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9章 常德城外论战(下)
    常德西城外,西山上。

    “洪承畴”

    “洪老狗,五省经略”

    “孙可望,孙老贼,义王,秦王,呵呵”

    “都是一群汉贼,卖国贼,清狗子,汉奸走狗”

    、、、

    山坡上,身材高大壮硕的朱皇帝,遥望着不远处的清平门,沉思良久,嘀嘀咕咕的。

    他的身边,都是大佬重臣,久经沙场,目光自然离不开这个常德城,战争泥潭,打生打死。

    常德城,之所以能坚持那么长时间,肯定也离不开洪老狗的经营,跟他妈的铁桶似的。

    当然了,有一点,他们也没猜到。

    对面,城楼上的洪承畴,孙可望,阿思哈,也在商讨战略战术,大骂明贼明狗子。

    “晋王”

    “刘侍郎”

    沉思嘀咕的差不多了,朱皇帝开口了。

    指着身后的码头,络绎不绝的新兵,天量的援兵,表情严肃的说道:

    “你们看啊”

    “朕这一次,带了那么多的兵马过来”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拿下这个常德城?”

    “呵呵”

    “到时候,咱们的大军,就可以在长江上,顺利会师啊”

    、、、

    这个援兵,当真不少啊。

    卢筠的水师营,常金印的重车营,还有1.5万,训练有素的新兵,两万多人呢。

    要知道,这时候的常德城外,明军的总数,也就是1.7万精兵。

    靳统武,邓望攻,王辅臣,王屏藩,冯启凤,江大川,六个营而已。

    这他妈的,援兵一到,军队直接翻番了,还有不少民夫丁壮,少说也有五万多人。

    “哗哗哗”

    一片甲胄声,身材魁梧,满甲状态的李定国,双膝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挺直腰杆子,黑脸如铁,刚毅肃穆,目光坦诚赤诚,吼声如雷:

    “陛下,可放一万个心”

    “这个常德城,末将是拿定了”

    “陛下,这要是信不过,末将愿立军令状”

    “半个月,末将只需半个月”

    “末将,定能破了这乌龟壳,拧下孙老狗,洪老狗的狗头”

    “陛下,就半个月,如果打不下,末将就自裁谢罪,自己抹脖子”

    、、、

    这时候,没的说了,行不行都得上。

    他是大明的晋王,朱皇帝的半个老丈人,这时候,可不能怂蛋啊。

    更何况,已经增兵了啊,多了一倍多兵力。

    这要是打不下来,那就丢人了,丢人丢大发了。

    “瞎胡闹”

    “你朕的老丈人,大明的晋王殿下”

    “军令状,那是武夫,匹夫,莽夫,蠢夫”

    “来来来,快起来,瞎搞啊,乱弹琴”

    “咱们就几个人,私底下商议而已,聊聊天而已”

    “朕可不是暴君,也不好大喜功的昏君,脑子没昏头”

    、、、

    脸黑如炭的朱皇帝,板着个马脸,大跨步上前,一边大声训斥,一边要扶起李定国。

    确实是如此的,于公于私,军令状,朱皇帝都不会要的。

    两军对垒,沙场决生死,谁也没把握说百分百的,就一定能打胜仗。

    李定国,是大明的晋王,朱皇帝自己的老丈人。

    这要是因为打输了,抹脖子,那就好玩了,士气大溃啊。

    更何况,这可是华夏汉族的大英雄啊,打不赢没关系,下次继续干就是咯。

    他朱皇帝,还年轻的很,来日方长,日拱一卒,也能光复整个华夏啊。

    “陛下啊”

    地底上的李晋王,双脚用力,落地生根。

    敞开肺管子,大吼一声,硬是扛着朱皇帝的大铁手,跪着不起来。

    梗着脖子,指着不远处的常德城,双目发红,寒光闪闪,继续吼叫着:

    “陛下啊”

    “这个常德城,末将是破定了”

    “是死是活,就是拼了老命,末将都得打下来的”

    “里面的洪老狗,是国贼,汉贼,朝廷的大叛贼”

    “十几年来,死在他手里的明军将士,平民老百姓,数都数不过来”

    “里面的孙老狗,也是朝廷的大叛贼,清狗子,华夏的大败类,民族的耻辱”

    “正是因为他,自私自利,卖国求荣,骤然发动叛乱,意图弑君杀皇,妄图自立为帝”

    “正是因为他,咱们的大明朝,西南六省,内忧外患,被清狗子偷袭,围攻围杀”

    “陛下,就差一点点啊,咱们的大明朝,就亡国灭种了啊”

    “陛下,这是国仇家恨啊”

    “陛下,末将在此发誓”

    “此战,必定擒杀洪老狗,孙老贼,砍头剁首,剥皮揎草”

    、、、

    咚咚咚,又是三个响头,双目含泪,义愤填膺,滔天怒火,目光炯炯的看着朱皇帝。

    没错的,这一战,李定国是要豁出命去了,要破了这个乌龟壳。

    洪承畴,大西军的死敌,蹲守湖广十几年,打生打死,硬生生锁死大西军东出的路线。

    孙可望,那就不用说了,几十年的个人恩怨,国恨家仇,没理由放过的。

    “来来来”

    “晋王,先起来”

    看到如此忠心,深析民族大义的李晋王,朱皇帝再次弯身,使劲把他拉了起来。

    拍了拍肩膀,下上打量一番,脸色一正,庄严肃穆的说道:

    “是啊”

    “晋王,说的对”

    “国恨家仇,亡国灭种”

    “晋王,你的勇气,胆气,忠心,朕都看到了”

    “朕亲自带大军来,也是给你最大的支持”

    “好好打,用心打,朕在大江南,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记住了”

    “切勿浪战,切勿中了洪老狗的奸计,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小心谨慎为上”

    、、、

    啪啪啪的,一边敦敦告诫,一边用力拍肩膀,以示恩宠信重。

    心中,也是感叹不已啊,有时候,做这个大明皇帝,确实是不容易啊。

    每逢大战,手底下的统兵大将,就是朱皇帝最大的不安,迟疑不定。

    这些将军,老武夫杀胚,要是胆略不足,踌躇不前,朱皇帝肯定非常恼火,恨铁不成钢。

    这要是勇猛非凡,猛冲直打,不顾伤亡,玩命浪战,朱皇帝又要心疼伤亡,浪费钱粮。

    眼前的李定国,就是如此。

    不给兵权不行,给了兵权援兵,又怕他乱来,玩命死磕洪老狗,孙老贼。

    于是乎,这一边,安慰完了双目发红的李定国。

    转过头,老辣的朱皇帝,就对着旁边的刘玄初,开口提醒道:

    “刘侍郎”

    “此番大战,多费心思,辛苦点”

    这时候,就得靠刘玄初,这个大军的副帅。

    军事谋士出身,也是李定国的旧识,老辣稳重,精通谋算,能起到牵制的作用。

    “诺”

    “老臣遵旨,老臣知道怎么做”

    、、、

    脑子时刻保持清醒的刘玄初,立刻站出来,沉声回应领旨。

    自家事,自己知,他为何来到这个常德城,一直跟在李定国身后,他清醒的很啊。

    降将出身,做过刘文秀的参军,也做过吴三桂的谋士,出身本就是非常复杂。

    即便是如此,朱皇帝对他,还是信任有加,户部左侍郎这个职位,一直没有变动啊。

    他的任务,就是给李定国出谋划策,更重的是,拴住李定国这头猛虎,不要鲁莽搞事。

    沉思,沉寂了一会儿,前面的朱皇帝,还在用望远镜,观看常德城的攻防工事。

    精明老辣的刘玄初,灵机一动,目露精光,开口询问道:

    “启奏陛下”

    “老臣想问一问”

    “陛下来此,是不是担心南京城的战事?”

    、、、

    “草了”

    “见鬼了”

    骤然听到旁边的问话,朱皇帝内心巨震,大粗手都差点抖动了一下,惊诧不已啊。

    这他妈的,谋士就是鬼啊,够鸡贼的。

    自己一声不吭,刚刚接见完武将,这个精明似鬼的谋士,就能猜的八九不离身。

    这就是谋士的厉害之处,自己明明站在常德城外。

    这个明末第一谋士,却能想到几千里之外的南京城,这份鬼心思,焉能不恐怖啊。

    “哎”

    “先生厉害,心思缜密啊”

    沉思了一会,朱皇帝还是苦笑着,老老实实的,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没啥丢人的。

    以至于,激动的他,都把刘玄初的称呼,擅自改口了,变成了先生,谋士。

    走一步,算十步,多算多赢,少算扑街,多想想,多谋算,总是没有错的。

    “刘侍郎,你看啊”

    “一个小小的常德城,就能打个半年时间”

    “南京城,比这个大五倍,十倍,几十倍”

    “其中的困难,艰辛,风险,可想而知了”

    “里面的洪老狗,采用的这种龟缩,守城策略”

    “城墙高耸,坚固无比,架火炮,投石机,火药包,大号鸟铳”

    “城门外,护城河,壕沟纵横,坚营硬寨,工事环绕”

    “城墙上下,城内城外,全是战斗堡垒,相互配合打掩护,铁板一块”

    “说实在的啊”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城防手段,肯定也会用在南京城上”

    “朕呐,在皇宫内,每每想到这个常德城,战争泥潭,就会联想到江南之战,寝食难安啊”

    、、、

    “刘侍郎,刘先生”

    “你也是谋士,参军出身,久经沙场,谋略过人”

    “既然看出来了,那就说一说吧,可有什么可教朕的?”

    、、、

    述说到最后,目光坦诚真诚的朱皇帝,看着精明透顶的刘玄初,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给他机会啊,一展才华的泼天机遇。

    你这个老家伙,既然能看出来,那就肯定有想法,或是有战略,给点好建议吧。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心思缜密,谨小慎微,为了这场东征北伐,也是耗尽了心血。

    任何可能有用的谋略,想法,战术,他都会听进去的。

    因为,这是举国之战,生死大决战,他输不起,大明帝国,华夏民族,更是输不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