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8章 关于郑梁&南秋
    郑梁跟南秋结婚后,

    两人在鹭岛共同生活了十年。

    这十年间,郑梁忙着自己的工作,

    南秋跟郑燕一直悉心经营着养老院。

    两人各忙各的工作,

    郑梁每天中午雷打不动的,

    来养老院找南秋吃午饭,

    晚上,下了班就开车来养老院,

    陪南秋做完工作,接她回家。

    起初,大家觉得郑梁就是图个一时新鲜。

    时间久了,会有人说他是在立人设。

    晚上回家,两人坐在沙发上,

    南秋跟郑梁商量着,要不就别天天来了。

    郑梁却说,两人错过的青春无法弥补,

    他要在剩下的日子里,

    把之前错过的都补回来。

    他说他交了伙食费,不白吃。

    后来的日子里,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

    好像比结婚之前更黏糊了。

    郑梁最难熬的日子,

    莫过于南秋去Y城,带孩子那段时间。

    两人每天一个电话,晚上还要视频。

    周末必然开车来看她,

    秦铮每次都跟宋听雨吐槽,

    说这老头也太黏人了,比他还黏糊。

    宋听雨对秦铮说:“人俩在一起不容易。孩子这边我们能忙的过来,就让九姐回去吧,养老院那边事情也挺多的。”

    南秋就这样,在Y城待了半个月,

    就被郑梁接回了鹭岛。

    后来,南秋只好等郑梁放假,

    跟他一起来Y城看孩子。

    孩子大点了,能说会道了。

    秦铮就把儿子秦参送到了鹭岛,

    让南秋跟郑梁带着,

    白天秦参就跟着奶奶去养老院,

    别看他人小鬼大的,那细心劲跟宋听雨很像,没事还能帮奶奶干点活。

    自打他来,养老院的老人们也有了活力。

    南秋在秦参身上看见了秦铮跟宋听雨的影子,对这个见面不多的小孙子又多了几分感情。

    周末,郑梁带着秦参爬山涉水。

    秦参人小胆大,又壮实,

    郑梁觉得他是当兵的好苗子。

    那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儿也深得郑梁喜欢。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

    秦铮跟宋听雨带着妹妹秦鹭,去鹭岛接秦参。

    南秋跟郑梁带着秦参,去港口接他们,

    秦鹭远远的指着一个小黑点说:“妈妈,那个黑色的东西是哥哥么?”

    宋听雨差点没认出来儿子,

    秦参在鹭岛晒得黑极了,但整个人高了不少,也壮了不少。眼睛亮晶晶的,不像在城里,每天精力充沛散不出去,那个颓丧劲儿。

    秦鹭搂着秦铮的脖子,在他耳边讲悄悄话:“粑粑,不要把米粒扔在这,米粒不要当黑煤球。”

    秦铮耐心回道:“不会的,怎么会给你扔在这呢!咱们是来接哥哥回去的。”

    秦参一听不乐意了:“我不要回去,我还要跟爷爷出去玩呢。回去一点都没意思。”

    郑梁听了得意极了:“好大孙,爷爷没白疼你。”

    两人带孩子在鹭岛待了一周,

    离开的时候,也没能带走秦参。

    秦参就这样在鹭岛待了两年,

    幼儿园也是在鹭岛上的,

    宋听雨放假的时候,会带米粒来看他,

    直到要上小学了,

    秦参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

    宋听雨花了好长时间,

    才规训好秦参身上的野性。

    主要是靠宋听雨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还有秦铮的武力压制!

    即便如此,秦参每年暑假,必到鹭岛报到。

    在养老院蒸蒸日上的第十年,

    郑燕突发了脑溢血,没法再继续工作。

    当时正值养老院经营很好,

    大家都舍不得放弃,

    商量后决定由郑燕女儿接手郑燕的工作。

    可郑燕女儿女婿并不是踏实干事的人,

    很多想法跟南秋大相径庭,

    此时的南秋,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几次沟通无果后,南秋提出撤股。

    郑燕女儿乐不得的,

    很快就把南秋的股份折合成钱给了南秋。

    郑燕虽然脑出血了,但大多数时人是清醒的。

    她知道了这些事后,觉得愧对南秋,

    南秋劝她好好调养身体,两人共同打拼的这十年,是她人生中最肆意的十年。她们都老了,外面的世界就交给年轻人去闯吧!

    郑梁到了退休的年纪,

    离开了公司,卸下了职务,

    有些颓丧的他,跟南秋自嘲道,

    从今往后,自己就是个普通的老头了。

    南秋说:“要不咱们回参岛吧!除了普通的帅老头,你还可以做一个渔民或者农民。”

    郑梁眼里放光:“咱俩想到一块去了。走,回去就开始着手准备。”

    大约过了三个月,

    郑梁卖了鹭岛的房子,

    带着全部家当入赘到了参岛南秋家,

    两个月前,房子就已经开始重建了。

    重建后的小院,更像是山中别墅。

    三层的建筑,给孩子们都预留了房间。

    后院依旧是菜园,前院是花圃。

    郑梁特意留了一大块地方,

    平时供两人锻炼健身用,

    等假期孩子们来的时候,

    可以改造成一个临时的小型游乐场。

    起初,两人刚搬回来的时候,

    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闲话。

    两人也不在乎,反正就过自己的小日子。

    每天一起打理菜园花圃,

    闲的时候,南秋会陪郑梁出海钓鱼。

    刚出事那阵,南秋一度特别怕出海。

    后来,跟着郑梁一起,

    渐渐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

    前夫韩冬在出狱前的一年,

    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之前跑出来抢房子的亲戚,

    仿佛一夜间都不见了。

    谁也不肯出面去帮他处理身后事。

    后来,听说他手头还有些钱,

    他一个外甥冒出来,简单帮他料理了后事。

    秦铮后来打听过,

    韩小雅在国外过得并不好,

    韩冬留给她的钱不是被骗了,就是被花掉了。

    她不敢回国,生怕查起来,就得把钱吐出来。

    于是,她就在国外打零工度日。

    南秋听完这些,觉得很唏嘘!

    她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

    韩冬死了,也换不回母亲的命。

    她有时觉得,是命运在推着她走。

    如果没有这些事,

    她不会再遇见郑梁,更不会跟他再续前缘。

    可能这辈子,就窝在这个渔村里,

    做一个操劳又不受待见的村妇。

    既然老天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

    她要好好活着,

    把前半生蹉跎的岁月,都补回来。

    远处是平静的海面,

    再近点,是山坡上错落有致的小房子,

    再拉近,便是自家闹中取静的小院子。

    郑梁跟南秋靠坐在双人藤椅上,

    看着夕阳西下,

    聊着两人年轻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