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3章 东华国的留学生
    “殿下,满清那边送过来的留学幼童,都已妥善地安排,进入咱们国家的小学接受教育。

    只是,我们是不是设定一些限制条件呢?”

    容闳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禀报着情况。

    想当年,冯瑞科和“鬼子六”签订的协议,其中就包括让满清派遣人员,到东华国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术。

    对于这样的请求,冯瑞科当时并没有拒绝。

    要知道,如今满清的海关以及刚刚成立不久的外交部,都是由东华国派出的专业人士,前去给予“指导”。

    冯瑞科清楚容闳的意思。

    毕竟,满清可以称得上是汉人的敌人。

    冯瑞科轻轻地挥了挥手,面色沉稳地说道:

    “不需要,跟本国的孩子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就行!”

    “他们初、中、高级教育读完,15年时间,到那时世界局势已经翻天覆地。”

    满清通过这几年的混乱,终于派遣了大批的7岁幼童,到东华国来。

    这些既有满清各贵族子弟,也有从平民当中招募的聪慧者。

    数量比历史上的留美幼童,多上数十倍,达到数千人。

    为何这么多?

    乃是东华国帮忙管理海关之后,税收大增,按照约定,需要将部分交给满清政府;

    与其让满人贵族拿去修园子,不如用来培养孩子,毕竟都是中国人。

    而东华国也把这笔钱赚了,两全其美。

    “臣,明白了!”

    他的内心也是不建议区别对待,有教无类,乃是圣人之言。

    “他们初到异国,肯定有水土不服,要像对待移民一样,药物不缺。”

    冯瑞科关怀了一句,历史上的留美幼童,很多都中途夭折。

    东华国的医疗条件好上很多,而且毕竟是同胞,让他们觉得,并非是处于异国他乡。

    “殿下,前段时间,外交部向我传达一个情况,欧洲普鲁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也想向我国派出留学生。”

    “我们要接收吗?”

    “哦?”

    冯瑞科闻言眼睛瞪的老大,曾几何时,都是东华国向欧洲国家派出留学生。

    这几年;

    美国内战,和与英国闹翻,留学生都终止了。

    已经在这两国的,都全部召回,防止意外。

    “有法国吗?”

    除了与东华国交恶的国家,这些想派留学生的,都是欧洲新兴小国。

    现在冯瑞科在意的,只是法国。

    “殿下,并没有!”容闳不知道冯瑞科为何要把法国单独提出来问。

    “看来,拿三还是有些骄傲啊!”

    冯瑞科嗤笑一句,看向容闳道:“这些国家,派过来的肯定是直接想入高等教育吧?”

    “是的,他们应该是想学我们的秘密技术。”

    容闳显然知道这些国家的目的,也是因此才请示。

    “嗯!”

    冯瑞科一副果然如此表情,对此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让外交部和他们沟通吧,双方完全可以互派交换生,他们的很多东西,也是我们要学的。”

    虽然;

    这些年,东华国向欧洲各国派出很多留学生,但都涉及不到各国的尖端行业。

    学的都是大众化知识,对于当初的东华国是有用的。

    目前来说,已经是鸡肋,还不如国内。

    而普鲁士的重工、制度和研发精神等,是冯瑞科向往的。

    “我们已经有了和他们交换战略技术的底气。”

    想到这里;

    冯瑞科突然觉得自己忽略了一件事儿,他当即和容闳说道:

    “以东华国现在于某些方面的先进科技,你们向欧美国家多打探,去引诱一些科学家过来。”

    这些科学家,可谓是一身的经验和灵感,他们来了就相当于把知识带了过来。

    比派多少留学生都有用。

    而且;

    有了东华国的理论方向指导,这些人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比如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以我国对电力的运用,不信他不动心。”

    这个电学之父,若按历史发展,应该没几年好活了。

    若是原来来东华国,并加入国籍,冯瑞科不介意为其续续命。

    “殿下妙计!”

    容闳很快明白了冯瑞科的意思,这方面是需要下一些功夫了。

    “还有一事,要请示殿下。”

    说起留学生,容闳想起一个特殊的人,琉球国王,尚泰。

    他曾经跟着到东华国学习,目前已经年满二十岁了。

    “尚泰目前在长安大学学习,再有两年就将毕业。”

    “他啊!”冯瑞科恍然,琉球岛,现在几乎都被东华国给征用一般。

    已经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人口都突破百万,非常繁荣。

    在未来,东华国不可能让此地成为一个国家,成为本土是必须的。

    “好,你多关注,等他毕业后,带过来见我。”

    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一下了。

    看尚泰是否识趣,以他的态度来决定未来的待遇。

    不过;

    再怎么也比历史上,被日本囚禁致死要好。

    接下来一个月;

    冯瑞科在容闳的带领下,走访了几所大学,也参观了一些学校的建设。

    “学校的建设,建筑都要往一百年以上考虑,建好就不要轻易搬迁。”

    学校,就该有学校的样子;

    若是动不动就搬迁,搞新校区,东校区,西校区这些乱七八糟的;

    百年名校,不只是那个名字沿用百年,还要是校址、建筑、历史、学子等多方面综合。

    “明白,殿下。”

    这方面,容闳很有自信,他是一个要求很严格的人,学校建设更是一丝不苟:

    “秉承您的交代,学校都是聘请东西方建筑师,设计后建设,用料扎实,千百年都不是问题。”

    西方人,特别是在建筑方面,还是有他们的长处。

    建筑不像中国的木构建筑,抗水火能力差。

    他们用石头的建筑,都能保存非常长的时间。

    一路走来;

    冯瑞科看到这些学校里面的各种建筑,也很是满意。

    他已经在憧憬,百年之后,东华国都是这种百年名校;

    各个历史留名的人,都出自这里,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儿。

    ——

    教育发展顺利,冯瑞科又开始关注百姓的休闲生活、文化发展。

    比如:体育、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