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为求真经脱离苦难,远赴西游遍历名山。
    日月如梭催促昼夜,鸟啼花落春秋更换。
    三千世界不过微尘,锡杖所指四海为家。
    风餐露宿踏上大道,何日方能得以回还?
    为求取真经脱离困境,向西天一路前行,走遍无数名山大川仍未停歇。
    日月如梭,昼夜交替,岁月流转如兔奔乌飞;
    鸟鸣声声,花落片片,春去秋来轮回不息。
    世间万物在眼中不过如微尘般渺小,三千世界尽在脚下;
    锡杖所到之处,跨越四海八荒,行遍四百州。
    风餐露宿,跋涉紫陌红尘,至今仍不知何日才能回头安歇。
    话说唐三藏一行人,得幸龙子降妖,黑水河神开道,顺利渡过黑水河,继续沿大路西行。
    他们迎风冒雪,披星戴月,行程漫漫。
    这一天,正值早春时节,只见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阳光明媚,天地如画;春回大地,草木复生。
    残雪点点映梅花,河水涨涨麦田间。
    冰雪消融山泉淌,萌芽初发旧迹消。
    正是春神驾驭春风,万物在温暖春风中萌动。
    杨柳在路旁舒展新绿,春雨滋润万象更新。
    师徒四人一边欣赏着沿途的春景,一边缓马而行,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巨大的吆喝声,仿佛千万人齐声呐喊一般。
    唐三藏心中害怕,勒住马缰不敢前行,急忙回头问道:
    “悟空,这是什么声音?”
    八戒说道:
    “听起来好像是地裂山崩的动静!”
    沙僧说道:
    “也像是雷霆霹雳!”
    唐三藏说道:
    “听起来倒更像是人喊马嘶。”
    孙悟空听了,哈哈一笑,说道:
    “你们都猜错了,且等着,让老孙去看看究竟是何缘故。”
    说罢,行者将身一纵,踏着云光升上天空。
    他睁大火眼金睛四下查看,只见远处有一座城池。
    他再近些细看,城中祥光隐隐,并无任何凶气,也不见旌旗闪耀,戈戟明亮,更不像炮火喧天,却有阵阵喧嚣之声传来,似人马嘈杂。
    正在他疑惑之际,忽见城门外有一片沙滩空地,聚集了许多和尚,正在那里拉着车忙碌。
    原来那些人一齐使劲喊叫“大力王菩萨”,因此惊动了唐僧。
    孙悟空慢慢降下云头,靠近看个明白。
    只见那些车子装满砖瓦、木料、土坯等建筑材料;
    沙滩上有一段陡坡最为高险,上面是一条狭窄的夹脊小路,夹在两座关隘之间。
    关下的路两边是直立的陡峭石崖,车子哪里能拉得上去?
    虽然天气晴暖,那些人却穿着破旧的衣衫,样子十分狼狈。
    行者心中疑惑,想着:
    “看来是修建寺庙吧?”
    “这地方五谷丰登,但可能没有足够的杂役工人,所以这些和尚亲自来干活。”
    正在胡乱猜测时,只见城门里摇摇晃晃走出两个年轻的道士。
    你看他们的装扮:
    头戴星冠,身披锦绣。
    头戴星冠光灿灿,身披锦绣霞光绕。
    足踏云纹鞋,腰系熟丝绦。
    面如满月多英俊,形似瑶天仙姿俏。
    那些和尚见道士出来,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拼命加倍用力,愈发苦苦拉扯车子。
    悟空顿时明白了:
    “咦!看来这些和尚是怕这些道士。”
    “不然怎么会这样拼命?”
    “我听人说过,西方路上有些地方敬道灭僧,看来这里就是那种地方。”
    悟空心想:
    “我正要回去禀报师父,但又怕事情没弄清楚,师父怪罪我办事草率。”
    “难道我这样聪明伶俐,还探不出个究竟?”
    “且再等等,打探清楚了再去回话。”
    你道他会怎么探问?
    只见那大圣好一招,按落云头,落在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云游四方的道人模样。
    左臂挂着一个水火篮,手里敲着渔鼓,嘴里唱着道情词。
    行者往城门一靠,迎面碰上那两个道士,立刻弯腰行礼说道:
    “道长,贫道有礼了。”
    那两个道士还礼问道:
    “先生从哪里来?”
    行者道:
    “弟子云游海角,浪荡天涯,
    今日行至此处,想去善人家化些斋饭充饥。
    敢问两位道长,这城中哪条街上有好人家?
    哪个巷子住贤德之人?
    贫道好去化些饭吃。”
    那道士听了,笑着说道:
    “先生怎么说这样扫兴的话?”
    行者问道:
    “为何扫兴?”
    道士道:
    “你去化些斋饭吃,不就是败兴的事吗?”
    行者道:
    “出家人四处行乞,本就为化缘,若不化斋饭吃,难道拿什么买饭?”
    道士笑着说道:
    “你是远方来的,不了解我们这城中的事。”
    “这城里,不提那些文武官员崇尚道术,富人长者爱贤敬道,就连平民百姓,大男小女见到我们,都恭恭敬敬地礼拜奉斋。”
    “这些都不足挂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万岁君王尤其崇尚道术,爱惜贤能。”
    行者说道:
    “我这贫道,一来年纪轻,二来从远方初来乍到,确实不知此地情况。”
    “请两位道长详细说说这里的地名,以及君王如何好道爱贤,足见同道情谊。”
    道士说道:
    “此城名为车迟国,宝殿上的君王与我们关系亲近。”
    行者听了,呵呵笑道:
    “难道道士做了皇帝吗?”
    道士回答:
    “不是。”
    “只是因为二十年前,这里的百姓遭遇严重的旱灾,天上一滴雨都不下,土地上颗粒无收。”
    “不论君王还是百姓,大小人家都沐浴焚香,拜天求雨。”
    “当大家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忽然从天上来了三个仙长,拯救了百姓。”
    行者问道:
    “是哪三位仙长?”
    道士说道:
    “正是我师父他们。”
    行者又问:
    “尊师叫什么名号?”
    道士说道:
    “我大师父名叫虎力大仙,二师父名叫鹿力大仙,三师父名叫羊力大仙。”
    行者接着问:
    “三位尊师法力如何?”
    道士回答:
    “我师父他们呼风唤雨不过翻手之间,能把水变成油,把石头点化为金,简直就像转身那么容易。”
    “他们的本事能够夺天地造化,改星斗玄微,因此君王对他们十分敬重,与我们结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