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2
    只见那千条瑞霭离开瑶阙,万道祥云降临尘世,须臾之间,大圣已从南天门飞下,转眼便到东观,踏着云头,直至宝林寺山门外。

    远远听见八戒还在哭,行者走近前叫道:

    “师父!”

    唐僧见了大喜,问道:

    “悟空,可带回丹药?”

    行者答道:

    “带回来了。”

    八戒忍不住插嘴道:

    “怎么会没有?”

    “他偷也要偷些回来!”

    行者笑着说道:

    “兄弟,没你什么事了,你揩揩眼泪,别处哭去吧。”

    随即吩咐道:

    “沙和尚,取些水来。”

    沙僧赶紧去井边取水,用吊桶打了半钵盂清水递给行者。

    行者接过水,将口中吐出的金丹取出,小心地放到国王的唇边,然后双手扳开他的牙齿,用清水把金丹冲入腹中。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只听国王腹中发出呼呼的响声,但身体依旧僵硬,无法动弹。

    行者皱眉道:

    “师父,这金丹似乎也救不了人,难道要掯杀老孙吗?”

    唐僧答道:

    “哪有不灵之理!”

    “像这般久死的尸体,如何能吞下水来?”

    “这正是金丹的仙力使然。”

    “丹药入腹后肠鸣不止,说明血脉已开始流动。”

    “但气绝太久,元气未回,需要有人给他渡一口气,才能复生。”

    八戒连忙凑上前去要渡气,唐僧一把拉住他说道:

    “不可!还是让悟空来。”

    原来唐僧早有主张,八戒从小伤生害命,口气污浊;

    而行者修行多年,吃的是松柏、桃果,口气清净,最适合渡气救人。

    大圣上前,用他的雷公嘴含住国王的唇,一口清气直送入喉,气息一路穿过重楼,转过明堂,直至丹田,再反上泥丸宫。

    只听“呼”的一声,国王全身一震,气息聚合,神魂归位。他翻身坐起,曲起双腿,振臂喊道:

    “师父!昨夜鬼魂参拜,怎知今朝天明竟能重返阳世!”

    唐僧忙将他扶起,说道:

    “陛下,这不是我的功劳,你应当谢我的徒弟。”

    行者却笑道:

    “师父,你这话说得见外了!”

    “俗话说‘家无二主’,他拜您一拜也无妨。”

    唐僧心中有些不安,仍扶着国王站起,与众人一同进入禅堂。

    国王见了八戒、行者、沙僧,忙跪下拜谢,又向唐僧行礼致意。

    这时寺里的僧人正准备早斋要奉上来,忽见那披着水衣的国王苏醒站立,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彼此议论纷纷,满是疑惑不解。

    孙行者跳出来说道:

    “各位和尚,不必惊讶,这位皇帝原本就是乌鸡国的国君,是真正的主人。”

    “三年前他被妖怪害死,今天是我救了他。”

    “现在进城去,我们要辨别妖精的真伪。”

    “如果你们有斋饭,先摆出来,让我们吃了再走。”

    寺中的僧人立刻奉上汤水,为他们洗脸换衣。

    那皇帝的赭黄袍被脱下,寺中的僧官替他换上了两件布直裰,解下蓝田带,换上了一条黄丝绦子,脱去无忧履,给他穿上了一双旧僧鞋。

    大家吃了早斋,准备好马匹。

    行者问道:

    “八戒,你的行李有多重?”

    八戒答道:

    “哥哥,这些行李我每天挑着,倒也没注意有多重。”

    行者说道:

    “你把这些行李分成两担,一担你自己挑,另一担给这位皇帝挑。”

    “我们要早点进城办事。”

    八戒高兴道:

    “真是造化!”

    “当初我驮他来,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现在他活了过来,原来是替身。”

    八戒便装作玄虚,分开行李,又让寺里取了一根匾担。

    自己挑轻的,让皇帝挑重的。

    行者笑着说道:

    “陛下,您这样打扮挑担子,跟我们走一趟,难道不觉得丢面子吗?”

    国王慌忙跪下说道:

    “师父,您就像是我重生的父母一样。”

    “既然如此,哪怕是挑担,也情愿为您服务,陪您一同前往西天。”

    行者道:

    “不必去西天,我有我的缘故。”

    “你只需挑四十里路,等到我们捉到妖精,你就可以继续做你的皇帝,而我们继续取经。”

    八戒听后说道:

    “这样说,他只需挑四十里,我老猪还是做长工!”

    行者道:

    “兄弟,不要胡说,赶紧带路吧。”

    于是,八戒带着皇帝前行,沙僧侍奉唐僧上马,行者随后而行。

    只见寺里的五百僧人齐齐整整,吹打着乐器,将他们送出山门。

    行者笑着说道:

    “和尚们不用送得这么远,只怕官府里有人觉察到,泄露了我的行踪,反而不妙。”

    “赶紧回去吧!”

    “把皇帝的衣服和帽子整理好,今天晚上或明天早上送进城,我会为你们讨些赏赐,谢谢你们。”

    众僧按命返回。

    行者带着师父大步走前,心中默念着:

    “西方有诀好寻真,金木和同却炼神。

    丹母空怀蒙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

    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

    悟得色空还本性,诚为佛度有缘人。”

    在西方,有一种方法可以寻找真理;

    金木相生,能炼制出精深的精神。

    丹母空怀,似乎做了一个朦胧的梦,

    婴儿因身体的曲折而长久感到遗憾。

    必须从井底去寻找明智的主宰,

    也需要在天堂向老君礼拜。

    悟到色即是空,从而回归本性,

    这才是真正的佛度,只有有缘的人才能得到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