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5章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镇政府对面,有一排临时建筑,几个年轻人正拿着图纸比划着。

    “爹,那就是镇长和几个办事员。”

    李开诚瞬间满面笑容,走上前去拱手打招呼:

    “刘……镇长,别来无恙乎?”

    “咦,李掌柜?”

    那个拿着图纸的年轻人正是镇长刘锐意。

    嗯?认识?

    两人这么亲切,倒是把李秀文弄懵了,他刚想介绍来着。

    “哈哈,竟是你到李家镇当镇长,一直没来拜访,还望海涵!”

    “李掌柜,还是叫我小刘吧!”

    刘锐意客气的拱手回礼:“这里叫李家镇,我还想着会不会是李掌柜的家呢!”

    两人是在姑苏城相识。

    李开诚经营牛羊贸易,前两年的牛羊,全是从政府采购,乃是军队从白人手上没收而来。

    政府和他交接的办事员,就是刘锐意。

    “刘镇长,不知可有幸邀请您到寒舍叙叙旧?”

    李开诚环顾周围的环境,临时办公室有些寒酸。

    于是发出邀请。

    他也不会真的叫小刘,身处满清那种封建社会熏陶,深刻了解芝麻官也是官。

    “李掌柜,很抱歉。”

    刘锐意摇头拒绝,大夏帝国对官员的品行是很严格的。

    “不是我拿架子,而是我们公务员有纪律,不能吃请。还是感谢您的好意!”

    他毕业几年就能外派独挡一面,能力和抱负可见一斑。

    不能在纪律上影响自己的前程。

    其父给取名“锐意”,就是锐意进取的意思。

    他见李开诚还要邀请,立刻打断道:

    “我还想拜访李家老爷子,现在李掌柜既然过来,我直接和你说吧!”

    他向几个办事员示意后,一行人进入到临时办公室中。

    “李掌柜,镇政府已经成立,劳您通知镇上百姓办理入籍、置换各种契约。”

    刘锐意等人来此一个多月,忙着安排镇政府、学校、道路等修建。

    还没来得及正式接管民政事务。

    李家镇现有百姓,都只是在港口办理过入境文书。

    没有正式入籍,没有户口本。

    包括镇上的土地、宅基地,都只是县政府给了一个临时批文,没有给办理正式的地契、房契。

    “好的,乐意效劳!”

    镇上的人几乎都是他们李氏族人,可以正式入籍,求之不得。

    “李掌柜,针对原来临时分配的土地、宅基地,官方会重新测量尺寸办理书契,希望不要介意。”

    刘锐意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丝毫不因两人的交情而打擦边球。

    官方原来只是给了一幅标准版规划图,测量、划分都是负责建镇的李氏负责。

    “呵呵,理当如此。”

    李开诚也不以为意,他认识刘锐意两年,知道他的性格。

    “我准备将另一个省分配的土地,置换到李家镇,不知可否?”

    “可以的!”刘锐意微笑着点点头,并且给出方案:

    “只需在那边的镇政府办理土地归还、销户迁出,就可在此重新落户分地。”

    说到这里;

    他考虑两人的交情,在规则范围提醒一句道:

    “归还土地的时候,可以向政府申请一份熟地补贴。”

    这种大夏帝国内部人口迁移,有一套成熟的制度。

    原址的土地是开垦多年熟地,新土地可都是荒地。

    政府会给一部分开垦补贴。

    上交的土地,很快会被分配给那些家里儿子长大要分户的家庭购买。

    即使要交一部分开垦费,这些家庭也是很愿意的。

    “哈哈,多谢刘镇长提醒,以后就要在您的治下生活了!”

    “呵呵,看来李掌柜是准备彻底迁居江宁省了啊!”

    两人相谈甚欢。

    “刘镇长,李家镇的镇政府大楼、学校,还需要多长时间建成?”

    李开诚还想着将家里那几个读书的孩子,转学过来呢。

    “县政府已经下令,下半年开学之前,新学校就必须开始接收学生。”

    刘锐意指着外面那政府办公大楼,自信的说道:

    “以现在的建设进度,应该不是问题!”

    大夏帝国的这种镇政府大楼,都是固定款式;

    千篇一律!

    不管到了哪个镇,看到这个楼,就知道是镇政府大楼。

    图纸现成的,建设的工人都是老手艺的黑奴,已经形成严密的流程。

    这些都是大夏帝国二十年前就设置好的规制。

    当时;

    考虑两个原因。

    一方面,要树立官方建筑的威信;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建设乡镇,相当于一种快餐。

    毕竟;

    大夏帝国版图,增加太快了!

    “还有一件事儿,还需李掌柜大力支持。”

    刘锐意话锋一转,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戚钦差向南部九省发布了一项政令:大力发展各地乡镇企业。”

    “李掌柜对李家镇最熟悉,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这一项政令,是戚志强开创性的设置。

    他总览南部九省政务,这一穷二白的地方要迎接大量移民。

    不可能所有民生物资都从其他地方运输。

    调动这些老移民的财力,在各乡镇都建设民生相关的工厂。

    “终于要开启大移民了吗?”

    李开诚看完那份文件后,知道这是在为移民做准备。

    “李家镇必定全力支持!”

    一年五百万人的移民数量,分到每个省五十万人,再到每个郡约五六万。

    每个县数千人;

    每个镇也有数百人。

    他仿佛看到了无穷商机,数百人要安家,衣食住行,不管哪一项都可以赚大钱。

    况且;

    这场移民,恐怕会持续很多年,稳赚不赔。

    这也好在满清有三四亿人口基数,每年自然人口增长都有数百万。

    能充分满足大夏帝国的移民需求。

    “好,有李掌柜协助,李家镇一定可以快速发展。”

    刘锐意为了自己的政绩、仕途,引诱的说道:

    “此地处于周围四县的核心之地,未来可能成为一个交通枢纽,铁路经过这里也有可能。”

    “铁路?!”

    李开诚闻言,大吃一惊。

    他知道大夏帝国历来的惯例,在新土地上都会修建大量铁路。

    “铁路真的会经过李家镇吗?”

    “这几年正在大范围测量规划,按我的预估,姑苏山作为潘帕斯大平原唯一的山脉,必定会有铁路经过。”

    刘锐意继续忽悠:

    “交通部的铁路规划,考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口数量!”

    “好,李家竭尽家财也要投入进来,我还有几个商贾好友,把他们拉过来!!”

    李开诚非常激动,似乎被忽悠瘸了。

    表现的迫不及待:“刘镇长,我先告辞了!”

    “呵呵,李掌柜先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