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远和宫婷净过手,乖乖在桌前排排坐。
    “世子和郡主不必客气,就当在自家一样。”沈洛说道。
    就等这句话呢!
    两人一手托碗一手举箸:“那我们不客气了!”
    ……
    看得出来宫远和宫婷两兄妹真的很喜欢将军府的菜。
    结结实实的一人扒了三大碗米饭。
    眼见着八盘菜都要见底,宫远不忘提醒妹妹:
    “我们初来乍到,不要吃太多,免得吓坏了将军、夫人他们。”
    宫婷扒完饭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点点头。
    “我知道的,哥哥。”
    两人十分默契的放下饭碗。
    旁边儿只吃了半碗米饭的沈洛、江七七:“......”
    两兄妹优雅的擦了擦嘴:“今天就先吃这点儿吧,多谢款待。”
    “就先?这点儿?”
    江七七看向沈洛,用眼神询问:“这是真的世子和郡主对吧。”
    不是逃荒的乞丐。
    沈洛:“……”他的嘴开开合合,最终还是决定沉默是金。
    两人齐齐往口中喂了一筷子米饭,嚼嚼嚼。
    如果十九和香儿目睹这一切,不知道要感动成什么样子……
    ————
    饭后,宫婷一步三回头的跟江七七告别之后,先行回到十六给他们安排的客栈中休息了。
    宫远则是和沈洛去了书房。
    ......
    “表哥。”门一关上,宫远就迫不及待开口。
    他比沈洛小两岁,私下里一直以兄弟相称。
    表面上嘛...异姓王爷与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关系密切这种事,放在哪个皇帝身上恐怕都是寝食难安的程度。
    所以他们当然还是要表现的疏离一些。
    宫远没忘记他此次前来的目的,询问:“表哥,你觉得我信中的提议如何?”
    没人知道,这些年镇国将军与忠王府世子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宫远作为联姻的男主角,已经被忠王告知了真相。
    “不可以,不接受,不愿意!”宫远直接拒绝三连。
    结果就是被父王一拐杖敲在背上。
    “说什么混账话,皇上的赐婚,哪里有你反对的余地。”忠王哪里就愿意跟皇家联姻,但皇上的决定他们做臣子的还没有置喙的权力。
    宫远气鼓鼓回屋:“来人,磨墨!”
    三日后,沈洛收到西南地区秘密发来的加急信件。
    “沈洛表哥:
    百年前,我们南岳建国之初,当时的太子妃、后来的皇后就提出要实现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此处洋洋洒洒两页纸,强调自由婚姻的好处,包办婚姻的不合理。)”
    沈·不合理·包办婚姻的受益者·洛:“......”
    “言而总之!即便是皇上,也不应该就这样轻易的决定我的婚姻!我绝对不要嫁(划掉)娶四公主!”
    后面还附上了他洋洋洒洒的“反包办婚姻”计划。
    包括但不限于:
    “一哭:先去跟皇上哭,说自己有喜欢的人,为了四公主的幸福和皇家颜面,他不能娶四公主为妻。据说皇上十分疼爱四公主,为了她的终身幸福,应该会考虑一下的吧。”
    “二闹:三十六计走为上,如果皇上真的下了赐婚的旨意,他就在大婚之前逃跑,让这次成婚变成一场闹剧,什么时候等皇上解除婚约他再回来。”
    “三上吊:跑不了就原地上吊。”
    ......
    沈洛以为他只是说说。
    直到看到宫远在信纸最后附上了自己设计的墓穴图纸。
    “另:敬爱的表哥,若我死了,务必按图纸帮我修建墓穴。还有,能不能送我你武器库里那杆银色长枪陪葬。”
    ......
    思绪拉回到现在。
    沈洛看着对面满眼期待的人,摇摇头:“你的计划不能说略有漏洞,只能说是完全不可行。”
    他无情的拆穿了宫远的梦。
    如果说行动前的计划就像渔网,越绵密越结实,捞上来的鱼就越多。
    那宫远的计划甚至网都算不上。
    海边上,放眼望去,别人忙着织网、补网、晒网,只有宫远抱着一个大毛线球就冲进去了。
    ......
    被打击了,不过宫远也不当回事,他这个人心宽体胖的,最不在乎这些虚的了。
    但是人生大事可是实的!
    宫家家训有一条就是,凡宫家男儿,必须遵守一夫一妻制,具体内容为:妻在不纳妾、妻亡不续弦。
    受父母的影响,宫远从小就励志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长相厮守。
    生几个孩子,看着他们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
    孩子们长大远去,剩下他们两个一起相互扶持、白头到老……
    然后半路就杀出个赐婚圣旨!
    宫远双手抱胸,态度坚决:“表哥,我跟那个什么四公主从没见过面,我是绝对不会娶她的。”
    “况且,她可是二皇子的亲妹妹。”宫远小声说,“如果真的如皇上所愿,那我与二皇子岂不成亲戚了。”
    沈洛和宫远联络频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忠王也是大皇子党。
    忠王也不傻。
    一来他知道大皇子仁义,较其他皇子性格更加温和,如果大皇子登基大概率是不会对宫家下手的。
    二来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提前站队,如果运气好赌对了就是从龙之功,重获皇上信任,也许还能重振宫家的荣光。
    忠王驻守边境多年,那些小部落的权力更迭他看的不在少数,正因如此,他才深深的体会到,有兵权才是夺嫡的最大资本。
    三年前,忠王来京,也是他加入大皇子党之后第一次面见其他同仁。
    那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劝说陈成谨,希望他能够离开京城,去边境带兵作战,以执掌兵权。
    大皇子党中迂腐的老文人不在少数,一听这话坐不住了。
    老臣一:“殿下出身正统,且是长子,按照祖宗的规矩制度本就该是储君,何须去做那些无用的准备。”
    忠王:“无用准备?如果本王没记错,当年皇上的天下似乎就是因着大人所说的‘无用准备’才夺下来的吧。”
    老臣二:“边境之地,条件苦寒;带兵作战,刀剑无眼。殿下怎可去那种地方?不妥不妥。”
    忠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大人所读的圣贤书难道都忘了吗?”
    老臣三:“殿下,以臣之见,明日我等还是继续上书皇上请他册立储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皇上总有一天会松动的。”
    忠王:“妙啊。”
    老臣摸摸胡子,刚想得意。
    下一瞬忠王出声:“好一个我跟皇上比命长的绝佳办法!”
    “你!”老臣气的吹胡子瞪眼。
    ......
    那些文臣能说会道,各种大道理、之乎者也聊起来口若悬河。
    但忠王舌战群儒,以一敌百,愣是把一群文人说到哑口无言......
    最后一群人竟耍起了无赖。
    “总之,殿下不能去带兵!殿下玉体金贵,若有闪失,我等万死也难辞其咎。”
    “富贵险中求,历朝历代的夺嫡哪有风平浪静的,想要脱颖而出,就要做常人所不能及之事!”
    “什么常人所不能及,那是常人不愿做之事!”
    ......
    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大皇子开口:“小洛,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