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1
    话说那妖怪将沙僧捆住,却既不杀他,也不打骂他,只是手持钢刀,心中暗自思量道:

    “唐僧是上国之人,讲究礼仪道德,难道会恩将仇报?”

    “若我饶了他性命,他还会派徒弟来擒我不成?”

    “哼!多半是我那老婆子偷偷写了信,送到她的国家,泄露了风声!”

    “等我去问问她究竟怎么回事。”

    妖怪心中生出怒火,起了杀心,想要杀了公主。

    却说那公主并不知情,刚刚梳妆完毕,走出来见妖怪满脸怒气,双眉紧蹙,咬牙切齿的模样,便笑着迎上前问道:

    “郎君,有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

    妖怪喝骂一声道:

    “你这个狗心贱妇,毫无道义!”

    “当初我把你带到这里,从未对你说过半句重话。”

    “你穿的是锦缎,戴的是金饰,缺了什么东西我都替你找来,四季周全,情意深厚。”

    “可你倒好,整天只惦记着你的父母,半点夫妻情分都没有!”

    公主听罢,吓得跪在地上,哀求道:

    “郎君,你今日为何说出这离别的话?”

    妖怪道:

    “分离?不是我想分离,是你想分离!”

    “我将唐僧抓来,本打算好好享用,谁知你竟然不先告知我,就把他放了。”

    “原来是你偷偷写了信,让他替你带回去传递消息;不然,怎么他那两个徒弟会再次找上门来,要带你回去?”

    “这不是你干的好事又是谁?”

    公主连忙分辩道:

    “郎君啊,你冤枉我了!”

    “我何曾有信送出去?”

    妖怪冷笑道:

    “还敢狡辩?我已经抓住了一个罪证——唐僧的第二个徒弟沙和尚!”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公主问道:

    “是谁?”

    妖怪答道:

    “就是那沙和尚。”

    人在绝境之中,自然不会轻易承认死罪,只能巧言周旋。

    公主说道:

    “郎君且息怒,我随你去问问他。”

    “如果真是我写的信,你就杀了我,我也无话可说;但如果没有信,你岂不是冤枉杀了我?”

    妖怪听了这话,怒气稍稍平息,但还是不容分说,一把抓住公主的头发,像拎稻草一样将她拎到面前,按倒在地,提起钢刀,押着她来到沙僧面前审问道:

    “沙和尚!你们两个竟敢擅闯我的洞府,是不是这女人写信到她的国家,国王才派你们来的?”

    沙僧被捆在那里,看着妖怪如此凶恶,又见他将公主摔倒在地,持刀欲杀,心中暗想:

    “分明是公主写信救了师父,这是天大的恩情。”

    “我若把实情说出来,她立刻就会被妖怪杀死,这岂不是恩将仇报?”

    “罢了罢了!沙僧我跟随师父多年,却无半点功劳报答恩情。”

    “今日既然落到这步田地,不如就用这条性命来报答师父吧!”

    沙僧大声说道:

    “妖怪,不要如此无礼!”

    “哪里有什么书信?”

    “你却要诬陷好人,害人性命!”

    “我们来此是为了找回公主,这确有缘由。”

    “只因你将我师父掳入洞中,我师父曾见过公主的模样举止。”

    “后来我们到了宝象国,倒换关文时,那皇帝将公主的画像拿来询问,还请教我师父沿途是否见过。”

    “我师父便把公主的情况告诉了他,皇帝才知道是他的女儿,于是赐我们御酒,命我们来捉你,带回公主还宫。”

    “这是事实,哪有什么书信?”

    “若你要杀,就杀我沙和尚好了,但不可枉害无辜之人,天理难容!”

    那妖怪见沙僧话说得理直气壮,心中稍稍平息了怒火,于是扔下刀,双手扶起公主说道:

    “是我一时鲁莽,冲撞了你,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接着,他亲自为公主整理散乱的青丝,扶正头上的宝髻,语气柔和,态度恭敬,哄着她回了洞府,还请公主坐下赔礼。

    公主毕竟是妇道人家,心性多变,见妖怪态度转变,便也心软,轻声说道:

    “郎君啊,若你念着夫妻的情分,就把沙僧的绳子松一松吧。”

    妖怪听罢,当即吩咐手下人解开沙僧的绳索,但仍将他锁住关押起来。

    沙僧虽然依旧被锁着,但心里十分高兴,暗自思忖:

    “古人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我不给他一个台阶,他又怎肯松一松我?”

    不久,那妖怪又命人摆酒设宴,安抚公主压惊。

    饮酒至半酣时,妖怪忽然换上一身鲜艳衣衫,腰间佩上一口宝刀,对公主说道:

    “浑家,你在家好好喝酒,照看着两个孩子,不要放了沙和尚。”

    “我趁着唐僧还在宝象国,赶早去认亲。”

    公主问道:

    “你去认什么亲?”

    妖怪笑道:

    “认你父王啊!”

    “我是他的驸马,他是我的岳父,怎么不该去认亲?”

    公主连忙劝阻:

    “你不能去。”

    妖怪问道:

    “为何不能去?”

    公主答道:

    “我父王并非通过征战夺得江山,而是祖宗世代相传。”

    “他自幼为太子登基,城门都很少出,更没见过你这种凶恶之人。”

    “你长得这般丑陋,若让我父王见了,岂不是要被吓坏了?”

    “反而不美,倒不如不去的好。”

    妖怪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变成一个俊俏模样再去便是。”

    公主试探道:

    “那你变一个给我看看。”

    妖怪果然在酒席间摇身一变,立刻化作一个俊秀男子,真是风度翩翩、仪态非凡:

    形容端正雅致,体态魁梧峥嵘;

    言辞文雅得体,气质恰似妙龄少年。

    才华如子建咏诗般洒脱,容貌似潘安掷果般俊美。

    头戴一顶鹊尾冠,乌云鬓发整齐;

    身穿玉罗袍,广袖飘然若仙。

    足踏乌靴,腰系鸾带,通身光彩熠熠,真乃奇男子也。

    公主见了,满心欢喜,连连说道:

    “变得好!变得好!”

    “你这模样若去见我父王,他定会亲热相待,文武百官必定留下你饮宴。”

    “不过喝酒时,务必要千万小心,切莫露出原形,现了马脚,否则岂不丢了身份?”

    妖怪笑道:

    “不必多说,我自有分寸。”

    说罢,他脚踏云头,直奔宝象国而去。

    降下云光,来到城门外,对守门的官差说道:

    “三驸马特来谒见,请为通禀一声。”

    守门官将此事禀报至朝堂:

    “万岁爷,有三驸马在宫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