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4
    行者见了那封请帖后,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

    “那个老剥皮,死了也不亏一点!”

    “原来他和妖精勾结在一起!”

    “怪不得他活了二百七十年。”

    “想必是那妖精教给他一些什么法术,才活得这么长。”

    “老孙还记得他的模样,等我变成那个老和尚的样子,去他洞里看一看,看看我的袈裟放在哪里。”

    “如果能找到,直接拿回去,省得费劲。”

    于是,行者默念咒语,迎着风一变,立刻变成了那老和尚的模样,藏好铁棒,迈开步伐,直奔妖洞。

    他走到洞口,喊了一声:“开门!”

    那小妖开了门,见到行者这副模样,急忙转身跑进去报告:

    “大王,金池长老来了。”

    那怪物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说道:

    “刚才派小妖去请他,这时候他怎么就来了?”

    “一定是小妖没能碰到他,是孙行者叫他来的。”

    “快点把佛衣藏好,别让他看见!”

    行者走进洞口,只见院子里绿意盎然,松竹交织,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四周花团锦簇,兰香扑鼻,竟是个别有洞天的地方。

    行者看到门上的对联,写着:

    “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他心里暗自想着:

    “这个怪物也是个脱离尘世、知道享受的家伙。”

    他继续走进洞内,经过了几道门,最终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大厅。

    屋内雕梁画栋,窗户上有彩饰,气氛雅致。

    只见那黑汉穿着黑绿相间的丝袄,披着一条乌黑的披风,戴着乌角软巾,脚上穿着麂皮靴子。

    看到行者进来,他整了整衣巾,走下阶梯迎接道:

    “金池老友,久违了。”

    “请坐,请坐。”

    行者回礼,两人相见后坐定,妖怪便端上茶来。

    茶过之后,妖精欠身道:

    “适才送去请帖,约定后日一叙,今天怎么就来拜访了呢?”

    行者答道:

    “我正要前来拜访,不料途中遇到了‘佛衣雅会’之事,特来看看,求见一见。”

    妖怪笑道:

    “老友你说错了,这袈裟原本是唐僧的,你既在他处,他的信物你岂不知晓?”

    “怎么反而要来问我呢?”

    行者解释道:

    “贫僧是借了袈裟,因夜里未曾看过,没想到被大王取走了。”

    “后来又被火烧山烧毁家当,唐僧的徒弟也有些勇猛,忙中没找到。”

    “原来是大王的福气把它捡到,特来一见。”

    就在两人交谈时,一个巡山的小妖进来报道:

    “大王!有事发生!”

    “你派去请帖的小妖,被孙行者打死在大路上,他变成了金池长老来骗取佛衣!”

    那妖怪听了大吃一惊,心中暗道:

    “我就说长老怎么来得这么快,果然是他!”

    他急忙拿起枪,冲向行者。

    行者一听见动静,马上拔出铁棒,与那黑汉交手。

    两人从大厅里跳出来,打到外面,直至天井。

    战斗激烈,妖怪和行者互不相让,气势惊人。

    好激烈的战斗:

    猴王胆大,敢冒充和尚;

    黑汉心机深沉,欲隐匿佛衣。

    两人言语巧妙,行动迅速,应变灵活,一招一式都不失分寸。

    袈裟难见,宝物的奥秘深不可测,玄妙无比。

    小妖去山中告急,老妖怒火中烧,立即显现威力。

    翻转身形,从黑风洞中冲出,枪与棒交锋,辩明是非。

    铁棒架住长枪,枪与棒对撞,声音震耳欲聋,光芒四射。

    悟空的变化无可匹敌,妖怪的神通也是罕见的。

    这一方想要用佛衣庆祝寿辰,另一方却不肯轻易归还袈裟。

    两者纠缠不休,战斗激烈难分胜负,即便是佛祖降临,也难以解开这场困局。

    那怪道:

    “孙行者,你且住手。”

    “天色已晚,不宜再打。”

    “你先回去,明天再来,咱们再定个死活。”

    行者大声喊道:

    “你休走!要战就战到底,哪有天晚停手的道理!”

    看到那黑汉没有应战的打算,行者便使出铁棒,继续进攻。

    这时黑汉突然化作一阵清风,回到了洞中,紧闭了石门,不再出来应战。

    行者一时无计可施,只得回到观音院。

    他驾云飞来,停在院中,喊道:

    “师父!”

    三藏早在那儿等着,看到行者出现,满心欢喜;

    但又发现他手中没有袈裟,心中不免担忧,急忙问:

    “怎么这次还是没有拿回袈裟?”

    行者从袖中取出一张简帖,递给三藏,说道:

    “师父,那怪物与那个死了的老和尚是朋友。”

    “他派了一个小妖送来这封请帖,请他去参加‘佛衣会’。”

    “老孙把那个小妖打死,变成那老和尚的模样,进了他的洞去。”

    “想向他讨要袈裟看看,可他不肯交出来。”

    “正要问他时,突然来了一个什么巡风的妖怪,消息传递过来,他就和我打起来了。”

    “我们斗了大半天,谁也没分出胜负。”

    “天色已晚,他就撤回洞里,紧闭了石门。”

    “老孙无奈,只好先回来。”

    三藏听后问:

    “那你与他比,谁更强?”

    行者答道:

    “我也没能占上风,我们打得不分上下。”

    三藏看了看简帖,又递给院主,问道:

    “你师父难道也不是妖精吗?”

    院主慌忙跪下道:

    “老爷,我师父是人;只是那黑大王修炼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授给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法术,所以才称为朋友。”

    行者说道:

    “这些和尚没什么妖气,他们每个人的头顶圆圆的,脚踏实地,跟老孙比起来只是稍微胖一点,根本不是妖精。”

    “你看那封请帖上写着‘侍生熊罴’,这东西肯定是只黑熊成精了。”

    三藏问:

    “我听说古人说:‘熊与猩猩相似。’它们都是兽类,那怎么能成精呢?”

    行者笑道:

    “老孙也是兽类,成了齐天大圣,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世间万物,只要有九窍的,都能修炼成仙。”

    三藏接着问:

    “你刚才说他本事与你不相上下,那你又怎么取回了袈裟?”

    行者自信地回答:

    “不用担心,我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