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5章 回营地
    在京城待了两天。

    没有啥玩的地方,就是四处走走。

    不过很多地方都是工地。

    赵常山主要是陪着女儿。

    周一这天,和媳妇一起带着儿子 女儿坐上了去佳木的飞机。

    两个人小家伙也刚好放假。

    至于小妹和小师妹,想来,不过她们现在有自己的工作,也不是说丢就丢的,可惜了,好好的飞行指挥员,最后沦落到了做办公室。

    听干妈说,有个男青年不错,一直追着小妹,可小妹就是有点不感冒人家。

    哎,干妈也愁。

    至于小师妹,结不结婚妙蕊都拿她没办法。

    大包小包的塞进飞机。

    赵常山边上坐着儿子,怀里抱着女儿,边上坐着媳妇。

    上飞机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呢。

    飞行需要3个小时。

    到地方也就早上8点多。

    也不知道营地现在怎么样了。

    还有……八月和十五,这俩已经年纪很大了。

    58年抱的,今年是77年,这都19年了。

    希望没事。

    至于小妹原先抱走的两个狗子,现在在老爹的军部那边养老,赵常山也挺放心的。

    飞机就是快,也就聊天的功夫就到了。

    赵常山下了飞机。

    看到的是十几个头发半白的老兄弟。

    “团长……”

    “老高,老陆,老马……哈哈,你们这群瘪犊子,终于老了。”

    一群人抱在了一起。

    有个小青年跑到了妙蕊那里,让妙蕊一把给抱住了。

    小丫头仰着头,“哥哥抱,哥哥抱。”

    瑞瑞也是喊了声大哥。

    和老兄弟们说了几句,大儿子也走了过来。

    赵常山拍了拍这个15岁已经一米七的大小子,嗯,又帅气,又硬朗。

    不愧是老子的儿子。

    “爸。”

    “哎,好儿子,咱们回家。”

    一群人帮忙把从飞机上卸下来的东西全部装到车上。

    开着车子一路有说有笑。

    在车上问了多多一些营地的事情。

    也问了八月和十五。

    狗子在营地被照顾的很好。

    其余的营地也没啥大的变化,就是今年留下的人没有分配出去工作,有1700多人,其他人同样被军部给直接走的。

    这些人都是想着等待一下,等着高考的。

    还有一大部分的老教授,也已经全部恢复了身份,有的走了,有的年纪太大,都80多了,想到的也是在营地这里养老。

    好多老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老人的儿子女儿这些一起受到连累的,也都基本都得到了恢复。

    很大一部分也都走了。

    营地现在剩下来的老师,都是当年分配过来的。

    老教授走完,这些老师现在教学多少有那么点困难。

    赵常山想了想也是。

    营地现在还有2万多人。

    都是当初最后一批孩子。

    剩下最小的一批孩子,就是兄弟们家里的孩子了。

    车子开了1个小时,就到了营地。

    赵常山在门口下了车子。

    这边自从赵常山走后,又来了30多个兄弟,都是年纪有些大的,回来就好,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汪……

    赵常山刚到门口,一个老态的身影从边上窝里走了出来。

    抬头看着赵常山。

    赵常山对它招招手。

    “十五,过来。”

    十五愣了一下,四肢不是很灵活的跑了过来。

    “哈哈……你这个家伙。”

    十五伸着舌头舔着赵常山。

    显然十五很激动。

    摸了它好一会,门口这时候汇聚了很多人。

    “哈哈……兄弟们,我回来了。”

    “团长……”

    “报告,728团团干事夏建华向团长报道。

    报告,728团团干事谢勇锐向团长报道。

    …………”

    “好好,好兄弟,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里就是咱们728团的家。

    兄弟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赵常山每个人都给了一拳,然后抱了一下。

    “韩志国,你个老小子身体怎么样。”

    “团长,大难不死,不过身体越来越差了,能再见您一面,值了。”

    “回来就行,我和你说,老子弄了很多人参,以后人参当饭吃都行,身体差没关系,老子用几万斤野山参给你们吊命,想死都难。”

    “团长,我能动弹还行,就怕只有一口气,那时候……请团长让我走吧。”

    “老小子,行了,还没影的事情呢,别给老子装深情。

    邓大才,你个王八蛋,老子一眼就看到你了,在部队,老子的酒少了准是你小子干的。”

    “嘿嘿……团长,您眼神还怎么好。”

    “屁,那是你个王八蛋一喝酒就脸红,看你脸红就知道你喝酒了,都不用严刑拷打。”

    “呃……那时候这不怪我呀,是高……”

    “咳咳……这个,团长,咱们别挤在门口说话呀,怎么进会议室去。

    军部给咱们拨款修缮的一栋办公楼,里面有个大会议室。” 老高可不敢让这家伙再说下去了,不然老底都穿了。

    一帮人都知道咋回事,哈哈大笑了起来。

    “行,也别先去什么会议室了,带老子看看,5年这里有啥新的变化。”

    “成,团长,老高我对这里最熟了,我带您去。” 老高挤了过来,拉着赵常山就走。

    身后一群兄弟嘻嘻哈哈的跟了上来。

    在前面看了几场。

    鸡场的负责人还是建场时候就在的陆云英。

    现在也是两个孩子的妈了。

    现在鸡场的鸡,和以前一样,还是保持着从前的孵化要求。

    所有的母鸡,基本都是两年的母鸡,个顶个的能下蛋。

    就这个鸡场,供应着鹤岗,萝北和佳木的5分之1鸡蛋量。

    想要在扩大,也没有地方和精力扩大,只能这样。

    猪场同样如此,不过现在母猪有8千头,种猪2千头,还有就是肉猪,足有24万头。

    供应着三个地方4分之1的肉食。

    现在营地的人少了很多,养这么多,就有点力有不逮了。

    现在也在试着把养猪的技术传给各个地方重新组建的国营养殖场。

    出了养猪场,穿过过道,就是菜棚,夏天是圈起来的,冬天放下去。

    已经实验的很好,好几个专家教授可没少在这里整理经验,他们回去学校,就是为了把知识传递出去,让农民更好的用科学种植。

    各个工坊的机器,也都是十几年的,坏了修,修了坏,来来回回的。

    赵常山觉得这该换新的了。

    和工人们都握了手,打了个招呼。

    这些都是从开始就一直工作在营地的工人。

    这就是自己人。

    这些工人的孩子,也都在这里上学。

    好几个也已经被军校录取,有的早的,已经进入了部队,拿出来就是军官。

    在这些工人家里,这就是跨越了层级了。

    只要不作,好好的经营,几代后,也都能吹一句军人世家。

    机场这边维护的也很好。

    尤其是飞机。

    赵常山都用意念看了一下,都很不错。

    现在高中,孩子的飞行课都是必须的。

    按照老爹的说法,整个飞行员学校,里面有3分之2的人都是赵常山这里出来的。

    赵常山能说什么?他骄傲呀。

    不说别的,现在这几年,已经给飞行员学校输送了上千的飞行员了。

    各个是要学历有学历,要实践有实践。

    和刚入学的其他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其他的学员入学最少要学3年,营地出来的孩子,学习上直接压缩到了2年。

    省去了前期的入门培训,直接就可以上机操作了。

    都不知道能省多少事情。

    又去了学校和住宿区,都保持的很好。

    赵常山也看到了被照顾很好的八月。

    八月看到赵常山,也一样很激动,赵常山抱着它安抚了好一会才让它平静下来。

    赵常山还到了纪念碑这里,给兄弟们送了很多外国带来的玩意。

    这才跟着众人到了新的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