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话不用说的太明显,懂的都懂。

    这个时候,最危险,风险最大的地方,肯定要那批垃圾去填坑。

    江南人,鲁王旧臣旧将,都是一群王八蛋,忘恩负义的狗东西,不再值得郑氏浪费钱粮了。

    卢若腾,徐孚远,沈佺期,王忠孝,辜朝荐等等,这帮江南读书人,号称江南七公。

    逃到金夏以后,深受郑氏的礼遇,还专门设立储贤馆,用于安置这帮江南大佬。

    可惜呢,全他妈的背叛了,全跑了,一个个都是白眼狼。

    卢若腾,徐孚远,以劝说张苍水南下为由,跑的最快,一去不复返。

    现在,老家伙卢若腾已经攀上了,西南朱皇帝的高枝,做了工部尚书,六大重臣之一。

    徐孚远,就直接不见了踪影,听说在张苍水军中,又或是在大江南,反正找不到了。

    后来几个月,王忠孝,辜朝荐,还有不少文武,都是陆陆续续的,不见了踪影,估计全部跑回去了。

    他妈的,这还是族兄郑泰出使昆明,特地带回来的消息,否则的话,就不知道要被瞒多久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