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3章 来了好多官兵
    李婷婷听完赵小桃的话,瞬间内心百感交集。

    这一刻,她只觉得胸口又酸又闷又烫。

    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激动与愤怒的情绪,

    让她的身体微微颤抖。

    畜生,这群畜生,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吗?

    这小女孩的父亲与爷爷都是从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

    放在后世的话,那可是烈士遗属。

    李婷婷方才还带着暖意的眼神瞬间冷了几分。

    她望着小桃单薄的背影,心里像有团火在烧。

    赵小桃的爷爷、父亲都是为守家国战死的兵,

    本该被朝廷好好抚恤的烈士遗属,

    可这孩子却在穿的破衣、住的漏房,

    有半分接受到朝廷抚恤待遇的影子吗?

    哼!定是底下的官员把粮饷贪了去,

    这帮畜生,好大的狗胆,竟让英雄的家人在这儿受苦!

    更可气的是,土匪竟敢对烈士遗孀下此毒手,

    这不仅是欺负弱小,挑战朝廷律法,

    更是踩践了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兵卒的尊严!

    赵小桃的父亲三年前在北边与大周作战,

    那场战役当时的军事主将,就是她李婷婷本人。

    而赵小桃的爷爷,既然是李飞将军的兵,

    可那个李飞将军就是她李婷婷的父亲呀!

    这怎么能不让李婷婷知道这些后,顿时心如刀割呢?

    于是害怕把赵小桃吓到了,她深吸了一口气,

    压下喉咙里的火气,

    但说话时声音还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发紧:

    “小桃,你爹和爷爷为国尽忠,朝廷本该给你们送粮食、

    送银子,难道这些年……就没人来给你们家里送过东西吗?”

    就连李婷婷身后的马良玉与魏羽峰,还有那些侍卫们,

    也早被小桃的遭遇勾得心头翻涌。

    他们个个挺直的脊背绷得更紧,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刀柄上,

    指腹蹭过冰冷的刀鞘,恨得牙痒痒。

    眼底的肃然渐渐染了怒火,同为军人,

    他们最清楚征战沙场的艰险,

    也最明白“烈士遗属”该得的敬重,可眼前这破衣漏房、

    孩子苦撑的模样,让他们只觉得胸口发闷,

    连呼吸都带着火气。

    尤其是马良玉,作为刚被李婷婷提拔为镇国将军,

    手掌着整个大夏的军事大权,身为统管万千将士的主将,

    他比谁都清楚,将士们在前线到底是如何艰苦地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这些军人从不图什么功名利禄,

    而是盼着通过自己的努力,

    能让自己身后家人能得一份安稳。

    可眼前这孩子的破衣、漏风的土坯房,

    还有那字字泣血的遭遇,

    分明是有人把朝廷的抚恤令、把将士们的牺牲当空气!

    李婷婷轻轻地将赵小桃肩膀上的柴火,抢了过来,

    交给她身后的一名侍卫。

    温柔地用手抹去了赵小桃眼中的泪水,并将她搂入怀里。

    “小桃,好妹妹,你放心!从今日开始,

    大姐姐我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半分苦。”

    “大姐姐,您说的是真的吗?呜~呜~”

    赵小桃埋在李婷婷怀里,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哗啦哗啦地砸。

    她长这么大,从来没人像这样把她护在怀里,

    更没人说过要护着她,说不再让她受苦。

    这些年来,赵小桃跟奶奶无论多苦,也只会偷偷在夜里抹泪。

    只能咬着牙扛柴火、捡野菜,连哭都不敢大声。

    可现在,这个像仙子一样的大姐姐,

    不仅帮她卸了沉得压肩的柴火,

    还说要护着她,这份突如其来的暖,

    当场就把赵小桃憋了好几年的委屈、害怕、

    无助全冲了出来。

    她紧紧地攥着李婷婷的衣角,哭得肩膀一抽一抽的,

    心里又酸又热:

    真的非常害怕,这只是一场梦。

    “是真的,大姐姐我一定说到做到,走带姐姐到你家里去看看。”

    李婷婷呵呵一笑,继续柔声细语地安慰她,

    并牵着她的手往回走。

    赵小桃刚开始听了李婷婷的承诺后,其实她是真的不敢相信。

    但李婷婷给她的感觉是一个好人,而且估计还是一个大人物,

    不然这个大姐姐的身后怎么可能跟着那么多,

    威风凛凛的军官与士兵呢?

    所以赵小桃点了点头,抹去眼中的泪水,

    听话乖巧地拉着李婷婷的手往村里回去。

    这个汇安庄算不得大,也就百余户人家挤在山坳里,

    稀稀拉拉的茅草房像被风刮歪的稻草人,

    东倒西歪地杵在黄泥土路边。

    屋顶的茅草多半枯黑,混着些破布、树枝勉强遮雨,

    好些房子的墙是黄泥糊的,裂开的缝隙能塞进手指头,

    风一吹就簌簌掉渣。

    村里的路没一块好地,尽是坑坑洼洼的黄泥巴。

    偶有几户人家门口摆着破陶罐,里面插着几根干枯的狗尾巴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算是村里难得的“景致”,

    整个庄子静悄悄的,连鸡犬声都少得可怜,

    只偶尔传来几声老人的咳嗽,衬得越发萧索。

    虽然村民们今日在县里,领了一点粮食。

    可就拿点三瓜俩枣的糙米跟面粉,村民们哪舍得往锅里多放呀。

    一群刚在家里喝完能见点米粒白粥的孩子们,

    因为肚子依然还是饿得咕噜咕噜响,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跑出家门,在外面扒草根吃。

    只见这群孩子,个个穿着打补丁的短褂,

    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细瘦的小腿,

    手里攥着小铲子,费力地挖着地里的草根,

    挖出来擦都不擦就往嘴里塞,嚼得满脸土渣。

    突然,其中一个穿灰布褂的孩子正咬着草根,

    不经意地瞥见村口方向,他的眼睛猛地瞪大,

    手里的草根“啪嗒”掉在地上。

    他扯了扯旁边同伴的衣角,声音发颤又带着点慌:

    “看、快看那边!那边怎么来了这么多的官兵?”

    其他孩子抬头一看,只见赵小桃牵着个穿得亮闪闪的女子走在前面,

    后面跟着一排腰挎长刀的官兵,脚步整齐地踩在黄泥路上。

    顿时吓得魂都没了。“跑呀,快跑啊!好多官兵啊!”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孩子们扔下手里的东西,

    拔腿就往自家茅草房跑,边跑边扯着嗓子喊:

    “爹!娘!外面来好多官兵了!”

    原本安静的村子,瞬间被这阵慌乱的叫喊搅得沸沸扬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