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上名字的闪烁频率也变得规律起来,往往是某个名字在一层停留许久,光芒微微波动,仿佛在激战调息,然后才艰难地跃升到下一层。
众人的目光,自然也更多地投向了光幕中上层那些依旧在稳步上升的名字上。
“哎,我们风霄宗的赵甘前辈怎么到了二十五层就这么慢了啊。”
“估计是到瓶颈了,或许可能受伤需要调息。”
“胡月仙子也停留颇久了,估计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果然大家族的天骄才是真正的天骄啊,宋家的宋天势头还是很猛啊。”
“哼,我们乌云妹妹也不遑多让!”
“乌云妹妹加油啊!”
“张少岚哥哥才是第一!”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天骄们,大多不负众望,名字稳定地在中上层区域闪烁、攀升。
虽然速度远比前期缓慢,每上一层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停留,仿佛在经历苦战与调息,但终究是在稳步前进。
支持他们的修士们欢呼雀跃,与有荣焉。
然而,随着目光在光幕上游移,一些细心的修士渐渐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
“咦?那个李新……是谁?”
有眼尖的人指着光幕中一个并不起眼,但始终在以一种稳定节奏向上移动的名字。
这个名字,在最初浪潮般的快速攀升中,几乎被淹没,排名长期处于中下游,毫不引人注目。
但当那些曾闪耀一时的名字逐渐因停留过久而显得“迟缓”时,李新这个名字的“稳定”就变得格外突出。
他仿佛不知疲倦,也不需要长时间调息。别的名字是“跳跃式”前进——停留、闪烁、跃升。
而他的名字,却像是匀速流淌的溪水,不快,却坚定地、一刻不停地向上漫溯。
“二十五层了!他什么时候上来的?”
“二十六层!他又动了!”
“天啊,他超过刘家的那位了!”
“二十七层!他……他居然和乌云仙子在同一层了,而且看样子马上就要超过了!”
“他选的到底是什么试炼?难道全是战斗?可战斗也需要恢复时间啊!”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这速度……闻所未闻!”
“哼,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惊呼声、议论声、质疑声在广场各个角落响起,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投向了这个异军突起的“李新”。
陆离、苏楠、萧枫等人的名字也在稳定上升,但速度远不及李新这般夸张。
他的排名如同潜行的猎手,悄无声息地超越了一个个曾经备受瞩目的名字,稳步挤入了前列梯队。
“李新?这名字有点耳熟……”
“是那个写了《正气歌》的李新?”
“对!就是他!而且他在这巽风城开了家望舒客栈,那杜康酒和屠苏酒可是一绝!”
“一个酿酒写诗的,实力修为也如此了得?”
有人感到难以置信。
这时,一些消息灵通、或是来自正气盟辖下的修士开始为周围不明所以的人解惑。
“诸位有所不知,”
一位在正气盟做过不少任务的修士捋须言道,脸上带着些许了然与赞叹。
“这位李新道友,可不仅仅是文采斐然、善于经营。在过去这一年多里,他可是我正气盟任务榜上有名的‘任务狂魔’!”
“任务狂魔?”
“不错!据盟内同道所言,李道友频繁出入各处分堂,接取最多的,便是剿杀魔族的任务!其效率之高,完成数量之多,在同阶修士中堪称翘楚。死在他手中的低阶魔族不计其数,甚至传闻有元婴初期的魔尊也栽在他手里。‘任务狂魔’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随即便是由衷的敬佩。
“原来如此!竟是位杀伐果断、战功赫赫的主!”
“常年与魔族厮杀,难怪实战经验如此丰富,根基如此扎实,能在这巽风塔中后程发力!”
“杀魔族!杀得好啊!此等英杰,正该在此试炼中大放异彩!”
“希望李道友能一举突破元婴!多一位这样的元婴修士,是我人族之福!”
众人的议论风向悄然转变,从最初只关注那些传统天骄,到如今对李新这匹“黑马”投以巨大的期待和热烈的讨论。
他的事迹被迅速传播开来,望舒客栈、杜康酒、《正气歌》、剿魔任务……这些标签汇聚在一起,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更令人心折的形象。
塔外广场的气氛,因李新这稳定而持久的攀升,再度被点燃。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那光幕上不断向上、几乎未曾停歇的名字,与那些正艰难突破、闪烁不定的天骄之名之间来回移动,心中充满了对接下来排位变化的无限猜想与期待。
但是突然有个人说道:
“你们说,这位李前辈,会不会选择的都是诗词试炼啊,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匀速呢?”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陷入了思考之中。
“可是,诗词试炼不也得创作出新的诗词吗?难道他就不会卡壳?”
“唉,这就是有诗词天赋之人吗?让人好生羡慕啊!”
“学不来啊学不来,还是好好提升自己的实力吧,诗词对我等来说还是太过高级了。”
“雀食,不过有《正气歌》提供的浩然正气能提升我等的修炼速度,也是很好了。”
“没错,这两年多来,宗门内很多原本并不能突破到筑基期的弟子,有了浩然正气增加修炼速度的帮助,竟然提前突破到筑基期了,这对所有修士来说都是有很大提升的。”
“没想到这个‘诗人’竟然还有如此实力,这让我等情何以堪啊!”
“呵呵,这就没有必要去比较了,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再说了,他们的实力越强,咱们在这里生活得也是越安全啊。”
……
就在巽风塔外的众人讨论的时候,巽风塔内,李新已经势如破竹地来到了第五十七层!
也是试炼规则所说的最后一层了。
而且此刻他马上完成了试炼所要求的诗词。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虽然是描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景,但最后描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胸怀,也算是符合这层诗词试炼的题目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