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攸之嘟了嘟嘴,显然对不能亲自参与施粥有些失望,但听到沈诗琪的嘱咐,她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知道了,哥哥。”
    沈诗琪见她答应,这才稍稍放心,转头对顾晗说:“你也是,别只顾着看热闹,要注意安全。”
    顾晗笑着应了一声,心里却想着方才的问题。
    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顾晗掀开窗帘,观察着外面的景象。
    城北和城西的交界之处,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家粥棚,有的规模大些,有的规模小些,但无一例外都排着长队,妇孺老幼都在等待施粥。
    顾晗注意到,虽然各家粥棚前都排着队,但秩序井然,并没有出现争抢的情况。
    沈诗琪见顾晗若有所思,便问道:“看出什么端倪了吗?”
    顾晗沉吟片刻,说道:“这秩序井然,必然有人在暗中维持。而且,各家粥棚的规模和施粥的数量似乎也有所不同,这背后恐怕也有些文章。”
    沈诗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京城之中,权贵众多,各家施粥既是为了积德行善,也是为了展示自家的实力和声望。因此,这粥棚的规模和施粥的数量,就成了一种无声的较量。”
    “为首的便是皇后娘娘所设的粥棚,离皇城最近,排场最大,施粥的人数也最多。”
    沈诗琪的目光透过车帘,远远地望着那最大的粥棚,那里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显然有专人在管理。
    顾攸之听得好奇,也凑过来看,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哥,那咱们能不能下去看看皇后娘娘的粥棚?听闻皇后娘娘亲自下令,这粥还是宫里的御厨熬的,想来味道不比寻常,我都想尝尝了。”
    沈诗琪哭笑不得:“那是赈灾的,灾民口中这么点粮食,你也要和人家抢?”
    “哎呀,哥,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一会儿咱们下车,从领到粥的人那儿买一碗,多给些钱不就得了?”
    “再说了,这灾民多居于城南,少有在城北的,你瞧他们那些排队的人穿得都还挺不错的,想来也并非到了非吃这一口粥不可的地步。”顾攸之嘀咕着。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沈诗琪只是失笑,听到后半句的时候才讶然:“你竟然会这么想?!”
    不得不说,这便宜妹妹的话,算是相当接近真相了。
    便道:“走,一会儿咱们寻个距离粥棚近些的客栈门口下车。”
    顾晗听到顾攸之的话,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自家便宜小姑子虽然年幼,却有一种漫不经心却又一针见血的洞察力。
    下车之后,顾晗在客栈二楼定了个雅间,正对着施粥的地方,叫了一桌席面,边吃边看。
    三人观察了半个时辰。
    一路排队的灾民井然有序,虽说穿着得衣衫褴褛,但每个人都举着伞来,穿着厚实的靴。一个个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并不像是真正饥饿困顿之人。
    几乎每个人领完了粥以后,都是一副千恩万谢的姿态,恨不得留在原地再磕几个头、歌功颂德一番之后再走。
    顾晗和沈诗琪对视一眼,彼此心中都有了数。
    又看了其他的几家施粥的粥棚,情况大同小异。
    “走吧,城北的粥棚想来都差不多,接下来去咱们自己的粥棚看看。”
    沈诗琪说着,便起身准备离开雅间。顾晗和顾攸之也随即起身,跟着沈诗琪一同下楼。
    他们乘坐马车,穿过了几条街道,最终来到了城南自家设立的粥棚前。
    与城北的粥棚相比,这里的气氛明显不同。
    排队的皆是妇孺,同样井然有序,但人们的衣着更为破旧,面色也显得更为疲惫和饥饿,甚至还有赤着脚瑟瑟发抖的。
    最为突出的不同,便是粥棚前长长的一条遮雨道,左右两旁也加了用于遮风的粗布幔,显然是为了给灾民们提供一个稍微温暖和干燥的环境。
    “多谢!多谢!”
    “少夫人慈悲!”
    同样有人道谢,排在这里的灾民的感谢之情显然更真切些,喝完药汤,领完粥,皆是牢牢捧在怀里,小心翼翼地离开。
    顾晗看着这些灾民,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转头对沈诗琪道:“世子,我明白了,这些才是真正的灾民,她们的眼神和那些在城北的不一样。”
    —·—·—
    如无加更的话,还有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