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4
    那魔王见孙行者用定身法定住了文武百官,顿时大怒,猛地从龙床上跳下来,准备亲自捉拿唐僧。

    悟空心中暗喜,想着:

    “好啊!这正合我意。”

    “他若敢上来,哪怕是铁铸的脑袋,挨了我的金箍棒,也得打出窟窿!”

    正准备动手,忽然从旁边出现一个“救星”,阻止了魔王的行动。

    你猜这“救星”是谁?

    原来是乌鸡国王的太子。

    他急忙上前,拉住魔王的朝服,跪倒在地上劝道:

    “父王息怒。”

    魔王问道:

    “你说什么?”

    太子恭敬地答道:

    “父王请息怒!三年前我听闻,有位来自东土大唐的钦差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今天他们终于来到我们国家。”

    “父王虽然威严勇武,但若将这和尚杀了,恐怕消息传到大唐,唐王得知后必然大怒。”

    “父王可知,那位李世民统一天下,还曾跨海征伐。”

    “他若知道您杀害了他的御弟圣僧,一定会兴兵攻打我们。”

    “到时,我们兵少将弱,后悔就来不及了。”

    “儿臣恳请父王暂且留住这些和尚,查明他们的来历,等弄清楚后再决定如何处置,也不迟。”

    太子的用意其实是想保护唐僧,避免他被魔王伤害。

    而魔王听了太子的话,觉得有理,于是停住脚步,站在龙床前,喝问道:

    “那和尚!你们是什么时候离开东土的?”

    “唐王为什么让你们去取经?”

    孙悟空昂首答道:

    “我师父乃大唐御弟,法号三藏。”

    “因唐王驾下有一位丞相,名叫魏征,奉天命斩了泾河龙王。”

    “唐王因此梦游阴司地府,后来复生。”

    “为了感恩,唐王大开水陆法会,普度冤魂。”

    “我师父当时讲解经文,弘扬慈悲之道,因而得南海观世音菩萨指引,发愿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以报效国家。”

    “唐王赐下文牒,那时是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我们自东土启程,先到两界山收我为大徒弟,名孙悟空;后来到乌斯国高家庄,收了二徒弟猪悟能;再到流沙河,收了三徒弟沙悟净。”

    “前几日又在宝林寺,收了一个挑担的行童同行。”

    魔王听后,虽然无法立刻揭穿唐僧的来历,却心生疑惑,于是进一步盘问:

    “那行童是什么来历?”

    “有没有度牒?快带上来让我审问!”

    皇帝吓得浑身发抖,求助道:

    “师父,我该怎么回答?”

    悟空安慰道:

    “别怕,我替你答。”

    于是走上前,高声说道:

    “陛下,这位行童是个耳聋口哑之人,只因他年幼时曾走过西天,熟悉道路。”

    “我知道他的身世来历,请让我代替他供述。”

    魔王道:

    “好,那就快说实话,免得受罚!”

    悟空随即编了一段话,讲述行童的身世:

    “供罪行童年且迈,痴聋瘖痖家私坏。

    祖居原是此间人,五载之前遭破败。

    天无雨,民干坏,君王黎庶都斋戒。

    焚香沐浴告天公,万里全无云叆叇。

    百姓饥荒若倒悬,钟南忽降全真怪。

    呼风唤雨显神通,然后暗将他命害。

    推下花园水井中,阴侵龙位人难解。

    幸吾来,功果大,起死回生无挂碍。

    情愿皈依作行童,与僧同去朝西界。

    假变君王是道人,道人转是真王代。”

    “这行童年纪已大,家中贫困又耳聋口哑。

    他原本就是这里的人,五年前因天灾逃难,家园破败。

    百姓饥荒之时,天降一个全真道士,装神弄鬼,害了他的性命,推他入井。

    他幸得我师父搭救,起死回生,愿意皈依为僧,与我们同行。”

    魔王听完这番话,心中警觉,又见自己兵器不在手中,便生了退意。

    正想溜走,却被悟空趁机抢了一个镇殿将军的宝刀。

    他驾起筋斗云离去。留下沙僧怒吼,八戒大骂:

    “你这猴子真急性子!”

    “刚才不稳住他,如今他跑了,叫我们到哪儿去追?”

    悟空笑道:

    “别急,你们守好皇帝父子妃嫔与师父。”

    只听说了一声“去也!”

    他已消失在天际,不见了踪影。

    孙悟空跳上九霄云端,睁眼四处寻找那魔王的踪影。

    他看到魔王侥幸逃脱,正往东北方向奔去。

    悟空紧追不舍,靠近时大喝一声:

    “那怪物,往哪里逃!老孙来了!”

    魔王听见,慌忙回头,抽出宝刀,怒喊道:

    “孙行者,你这个多管闲事的!”

    “我占个别人的皇位,与你何干?”

    “你为何要来多事,还泄露我的秘密?”

    行者大笑道:

    “你这大胆泼怪!皇帝的位置是你想坐就能坐的?”

    “你既然知道我是老孙,就该早些远远逃开。”

    “为何还刁难我师父,非要逼供状?”

    “刚才那供状是真是假,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别废话!吃我老孙一棒!”

    魔王侧身闪避,反手挥刀迎战。他们刀来棒往,斗得难分难解。

    两人一个是猴王,一个是魔王,斗得天昏地暗,云雾弥漫,只为争那皇帝之位。

    这一场厮杀真是:

    猴王猛,魔王强,刀迎棒架敢相当。

    一天云雾迷三界,只为当朝立帝王。

    他们斗了好几回合,那妖魔终究不是孙悟空的对手,难以招架,只得回头,从旧路逃回城内。

    他闯入宫殿,来到白玉台阶前,两班文武百官之中,摇身一变,变作唐三藏的模样,与真正的唐僧站在一起,搀着手,立在台阶上。

    孙悟空追上来,举棒就要打,却听那假唐僧急忙喊道:

    “徒弟,莫打,是我啊!”

    悟空一怔,又欲挥棒打另一个唐僧,却听那边也喊:

    “徒弟,莫打,是我啊!”

    两个唐僧一模一样,真假难辨。

    悟空心想:

    “若一棒下去打死妖怪变的唐僧,自然成了功德;可万一打死我的真师父,那还得了!”

    只好收手,转而问八戒和沙僧:

    “你们仔细看看,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妖怪,指给我看,我好下手。”

    八戒挠头说道:

    “大师兄,我刚才只看见你在半空中打来打去,突然就冒出两个师父。”

    “我也分不清谁真谁假啊。”

    悟空闻言,只得施展神通,捏诀念咒,召唤护法神明。

    他请来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驾伽蓝,以及当坊土地和本境山神,说道:

    “老孙奉命降妖,如今妖怪变作我师父的模样,气息完全相同,实在难辨真伪。”

    “烦请诸位暗中协助,护送我的真师父上殿,好让我捉拿妖怪。”

    那妖怪善于腾云驾雾,听见悟空召神,急忙撒手,从人群中跳上了金銮殿。

    孙悟空见状,急提铁棒就往唐僧头上打下去。

    可怜!若不是神明及时赶到,拦住了铁棒,这一棒下去,便是两千个唐僧也要打成肉酱!

    众神拦住悟空,提醒道:

    “大圣,那妖怪刚才已腾云上了殿。”

    悟空赶紧冲上殿去,妖怪却又跳下来,再次抓住唐僧,混入人群之中。

    场面顿时乱作一团,真假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