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2章 既然打不过,那不如干脆加入!
    当西北王府的意志如春风般吹向长安时,最先感应到寒意的,却是那些盘踞朝堂多年的参天大树。

    长安,平康坊。

    一处外表寻常,内里却曲径通幽、极尽奢华的宅邸深处,一场秘密的聚会正在进行。

    这里是太原王氏在京中的一处产业,平日里门庭冷落,今日却停满了不显山不露水的青布马车。

    书房内,檀香袅袅。

    端坐主位的,是当朝吏部侍郎,太原王氏的领军人物之一,王承宗。

    他的左手边,是博陵崔氏的嫡子崔元衡,年未三十,已是鸿??寺少卿,前途无量。

    右手边,则是范阳卢氏的代表,国子监司业卢景山,一个在士林中颇有声望的老者。

    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等顶级门阀,也各有核心子弟在座。这间小小的书房,几乎汇聚了能左右大唐朝局一半力量的世家代表。

    然而,此刻的气氛却无比压抑,甚至带着一丝恐慌。

    “诸位。”

    王承宗率先打破了沉默,他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此刻布满了阴云,深沉地说道:

    “想必都已收到消息。陛下,决意开制举,由裴度那厮总领。不问出身,不需举荐,凡自认有才者,皆可应试。”

    此言一出,满室皆闻抽气之声。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崔元衡年轻气盛,第一个拍案而起,“科举取士,本就是朝廷抡才大典,何来不需举荐之说?无了公卿举荐,乡党评议,岂不是让那些泥腿子、市井之徒,与我等百年士族同列?国朝体面何在?纲常伦理何在?”

    “元衡,稍安勿躁。”

    卢景山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浑浊的老眼中却闪烁着精光,淡然说道:

    “圣上此举,非是一时兴起。你们难道忘了,这一切的源头,是从何而起?”

    众人心头一凛。

    源头?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两个地方。

    一个是西北,那个神秘莫测,以格物、算学、地理等“奇技淫巧”立学的“西北大学”。

    另一个,则是在长安城内,由那个叫林昭君的女子主持,如今圣眷正浓的“皇家医学院”。

    这两个地方,就像两个巨大的旋涡,正疯狂地从他们的根基——“人才”——当中汲取着养分。

    王承宗面色铁青地补充道:

    “不错。据族中子弟回报,我王氏旁支中,已有七名颇有天资的少年,不告而别,意图前往西北。更不用说那些寒门庶族,奔赴西北者,更是络绎不绝。长此以往,我等世家的学塾,岂非要门可罗雀?”

    “医学院那边,更是釜底抽薪!”

    另一名世家子弟愤愤不平,“陛下下旨,天下医家藏书,皆要拓印副本,送往皇家医学院。那可是各家安身立命的秘方!如今公之于众,还公开招收弟子,断我等财路,毁我等根基!”

    他们不怕打仗,不怕灾荒,甚至不怕皇权更迭。因为无论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这些掌握了知识和地方治理能力的世家来维持统治。

    但现在,情况变了。

    西北王府在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另起炉灶,自己培养人才。

    而皇帝,在身体好转,重拾雄心之后,也开始有样学样,试图打破他们对知识和官位的垄断。

    制举,就是皇帝挥向他们头顶的第一刀!

    “诸位,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卢景山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让嘈杂的书房瞬间安静下来,缓缓说道:

    “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变局。西北王李唐,还有那个被他推到台前的林昭君,他们用的不是刀剑,而是诛心之术。”

    “他们正在试图建立一套新的规则,一套我们完全不熟悉的规则。在这套规则里,我等的家学、人脉、传承,都将变得一文不值。而那些所谓的‘格物’‘算学’,那些能治好陛下的‘养生术’,才是新的‘道’。”

    卢景山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的心头。

    是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们引以为傲的一切,正在被釜底抽薪地否定掉。

    “那……卢公,我等该如何应对?”

    崔元衡也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这种时候,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卢景山环视一周,缓缓说道:

    “事已至此,堵是堵不住了。陛下龙体康健,威望日隆,硬顶着来,那是自寻死路。既然他要开制举,那我们就让他开。”

    “什么?”崔元衡大惊。

    王承宗也皱起了眉头:“卢公,此言何意?”

    “呵呵。”

    卢景山露出一丝老谋深算的笑容,“陛下想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好事啊。但我等世家,传承数百年,难道还比不过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泥腿子吗?”

    “陛下的制举,考的无非是经义、策论。我等家中藏书浩如烟海,名师大儒不计其数。

    从现在起,各家立刻将族中最优秀的子弟集中起来,用最好的老师,最优的资源,让他们日夜攻读!陛下不是要‘唯才是举’吗?那我们就让他看看,天下间最顶尖的人才,依旧出自我等门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众人恍然大悟。

    打不过,就加入。并且,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在新的规则里,重新成为赢家!

    “此为阳谋,甚妙!”

    王承宗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道:

    “妙哉!我等不但要让自家子弟去考,还要大张旗鼓地去考!考出个状元、榜眼、探花来!如此一来,既顺了陛下心意,又向天下人证明,论读书,论才学,还得是我等世家!那些妄图一步登天的寒门,不过是些陪衬罢了!”

    “不错!”

    崔元衡也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

    “我们甚至可以开设义学,广收寒门子弟,教他们读书,再‘举荐’他们去应试。如此一来,还能博一个为国举才的好名声!就算他们中有人侥幸上榜,那也是出自我等门下,将来在朝堂上,还不是要唯我等马首是瞻?”

    一时间,书房内阴霾尽去,众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开口,完善着这个“盘外招”的细节。

    他们要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将这场本意是打破垄断的“制举”,变成一场更加稳固自身地位的盛宴。

    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卢景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这个计策虽好,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他们所有应对的,都只是皇帝在台前的动作。

    而那个藏在西北迷雾之后的始作俑者,李唐,他到底想做什么?

    卢景山有一种直觉,这个年轻人布下的局,绝不会如此简单。

    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或许……都正在他的算计之中。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