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5章 恁死那帮王八蛋-四合院(1)
    沁榆去了一下个小世界。

    是专门开了个类别的“四合院”世界。

    不过这个小世界并没有穿越者,执念者是本地土着。

    王向前是四合院里小透明,和主角团并没有什么交集,养老团队也没打过他的主意。

    无他,王家太穷,不值得算计。

    王向前一家五口人:他年过花甲的奶奶,因早产身体不好的父亲,逃荒来京城被王奶奶收留,与父亲相处久了产生感情结婚的母亲,大姐王向红,他自己。

    一家五口住在前院一间倒座房。

    王奶奶在生下儿子后半年,丈夫因意外亡故。

    她艰难拉扯大儿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真的很不容易。

    六零年正是最困难的时期,城里人定量一减再减,大家都勒紧裤腰带活着。

    得亏王奶奶有先见之明,在儿子和媳妇结婚后想办法给儿媳妇,也就是王向前的母亲上了城里户口。

    要不然一家五口就只有王奶奶和王康健(王向前父亲)定量,日子真不过好。

    (孩子户口随女方,要是王向前母亲武来弟【后王奶奶给她改名武朝阳】不转户口,王家姐弟没有定量)

    王康健打小身体不好,拜师学了木匠活儿,但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做小活儿做不到重活。

    王奶奶和武朝阳没上过学不识字,在街道帮助下接零活儿维持家用。

    微薄的收入,加上王康健时不时要吃药,王家过得很比别家更艰难些。

    饶是如此,王奶奶和的王康健仍是咬紧牙关送王向红、王向前上学。

    他们并不重男轻女,并且认为“多读书有好处”。

    六零年,王向红十二岁,小学五年级。

    王向前八岁,小学二年级。

    本来王家是透明人物,和主角团养老团没什么交集,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孩子长大了日子慢慢也能好起来。

    但是!

    这是什么地儿?

    集妖魔鬼怪于一院的四合院啊!

    王家竟在短短两天内家破人亡,死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的死,在院里没激起一点浪花,也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实在是这个时期死的人太多了,加上院里三位土皇帝遮掩捂盖子,王家团灭犹如一粒沙掉进海里,无声无息无人注意。

    事情是这样的:

    三位管事大爷,重点是道德天尊易中海,为了进一步掌控院子,提出了“夜不闭户”的要求。

    具体就是除了夫妻做那点儿事时,其余时候都不许锁门。

    得达到他想去哪家,一推门就能进入的理想状态。

    自五几年易中海成为管事一大爷后人,他就不留余力想把大院调.教成他想要的样子:

    他没儿女,他担心他以后老无所依,选中贾东旭当养老人的同时,得把大院整成“尊老爱幼”的模样,牢牢把控在他手里免得他老了被欺负。

    经过几年的pUA,大院慢慢变成了他想要的模样。

    他联合其他两个大爷提出“夜不闭户”顺利实施。

    倒也不完全是院里人家都被他洗脑了,主要是现在家家都穷!

    有些人家,小偷进去了都得含泪丢下两分钱的那种。

    再说并不是家家户户白天都没人,家里总有不上班的人在家,锁不锁门无所谓。

    然后事情就出在这上面。

    随着定量越来越少,别说是院里了,全国能吃饱的普通人都没多少。重点:普通人哈。

    作为“四合院乱不乱,贾家说了算”的响当当的主角之一,贾张氏,气恼她家只有儿子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全家不够吃的同时,发现了前院倒座房王家一家五口居然个个都有定量!

    贾张氏眼红了,凭什么!

    王老太婆一个一脚踏入阎王殿的老东西,也配吃粮?!

    还有那个病病歪歪早就应该去死的病秧子,因为是病号,居然每个月还有优待能多两斤粗粮!

    呸!

    他也配吃!

    这粮给她的棒梗吃不好吗,凭什么给一个病秧子!

    还有王向红那个赔钱货,吃什么粮,吃屁还差不多!

    贾张氏想到自家只有儿子一个人定量,每个月还得他师父接济才勉强吃个半饱,恨王家恨得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把他家的定量都给抢过来。

    可惜定量是抢不走的。

    这时开始“夜不闭户”,贾张氏眼珠儿一转,计上心头。

    定量抢不到,可以直接拿粮食嘛!

    还省了买粮的钱和票呢!

    胆大的贾张氏趁王家姐弟上学、王奶奶和武朝阳去找零活儿时,摸进王家,把他家所有的粮食都给拿走了。

    至于因为病发躺在隔出来的里间的王康健,贾张氏并没有放在眼里。

    一个病秧子而已,除了咳咳咳还能干啥?

    别看贾张氏矮肥矮肥的,她力气还真大,愣是把王家近三十斤的粮食给抱走啦。

    顺手还把特地给王康健补身体的三两肉、武朝阳想办法弄到的两根用来熬汤的棒骨也给拿走了。

    回到家贾张氏也没声张,悄悄吃独食,偶尔给儿子加个餐给个窝头馍馍啥的。

    至于儿媳妇秦淮如?

    一个外人也配吃她弄来的东西!

    大孙子棒梗也不给,不是还有傻柱那个冤大头带饭盒给他补油水嘛。

    王家人回来发现遭了贼,家里粮食都没了,吓得魂都要没了!

    粮食就是命啊,口粮全没了还得得了?

    王老太太深知院里人的德性,知道找管事大爷不一定有用,一咬牙一拍大腿,报警!

    警察来了,此时口粮被偷那可是大事呀。

    但是贾张氏作案时很小心,藏东西也厉害,警察并没有查到她身上。

    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纵然贾张氏被怀疑也没用。

    王家只能自认倒霉,四处借钱借粮勉强挨过一个月。

    但是王家却被道德天尊开大会批评,还被易中海暗中煽动院里人的孤立他们。

    原因很简单,因为王奶奶报警触犯了易中海的禁忌:大院事大院解决,不许报警!

    王家人那个气啊,咋的,我家丢了东西你这个管事大爷不但不过问一句,不说帮忙但也别阻止别人找小偷要回粮食啊!

    可惜道德天尊积威甚重,王家人被打压有苦说不出。

    王奶奶多了个心眼儿,随时保持她和儿媳妇有一个人在家,免得家里没人又招小偷。

    儿子身体好的时候在家还不要紧,身体不好在里屋躺着时,是真的没用。

    贾张氏发现她们一直在家后,气得骂骂咧咧,更是发了狠一定要把王家给“拿干净”。

    机会来了。

    冬天,王康健不小心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不得不住院。

    王奶奶和武朝阳在医院照顾他。

    王向红和王向前放了学也要去医院看爸爸。

    贾张氏一看,这可不是天赐良机吗?

    赶紧的,行动啊,不把王家拿光怎么对得起这么好的机会?

    于是贾张氏瞅准时机,联合大孙子棒梗一个望风一个行动,再次把王家粮食、油盐酱醋全都拿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