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却说孙大圣同八戒、沙僧来到城前,面对面迎上,看到那伙妖精都是些杂毛狮子:

    黄狮精在前面引领,狻猊狮、抟象狮在左边;

    白泽狮、伏狸狮在右边;

    猱狮、雪狮在后面,中间却是一个九头狮子。

    那青脸儿怪拿着一面锦绣团花宝幢,紧紧挨着九头狮子。

    刁钻古怪儿、古怪刁钻儿打着两面红旗,整整齐齐地都布置在坎宫的位置。

    八戒莽撞,走近前骂道:

    “偷宝贝的贼怪!你们去那里伙同这几个毛团来这里干什么?”

    黄狮精咬牙切齿地骂道:

    “凶狠的秃驴!”

    “昨天三个打我一个,我败回去,让你得意罢了。”

    “你怎么这么凶狠恶毒,烧了我的洞府,毁了我的山场,伤害了我的眷属!”

    “我和你的冤仇深似大海!”

    “别跑!吃你老爷一铲!”

    好八戒,举起钉钯就迎上去。

    两个刚交手,还没分出高低,那猱狮精挥舞一根铁蒺藜,雪狮精使用一条三棱简,径直冲过来打斗。

    八戒大喊一声:

    “来得好!

    你看他横冲直撞,斗在一处。

    这边厢,沙和尚急忙挥动降妖杖,靠近前来相助,又见那狻猊精、白泽精和抟象、伏狸二精,一起拥上。

    这里孙大圣用金箍棒抵挡群精,狻猊使用闷棍,白泽使用铜锤,抟象使用钢枪,伏狸使用钺斧。”

    那七个狮子精,这三个凶狠的和尚,好一场恶战:

    棍锤枪斧三棱简,蒺藜骨朵四明铲。

    棍锤枪斧镵楞简,蒺藜骨朵四明铲。

    七狮七器甚锋芒,围战三僧齐呐喊。

    大圣金箍铁棒凶,沙僧宝杖人间罕。

    八戒颠风骋势雄,钉钯幌亮光华惨。

    前遮后挡各施功,左架右迎都勇敢。

    城头王子助威风,擂鼓筛锣齐壮胆。

    授来抢去弄神通,杀得昏蒙天地反!

    ~~~~

    棍棒、锤子、长枪、大斧、镵刀、楞简,还有蒺藜骨朵、四明铲。

    七只狮子拿着七种兵器,锋芒毕露,围攻三位僧人齐声呐喊。

    大圣的金箍铁棒凶猛无比,沙僧的宝杖在人间罕见。

    八戒施展出狂风般的气势,他的钉钯闪耀着光亮,却带着惨厉之气。

    前面遮挡后面抵挡各自施展功夫,左边招架右边迎击都很勇敢。

    城头上的王子助长威风,敲鼓筛锣一起壮大了胆量。

    你来我往抢夺着施展神通,杀得天地昏暗。

    那一群妖精,一起和大圣三人,战斗了半天,不知不觉天晚了。

    八戒嘴里吐出粘涎,看看脚软了,虚晃一钯,败下阵来,被那雪狮、猱狮二精喝道:

    “往哪里跑!”看打!”

    呆子躲闪不及,被他们照着脊梁打了一简,躺在地上,只叫:

    “罢了!罢了!”

    两个妖精抓住八戒的鬃毛拖着尾巴,扛着去见那九头狮子,报告说:

    “祖爷,我们拿了一个来。”

    话还没说完,沙僧和行者也都战败了。

    众妖精一起赶来,被行者拔一把毫毛,嚼碎喷出去,叫声“变!”当即变成百十个小行者,围围绕绕,将那白泽、狻猊、抟象、伏狸和金毛狮怪围裹在中间。

    沙僧和行者又上前攻击。

    到了晚上,捉住了狻猊、白泽,跑了伏狸、抟象。

    金毛报告给老妖,老怪见丢了二狮,吩咐道:

    “把猪八戒捆了,不可伤他性命。”

    “等他还我二狮,就将八戒给他。”

    “他如果不懂事,弄坏了我的二狮,就立刻把八戒杀了抵命!”

    当晚群妖在城外歇息不再提及。

    却说孙大圣把两个狮子精抬近城边,老王见了,立即下令开门,差二三十个校尉,拿绳子扛出门,绑了狮精,扛进城里。

    孙大圣收了法术毫毛,同沙僧直接到城楼上,见到了唐僧。

    唐僧说:

    “这场事很是厉害啊!悟能性命,不知道有没有危险?”

    行者说:

    “没事!我们把这两个妖精抓了,他们那里绝对不敢伤害。”

    “暂且将二精牢牢拴紧绑住,等明天早上换回八戒。”

    三个小王子对行者叩头说:

    “师父先前打斗,只见一个身子,后来假装输了回来,怎么就有了百十位师父的身子?”

    “等到捉住妖精,靠近城来还是一个身子,这是什么法力?”

    行者笑着说:

    “我身上有八万四千根毫毛,用一根变化成十个,用十个变化成百个,百千万亿的变化,都是身外身的法术。”

    那王子一个个顶礼,立刻摆上斋饭,就在城楼上吃了。

    各垛口上都要挂上灯笼旗帜,敲响梆铃锣鼓,轮流值班传递箭支,放炮呐喊。

    早上天又亮了。

    老怪立即叫黄狮精定计说:

    “你们今天用心捉拿那行者、沙僧,等我悄悄飞空上城,捉拿他那师父以及那老王父子,先回到九曲盘桓洞,等你得胜回来报告。”

    黄狮领计,就带领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各自拿着兵器到城前,刮起狂风涌起浓雾叫战。

    这里行者与沙僧跳出城头,厉声骂道:

    “贼泼怪!赶快把我师弟八戒还给我,饶你性命!”

    “不然,都让你们粉身碎骨!”

    那妖精哪里容许分说,一拥而上。

    这大圣兄弟两个,各自运用计谋,抵挡五个狮子。

    这场厮杀比昨天又很不同:

    呼呼刮地狂风恶,暗暗遮天黑雾浓。

    走石飞沙神鬼怕,推林倒树虎狼惊。

    钢枪狠狠钺斧明,棍铲铜锤太毒情。

    恨不得囫囵吞行者,活泼泼擒住小沙僧。

    这大圣一条如意棒,卷舒收放甚精灵。

    沙僧那柄降妖杖,灵霄殿外有名声。

    今番干运神通广,西域施功扫荡精。

    ~~~~

    呼呼刮起的狂风很凶恶,暗暗遮住天空的黑雾很浓重。

    飞沙走石让神鬼害怕,推林倒树使虎狼惊恐。

    钢枪狠狠,钺斧明亮,棍铲铜锤太过狠毒。

    恨不得囫囵吞下行者,活活泼泼擒住小沙僧。

    这大圣的一条如意棒,卷舒收放非常灵活。

    沙僧那柄降妖杖,在灵霄殿外都有名声。

    如今再次施展神通,在西域施展功力扫荡妖精。

    这五个杂毛狮子精与行者、沙僧正厮杀到激烈处,那老怪驾着黑云,直接飞到城楼上,摇一摇头,吓得那城上的文武大小官员以及守城的人夫等,都滚下城去,被他奔入楼中,张开口把三藏与老王父子一口吞进,又到坎宫地下,把八戒也用口噙住。

    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一口噙着唐僧,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六口噙着六人,还空了三张口,发声喊叫道:

    “我先走了!”

    这五个小狮精见他们祖翁得胜,一个个更加施展雄才。

    行者听到城上人的呼喊叫嚷,心里明白中了他的计,急忙叫沙僧小心;

    他却把臂膊上的毫毛,全部拔下,放进嘴里嚼烂喷出,变成千百个小行者,一拥而上,当时拖倒猱狮,活捉了雪狮,拿住了抟象狮,扛翻了伏狸狮,把黄狮打死,闹哄哄地叫嚷到州城之下,倒转身逃脱了青脸儿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儿两个妖怪。

    那城上的官员看见,又打开城门,用绳子把五个狮精又捆了,抬进城去。

    还没处置,只见那王妃哭哭啼啼,对行者行礼道:

    “神师啊,我殿下父子和你的师父,性命没了!”

    “这座孤城怎么办?”

    大圣收了法术毫毛,对王妃行礼说:

    “贤后不要忧愁,只因我捉拿他七个狮精,那老妖施展法术,肯定将我师父与殿下父子摄去,料想不会受伤。”

    “等明天一早,我兄弟二人去那山中,保证捉住老妖,还给你四个王子。”

    那王妃一群女眷听到这话,都对行者下拜道:

    “希望殿下父子都能活命,国家稳固!”

    拜完,一个个含着泪回宫。行者吩咐各位官员:

    “把打死的那黄狮精剥了皮,六个活狮精,牢牢拴锁。”

    “拿些斋饭来,我们吃了睡觉,你们都放心,保证你们没事。”

    到第二天,大圣带领沙僧驾起祥云,不多时,到了竹节山头。

    按下云头观看,好一座高山!

    只见到:

    峰排突兀,岭峻崎岖。

    深涧下潺湲水濑,陡崖前锦绣花香。

    回峦重迭,古道湾环。

    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

    玄猿觅果向晴辉,麋鹿寻花欢日暖。

    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

    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

    秋到黄花布锦,冬交白雪飞绵。

    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

    ~~~~

    山峰排列突兀,山岭险峻崎岖。

    深涧下潺潺流水冲刷,陡崖前锦绣花朵飘香。

    山峦重叠,古道弯曲。

    真是仙鹤来时有松树相伴,果然云彩离去石头无所依靠。

    黑猿寻觅果子向着晴光,麋鹿寻找花朵喜欢阳光温暖。

    青鸾叫声清脆,黄鸟话语绵柔。

    春天到来桃李争艳,夏至时节柳槐繁茂。

    秋天到了黄花如锦,冬天来临白雪纷飞。

    四季八节都是好风光,不亚于瀛洲的仙境景象。

    他们俩正在山头上看风景,忽然看见那青脸小妖手里拿着一条短棍,从崖谷间跑了出来。

    孙悟空喝道:

    “哪里跑!老孙来了!”

    吓得那小妖连滚带爬地跑下崖谷。

    他们俩一路追过去,却不见了小妖的踪影。

    往前又转了几步,发现一座洞府,两扇花斑石门紧紧关闭。

    门楣上横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着十个大字:

    “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那小妖原来跑进了洞里,立刻把洞门关上,跑到里面向老妖报告:“爷爷,外面又来了两个和尚。”

    老妖问:

    “你大王和猱狮、雪狮、抟象、伏狸他们回来了吗?”

    小妖说:

    “没看见!没看见!”

    “只有两个和尚,在山峰高处眺望。”

    “我一看见就赶紧跑回来,他们追过来,我就把门关上了。”

    老妖听了,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忽然掉下泪来,喊道:

    “苦啊!我的黄狮孙死了!”

    “猱狮孙他们也被和尚捉进城去了!”

    “这仇怎么报啊!”

    猪八戒被捆在旁边,和国王父子、唐僧挤在一起,正愁苦不堪,听见老妖说:

    “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

    心里暗暗高兴,小声说道:

    “师父别怕,殿下别愁,我师兄已经得胜,捉了那些妖怪,找到这里来救我们了。”

    刚说完,又听见老妖喊:

    “小的们,好好在这里守着,等我出去把那两个和尚抓进来,一起收拾!”

    只见老妖没穿盔甲,也没拿兵器,大步走到前面,听见孙悟空在外面吆喝。

    他打开洞门,二话不说,直奔孙悟空。

    孙悟空用铁棒挡住,沙僧抡起宝杖就打。

    老妖把头一摇,左右长出八个头,一齐张开嘴,轻轻地把孙悟空和沙僧衔进洞里,喊道:

    “拿绳子来!”

    那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和青脸儿是昨晚逃回来的,立刻拿来两条绳子,把他们俩捆得结结实实。

    老妖问:

    “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今天我拿住你们四个和尚、四个王子,也够抵我儿孙的命了!”

    “小的们,拿荆条柳棍来,先打这猴头一顿,给我黄狮孙报仇!”

    那三个小妖拿着柳棍,专打孙悟空。

    孙悟空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身体,那些柳棍打在他身上,就像挠痒痒一样,他一声不吭。

    不管怎么打,他都不在意。

    八戒、唐僧和王子们看了,一个个吓得毛骨悚然。过了一会儿,柳棍打断了,一直打到天黑,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下。

    沙僧见打得太多,心里过意不去,说道:

    “我替他挨百十下吧。”

    老妖说:

    “你别急,明天就轮到你了,一个个挨着打。”

    八戒慌了,说道:

    “后天就轮到我老猪了!”

    打了一会儿,天渐渐黑了,老妖喊:

    “小的们,先停下,点起灯来,你们吃点东西,我去锦云窝睡一会儿。”

    “你们三个都是受过害的,好好守着,等明天早上再打。”

    三个小妖移过灯来,拿着柳棍又打孙悟空的脑袋,就像敲梆子一样:

    “剔剔托,托托剔”,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夜深了,他们都打起盹来。

    孙悟空使了个遁法,把身子一缩,脱出绳子,抖了抖毫毛,整理好衣服,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一晃,变得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对着三个小妖说:

    “你们这些孽畜,打了你老爷这么多棍子!”

    “老爷还跟没事儿一样,老爷也拿这棍子轻轻敲你们一下,看看怎么样!”

    他把三个小妖轻轻一敲,就敲成了三个肉饼,然后剔亮了灯,解开了沙僧的绳子。

    猪八戒被捆得急了,忍不住大声喊:

    “哥哥!我的手脚都捆肿了,怎么不先来解我!”

    这呆子一喊,惊动了老妖。

    老妖一骨碌爬起来,喊道:

    “是谁在解绳子?”

    孙悟空听见,一口吹灭了灯,也顾不上沙僧他们,拿起铁棒,打破几重门跑了。

    老妖跑到中堂喊道:

    “小的们,怎么没灯了?”

    “是不是有人跑了?”

    喊了一声,没人答应;又喊了一声,还是没人答应。

    他拿灯火一看,只见地上血淋淋的三块肉饼,国王父子和唐僧、八戒都在,唯独不见了孙悟空和沙僧。

    他点着火,前后找了一圈,忽然看见沙僧还背贴在廊下站着,被他一把抓住摔倒在地,照旧捆了起来。

    他又找孙悟空,只见几层门都被打破了,知道是孙悟空打破门跑了,也不去追,把破门修修补补,继续守着洞府不提。

    却说孙大圣出了那九曲盘桓洞,驾着祥云直接转到玉华州,只见那城头上各厢的土地神只与城隍之神迎着天空叩拜迎接。

    行者说:

    “你们怎么今夜才来相见?”

    城隍说:

    “小神等知道大圣降临玉华州,因为有贤王款待挽留,所以不敢相见。”

    “如今知道大王等人遇到妖怪,大圣降魔,特地前来叩拜迎接。”

    行者正在嗔怪的时候,又看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尊土地,跪在面前说:

    “大圣,我们捉到这个地里鬼来了。”

    行者喝道:

    “你们不在竹节山保护我师父,却怎么叫嚷到这里?”

    丁甲神说:

    “大圣,那妖精自从您逃走时,又捉住卷帘大将,依旧捆了起来。”

    “我们见他法力很强,就把竹节山的土地押解到这里。”

    “他知道那妖精的来历,请大圣问他一问,就好处置,以解救圣僧和贤王的苦难。”

    行者听了这话很是高兴,那土地战战兢兢叩头说:

    “那老妖前年来到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本是六个狮子的窝,那六个狮子,自从老妖到这里,就都拜他为祖翁。”

    “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称九灵元圣。”

    “若要消灭他,必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的主人公来,才可以收服。”

    “其他人休想擒拿。”

    行者听了这话,思考回忆了半晌说道:

    “东极妙岩宫,是太乙救苦天尊啊。”

    “他座下正是个九头狮子。”

    “这样说来——”

    就下令:

    “揭谛、金甲,还同土地回去,暗中保护师父、师弟和州王父子。”

    “本地城隍守护城池,各自行动。”

    众神各自遵守命令离去。

    这大圣驾起筋斗云,连夜赶路。

    大约在寅时,到了东天门外,正碰上广目天王与天丁、力士一行仪从。

    众人都停住,拱手迎接道:

    “大圣要去哪里?”

    行者向众人行礼完毕,说:

    “前去妙岩宫走走。”

    天王说:

    “不去西天的路,却又到东天来做什么?”

    行者说:

    “因为到了玉华州,承蒙州王款待,派三个儿子拜我们兄弟为师,学习武艺,没想到遇到一伙狮子怪。”

    “如今访得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乃是那妖怪的主人公,想要请他为我降妖救师父。”

    天王说:

    “那边因为你想要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

    行者笑道:

    “正是因为这个!正是因为这个!”

    众天丁、力士一个个拱手,让开道路让行者前行。

    大圣进了东天门,不多时,到了妙岩宫前,只见:

    瓦漾金波焰,门排玉兽崇。

    花盈双阙红霞绕,日映骞林翠雾笼。

    果然是万真环拱,千圣兴隆。

    殿阁层层锦,窗轩处处通。

    苍龙盘护祥光蔼,黄道光辉瑞气浓。

    这的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

    彩云重重叠叠,紫气郁郁葱葱。

    屋瓦荡漾着金色的波焰,大门排列着玉制的兽形装饰。

    鲜花布满双阙被红霞环绕,阳光映照树林被翠雾笼罩。

    果然是万真环绕拱卫,千圣兴盛繁荣。

    殿阁层层锦绣,窗户处处相通。

    苍龙盘绕守护神光和蔼,黄道光辉瑞气浓厚。

    这里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那宫门里站着一个穿着霓虹帔的仙童,忽然看见孙大圣,立即进宫禀报:

    “爷爷,外面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

    太乙救苦天尊听到,立即叫侍卫众仙迎接。

    迎接到宫中,只见天尊高坐在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见到了行者,下座来相见。

    行者朝上施礼,天尊还礼道:

    “大圣,这几年不见,之前听说你弃道归佛,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想必功行完成了?”

    行者说:

    “功行还没完成,但也快了。”

    “只是如今因为保护唐僧到玉华州,承蒙王子派三个儿子拜老孙等为师,学习武艺,把我们三件神兵照样打造,没想到夜间被贼偷走。”

    “等到天明寻找,原来是城北豹头山虎口洞一个金毛狮子成精盗去。”

    “老孙用计取出,那精就伙同若干狮子精与老孙大闹。”

    “其中有一个九头狮子,神通广大,把我师父与八戒以及王子父子四人都衔去,到一个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第二天,老孙与沙僧跟寻,也被衔去。”

    “老孙被他捆打无数,幸好用法术逃走了,他们正在那里受罪。”

    “询问当地土地,才知道天尊是他的主人,特地前来请求收服解救。”

    天尊听了这话,立即命令仙将到狮子房叫出狮奴来问。

    那狮奴正在熟睡,被众将推摇才醒,揪到中厅来见。

    天尊问道:

    “狮兽在哪里?”

    那奴儿流泪叩头,只叫道:

    “饶命!饶命!”

    天尊说:

    “孙大圣在这里,暂且不打你。”

    “你快说为什么不小心,放走了九头狮子。”

    狮奴说:

    “爷爷,我前天在大千甘露殿中看到一瓶酒,不知偷去喝了,不知不觉沉醉睡着,失误于没有拴锁,九头狮子所以走了。”

    天尊说:

    “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叫做轮回琼液,你吃了应该醉三天不醒。”

    “那狮兽如今走了几天了?”

    大圣说:

    “据土地说,他前年下来,到现在二三年了。”

    天尊笑道:

    “是了!是了!天宫里一天,在凡世就是一年。”

    叫狮奴道:

    “你暂且起来,饶你死罪,跟我和大圣下去收服他来。”

    “你们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

    天尊于是和大圣、狮奴,踏着云彩径直来到竹节山,只见那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本山土地都来跪地迎接。

    行者说:

    “你们保护,可曾伤害到我师父?”

    众神说:

    “妖精发了恼睡下了,更不曾动用什么刑罚。”

    天尊说道:

    “我的元圣儿也是一个长久修行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平常也不会轻易杀生。”

    “孙大圣,你去他洞门口挑战,引他出来,我好收服他。”

    行者听了这话,果然提着铁棒跳近洞口,高声骂道:

    “泼妖精,还我人来!”

    “泼妖精,还我人来!”

    连着叫了好几声,那老妖睡着了,没有人应答。

    行者性子急起来,轮着铁棒,往里面打进去,口中不停地喊骂。

    那老妖这才惊醒,心中大怒,爬起来,喝一声:

    “还敢赶来与我交战!”

    摇摇头,就张口来咬。

    行者回头跳出。

    妖精赶到外边,骂道:

    “贼猴!往哪里走!”

    行者站在高崖上说道:

    “你还敢这样大胆无礼!”

    “你的死活都不知道呢!”

    “这不是你的主公在这里?”

    那妖精赶到崖前,早就被天尊念了声咒语,喝道:

    “元圣儿!我来了!”

    那妖认出是主人,不敢挣扎,四只脚趴在地上,只是磕头。

    旁边跑过狮奴儿,一把抓住项毛,用拳头在项上打了百十下,口里骂道:

    “你这畜生,怎么敢偷偷逃走,让我受罪!”

    那狮兽闭口不说话,也不敢摇动。

    狮奴儿打得手累了,这才停下,马上将锦韂安在他身上,天尊骑上,喝一声叫走。

    他就纵身驾起彩云,直接转回妙岩宫去了。

    大圣对着天空称谢之后,进入洞中,先解救玉华王。

    接着解救唐三藏,然后又解救了八戒、沙僧和三位王子。

    一起搜寻洞里的东西,逍遥自在,带领众人走出洞外。

    八戒取来一些枯柴,前后堆放起来,放火烧起来,把九曲盘桓洞烧成了乌焦破瓦窑!

    大圣又遣散了众神,还让土地在这里守卫。

    却命令八戒、沙僧,各自施展法术,把王父子背驮回州城,他搀扶着唐僧。

    没过多久,到了州城,天色逐渐变晚,应当有妃后官员,都前来接见。

    摆上斋饭宴席,一起坐下来享用。

    唐僧师徒还在暴纱亭休息,王子们进入宫中各自睡觉。

    一夜无话。

    第二天,国王又传下旨意,大规模开设素宴,全府的大小官员,一一谢恩。

    行者又叫屠夫来,把那六个活狮子杀了,连同黄狮子都剥了皮,把肉安排好留着将来享用。

    殿下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杀了,把一只留在本府供内外的人使用。

    一只给王府长史等官员分用,把另外五只都剁成一两二两只重的块儿,派校尉分发给州城内外的军民人等,各自吃一点:

    一是尝尝味道,二是压压惊恐。

    那些家家户户,没有不瞻仰的。

    又看到铁匠等人打造好了三样兵器,对行者磕头说:

    “爷爷,小的们的工作都完成了。”

    行者问道:

    “各重多少斤两?”

    铁匠说:

    “金箍棒有一千斤,九齿钯和降妖杖各有八百斤。”

    行者说:

    “也罢了。”

    叫人请三位王子出来,各人拿兵器。

    三位王子对老王说:

    “父王,今天兵器打造完成了。”

    老王说:

    “因为这些兵器,几乎害了我们父子的性命。”

    小王子说:

    “有幸承蒙神师施展法术,救出我们,又扫荡了妖邪,除掉了后患,真可以说是海晏河清,太平的世界啊!”

    当时老王父子奖赏犒劳了工匠,又到暴纱亭拜谢了师恩。

    三藏又让大圣等人赶快传授武艺,不要耽误行程。

    他们三人就各自轮动兵器,在王府院中,一一传授。

    没过几天,那三个王子全都操练熟练,其余进攻退守的方法,紧急缓慢的策略,各有七十二种解法,没有不知道的。

    一是那各位王子心意坚定,二是多亏孙大圣先传授了神力,所以那千斤的棍棒,八百斤的钯杖,都能举起能运用,比起当初自己弄的武艺,真是天壤之别啊!

    有诗为证,诗说:

    缘因善庆遇神师,习武何期动怪狮。

    扫荡群邪安社稷,皈依一体定边夷。

    九灵数合元阳理,四面精通道果之。

    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

    ~~~~

    因为善缘有幸遇到神师,学习武艺没想到惊动怪狮。

    扫荡群邪安定国家,皈依正道平定边夷。

    九灵之数合乎元阳之理,四面精通成就道果之妙。

    传授接受心意明了流传万古,玉华永远安乐太平之时。

    那王子又大开筵席宴请,感谢师教,又取出一大盘金银,用来答谢微薄情意。

    行者笑着说:

    “快拿进去!快拿进去!我们出家人,要它有什么用?”

    八戒在旁边说:

    “金银实在不敢接受,无奈我这件衣服被那些狮子精拉扯破了,只要给我们换件衣服,就足够喜爱了。”

    那王子随即命令裁缝,依照颜色样式,取来青锦、红锦、茶褐锦各几匹,给三位各做了一件。

    三人欣然接受,各自穿上锦布直裰,收拾好行装启程。

    只见那城里城外,不论大小,没有一人不说这是罗汉降临凡间,活佛来到世上。

    鼓乐的声音,旌旗的色彩,充满街道堵塞道路。

    正是家家户外焚烧香火,处处门前献上彩灯,来到很远的地方才返回。

    他们师徒四众才得以离开城向西去。

    这一去顿时摆脱各种杂念,潜心修行正果。

    正是:

    无忧无虑来到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