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不为读书而读书
    众人的反应也让王迪立马回过了神,忙尴尬又不失礼貌地找借口道:“呵呵,我之前有准备做互联网搜索,在我搜集的资料中,就有李百度你的名字,也看过你的照片,你长得很帅,我印象很深。

    当时就让我想到一句话,你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又很有才华,这让我们这些男人还怎么活呀?

    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遇到,我挺意外的。”

    “谢谢,你也很帅。”此时的李百度还不是后来的互联网大佬,性格较为内向,也不太善于交际。

    相比于他,他身旁的大脸女人也是他的妻子马冬敏就长袖善舞许多,帮着许勇招呼王迪等人道:“别站在门口说话了,大家都快进来吧。”

    许勇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跟着招呼道:“对,对,对,快进来,快进来,你们随便找位置坐……”

    王迪也不客气,跟着邹龙申走进了房间,蒋月蕊和李侯猛两人自觉落后一步,帮忙关上门,才跟了进去。

    “来,王迪,我给你介绍下……”

    邹龙申一坐下,就拍着王迪的肩膀,指着身材矮小瘦弱的许勇介绍道:“这就是我跟你说的许勇,许多的许,勇气的勇气,米国德州A&m大学博士。”

    “你好!”

    “你好!”

    王迪主动上前与许勇握了握手。

    邹龙申又指着李百度道:“这位就不用我介绍了吧?”

    王迪点头道:“不用了,李百度,互联网搜索方面的专家。”

    说着,王迪过去与李百度也握了握手,互相问候了一下。

    邹龙申接着又指着李百度身旁的马冬敏介绍道:“这位马冬敏女士是李百度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博士。”

    这回王迪没有与之握手,只是简单地与马冬敏点头致意。

    紧接着,邹龙申才给许勇三人介绍起了王迪:“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兄弟叫王迪,启迪的迪,现在才十六岁,刚刚初中毕业,却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游戏公司老板,他旗下刚刚有一款叫做《我的世界》的电脑游戏,获得了米国IGF的最佳独立游戏奖和创新设计奖。

    你们在美国这么多年,应该能够想象得到,一款来自内地的游戏能在米国拿到两个大奖,该有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厉害,不用我多说了吧?”

    许勇不敢置信地附和道:“厉害,这是真的太厉害了。”

    “确实好厉害。不到米国不知道米国有多么的排外,尤其是对我们华裔,到处充满了歧视。”

    李百度也有感而发地感慨了一句。

    从Idd到infoseek公司,李百度呆过的两家米国公司相继被并购,而他一个最重要的搜索专家,却因为华裔的身份往往得不到任何重视和补偿。

    反而那些技术比他差,搞垮了公司的欧美主管们却能拿到数以百万计的美元回报。

    这大大刺激了内向而又敏感的李百度。

    从1995年起,李百度每一次回国,都会受到国内政府隆重的接待和邀请,希望他能回国创业。

    而每一年回国,国内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变化,也让李百度深受鼓舞和期待。

    这前后待遇一对比,再加上米国搜索市场已经有了谷歌和巨无霸的雅虎。

    上辈子的李百度,才会在今年十月份受邀回国参加完国内的建国50周年庆典后,终于下决心回国创业。

    但现在,李百度还没有下这个决心,也还在米国公司上着班。

    “你说这些干嘛?……”

    马冬敏轻轻推了一把与她并肩而坐的李百度,转而夸起王迪道:“王老板你可太优秀了,才初中就做了这么多事,难道你不读书了吗?”

    “读呀,我每天都有带管理方面的书籍在读。”

    王迪笑了笑,每次与人第一次见面,他的学历问题总逃不过要被人追问,他也早就习惯了。

    一顿后,王迪又笑着提醒道:“对了,马女士,你还是叫我王迪吧。”

    “好的,王迪,你也直接喊我马冬敏就行。”

    说完称呼,马冬敏又笑着说道:“你知道的,我问得是正常的读书。”

    马冬敏其实比李百度更学霸,她15岁就进入了科大少年班,更比李百度更早到米国读博士,而李百度只读到了硕士。

    所以,身为学霸,马冬敏对于王迪学历只是初中就有点耿耿于怀。

    即便只是第一次见面,也难免多嘴追问了一句。

    王迪笑着摇摇头道:“读书就是读书,怎么还分正常和不正常呢?其实,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那也就只能按部就班地一直读;

    而我已经早一步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也甘愿为之奋斗,并在奋斗途中,边工作边学,那也一样能读书。

    不能说,从学校里出来就不能继续读书了。

    有句话不是说嘛,活到老学到老,学校里能教的东西,社会上一样都教,就看我们自己愿意不愿意学了。”

    “万一你找到的兴趣是错的,或者你努力的目标也失败了呢?”马冬敏再问道。

    王迪笑笑道:“失败了就回去再学呗,我还年轻,失败了可以重头来过,又怕得什么?

    再说,人生短短百年,掐头去尾一下,能允许我们折腾的年纪也就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

    而在这二、三十年中,又会遇到各种想都想不到的意外,例如吃饭噎死,出门撞死,地震、洪水、战争……谁又能说得准明天到底如何?

    总不能,为了担心失败,担心意外,就永远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吧?

    其实,你就算真的这么做了,疾病呀,地震呀,入室抢劫呀,搞不好也来了。

    那我们还活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