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4
    那场大火一直烧到五更天才熄灭。

    众僧们个个狼狈不堪,有的赤身露体,有的哭哭啼啼,都在灰烬里翻找铜铁器物,拨开焦炭寻找金银财宝。

    有些人用残存的墙根搭窝棚,有些人靠着烧塌的墙壁支锅做饭,乱喊乱叫,场面混乱不堪。

    且说行者将辟火罩归还广目天王。

    他一个筋斗翻到南天门,把罩交给天王道:

    “谢借!谢借!”

    天王接过宝贝笑道:

    “大圣果然守信用。”

    “我还担心你不还这宝贝呢,正愁着该到哪里去找,没想到你竟亲自送回来。”

    行者笑道:

    “老孙可不是那种当面取物却不归还的人?”

    “这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天王听后笑道:“许久不见大圣了,要不请到我宫中坐坐,聊聊近况如何?”

    行者却摇头道:

    “老孙如今不同往日,不能‘烂板凳上高谈阔论’了。现如今我正护送唐僧取经,不得闲暇,容日后再叙!”

    说完急急告辞,腾云而去。

    行者又转回禅堂,化作蜜蜂飞入,现出本相,见唐僧仍酣睡未醒。

    他便喊道:

    “师父,天亮了,快起来吧!”

    三藏方才醒来,翻身坐起道:

    “正是天亮了。”

    他穿好衣服,推开门,抬头一看,却见周围都是倒塌的墙壁,断垣残壁,原本的楼台殿宇已无影无踪。

    他惊道:

    “呀!这寺庙的殿宇怎么全不见了?”

    “为何只剩这些红墙残壁?”

    行者道:

    “师父,你还没醒透吧!昨晚寺里走了水,烧得一塌糊涂。”

    三藏诧异道:

    “走水?为何我毫不知情?”

    行者答道:

    “老孙护住了禅堂,见师父睡得香甜,便没有惊扰你。”

    三藏追问道:

    “既然你有本事护住禅堂,为何不救其他房舍?”

    行者笑着解释道:

    “师父有所不知。”

    “果然如你昨日所言,那些和尚觊觎我们的袈裟,设计放火,想要害死我们。”

    “若不是老孙机警察觉,此时我们早成焦骨了!”

    三藏听后大惊,惶恐道:

    “这火真是他们放的?”

    行者道:

    “不是他们还能是谁?”

    三藏又问:

    “莫非是你恼了他们,便报复点的火?”

    行者连忙辩解道:

    “老孙岂是那种无赖之人?”

    “实实是他们自己放火害人。”

    “老孙只是看他们心肠毒辣,便没去救火,甚至稍稍助了些风罢了。”

    三藏叹道:

    “天哪!天哪!火起时本该用水去救,你却反而助风!”

    “这是何道理?”

    行者笑道:

    “师父有所不知。”

    “古人说得好:‘人不伤虎心,虎不伤人意。’若不是他们放火害人,我又岂会助风加势?”

    三藏听后仍担忧道:

    “袈裟还在吗?”

    “莫非也被烧坏了?”

    行者忙安慰道:

    “师父放心,没事的!那袈裟放在方丈里,那里根本没有起火。”

    三藏仍不满意,冷冷道:

    “若是袈裟有些损伤,我可不管!”

    “我只需念动紧箍咒,让你受苦!”

    行者闻言立刻慌了,连连摆手道:

    “师父莫念!莫念!我立刻把袈裟找回来便是!”

    于是,三藏牵着白马,行者挑起行李,离开了禅堂,一路前往后院方丈取回袈裟,准备继续赶路。

    却说那些和尚正在悲痛中,忽然看见唐僧师徒牵马挑担走来,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惊呼道:

    “冤魂来索命了!”

    行者怒喝道:

    “什么冤魂索命?快把我的袈裟还来!”

    众和尚全都跪倒在地,磕头哀求道:

    “爷爷呀!冤有头,债有主!”

    “要索命也不关我们的事,这都是广谋和尚和老和尚合谋害你,求您别问我们讨命!”

    行者冷笑一声,骂道:

    “我看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

    “谁问你们讨命了?”

    “快把袈裟还给我,我们好走路!”

    这时,有两个胆子大的和尚壮着胆子问道:

    “老爷,禅堂里不是已经被烧死了吗?”

    “如今又回来要袈裟,你到底是人还是鬼?”

    行者哈哈一笑道:

    “你们这些愚蠢的孽畜!”

    “哪里来的火?去前面禅堂看看再说!”

    众僧不信,慌忙爬起来跑到禅堂前查看,发现禅堂的门窗和窗扇竟然完好无损,连一点烧灼的痕迹都没有。

    这一下,他们才明白唐僧是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菩萨,个个心中惊惧,忙上前跪倒叩头道: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拙识浅,竟不知神仙下界!”

    “您的袈裟就放在后面方丈老和尚那里!”

    唐僧叹息着穿过三五层残壁破墙,心中感慨不已。

    到了方丈,果见房屋完好无损。

    众僧争先恐后地跑进去喊道:

    “师父!唐僧乃是神人,并未被烧死,如今反而害得我们自家遭殃!”

    “赶紧把袈裟交出来,还给他们吧!”

    原来那老和尚找不见袈裟,又烧毁了整座寺院,此刻正处于极度的烦恼和焦躁中。

    听到众人喊话,心中更加惶恐无计可施。

    他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便迈开步子,躬着腰,朝墙上狠狠撞去。

    这一撞,只见血流如注,脑浆迸裂,当场毙命,魂归地府。

    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有诗为证:

    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

    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

    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

    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

    众和尚慌得哭喊道:

    “师父已经撞死了,又找不到袈裟,这可怎么办才好?”

    行者怒道:

    “我看是你们偷藏起来了!”

    “都给我出来!”

    “把你们的名字一个个开列出来,老孙逐一查点!”

    上下房的院主忙将本寺所有的和尚、头陀、行童、道人全都登记在册,列出两张名单,大小人等共计二百三十名。

    行者请三藏高坐,他则挨个唱名检查,从头到尾让每个人解开衣襟仔细搜检,结果没有找到袈裟的踪影。

    接着,他又把各房搬出来的箱笼物件逐一翻查,依然一无所获。

    三藏心中烦恼,埋怨行者处事不周,便坐在上面念起紧箍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