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2章 强军之愿
    也不知道王母是怎样和玉帝转达的,亦或是他真的看淡了天庭的事,这两件事顺利的出奇。

    翌日玉帝召集朝会,下令因为军中将士军容不整、军纪涣散,由司法天神着手整军。并建护卫营,由卫赤天将为上将军,卷帘天将为副将,一并整肃,好拱卫天庭。

    天蓬元帅随后上奏,称经了弱水之事也发现了水军将士惫懒,军备松弛,恳请他们允准水军并入大营,由靖安女神一并操练整训。

    王母还迟疑,玉帝却笑眯眯的一口允了,只说天庭上下一心,这是好事。

    王母暂时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只得顺了玉帝的意思。

    天蓬元帅大喜,卫宁也躬身接旨,一切水到渠成。

    接下来天蓬配合着卫宁在军中大营忙碌,卫赤和卷帘在天庭各处调拨调整守卫护卫,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天蓬请了卫宁,一并在水军中宣布了择选的军令,比大军晚一日。

    军中下层兵士对比武择选将校的事异乎寻常的反应热烈,从者云集。

    水军虽然反响平淡,却也无人敢反对,有天蓬元帅亲自巡查核准,自愿参选的也不在少数。

    这一点也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毕竟天庭中虽是神仙主事,其中道理法则与凡间并无二致。

    甚至因为人族繁衍艰难,战争病痛频频,凡间反而不如天界等级森严,旧制繁多。

    整个天庭,军士足有六十余万,全部将官加起来不超过五万。

    白身天兵大多是凡间立功得道的人鬼精怪,而为将为官者是白身天兵凭着真本事一步一步踏上高位的十不存一。

    其余十之八九都是已经得道不问俗世的三界大能的门人从属、及门高第。

    从凡间来的天兵数量最多却基本没有晋升途径,只能庸碌一生,出生入死。

    道家法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将官们之间结成同盟,麾下从属也只会提拔自己人。

    天长日久的经营下来,他们同心同德之下几乎把持住了整个天兵大营。

    就是之前的大金乌主掌军权近百年,也只是渗透分化,到最后真正掌握在手里的不过十万之众。

    情况最好的要数相对独立的水军,天蓬元帅手段不俗也善为人,因此遇上大事也是能做得了七成主的。

    这也是他能迅速支持并声援卫宁的根本原因,他一向是个聪明人。

    这次卫宁施以雷霆手段,立志破除旧制重新整军,也是想要将军权彻底掌握在手里。

    否则也不会把曜园众将几乎全部划拨入军中,朝堂上一个也不留。

    握住了军权,她才算是在天庭站稳了脚跟,之后才好接着筹谋大事。

    忙碌中时光飞逝,三日后,以司法天神、托塔天王、天蓬元帅、卫赤上将为仲裁,天庭军中将校择选正式拉开帷幕。

    其中细则由破军、织娘、托塔天王草拟,卫宁和天蓬修改,再经了王母亲自过目才最终敲定。

    施行起来,当然无比顺畅。

    前后不过十天,大军中各级空缺将校全部择选出炉,包括晚一天开始的水军。

    卫宁当众颁下钧命,让他们阵前上任,暂行军职。

    以一年为期,如果称职则正式上任,载入军册,如果不称职,那就只能再次回到原点。

    听了这一项规则,原本一众志得意满、喜不自抑的新晋将官立刻冷静了下来。

    能在数十万军中打出一条通天之路,哪怕只是最低阶的伍长也没有蠢人。

    已经脱离原有不利境地的人没有愿意再回去的,他们彻底惊醒过来。

    太容易达成的希望,大都不会看重珍惜。

    只有让他们清楚知道冲破桎梏的艰难,他们才会真正感激给他们创造机会的人,更会拼了命的抓住机会,全心全意去为官掌军。

    这样一来,卫宁想要的兵强马壮和将官忠诚就都能得到了。

    沉默过后,军职最高的十数位将军率先跪地领命,发愿全心尽责,誓死报效。

    有他们做表率,依次排列的各级将官也立刻跟上。

    最后,他们几乎同时大吼叩谢靖安女神大恩。

    场外分批前来观看的众天兵受到感染,也齐声欢呼,偌大的校场喧嚣非常。

    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样万众一心的热血场面,无人能不动容。

    台上众将或欣喜、或忌惮、或深思,卫宁没有去关注。

    她深吸一口气,十数天的防备警戒终于可以放下了。

    虽然艰难,但是总算走出了第一步,她此刻只剩踌躇满志。

    抬手压下众将的齐呼,高声下达新的军令。

    自此以后,形成定例。

    军中每年这一日由军法司察举核准各级将官是否尽到为官之责,尽责者记功,失责者处罚。

    每三年举办一次军中大比,择选补录缺员将官。

    静默之后,全场欢呼,尤以外间天兵为最。

    自此,轰轰烈烈的整军在外间人眼中落下了帷幕。

    实则,一切才刚刚开始。

    当夜,卫宁召集全体校尉以上官员,传达了整军的命令。

    大营封闭,各营整肃军纪、操练兵士,以三月为期。

    之后又商定了许多细则,颁布了许多军令,所有一切都以强军为目的。

    又忙碌了几天,军中一切步入正轨,这一边卫宁总算是能暂时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