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章 这对吗?
    缅因号在码头外停了七天,西班牙人就是不允许其进入港口。

    还借着炮击事件大书特书,搞的阿美利卡灰头土脸的。

    麦金莱因此发了好几次火。

    这几天里,西班牙人也没闲着,四处探查战舰报价。

    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意呆利甚至……华夏。

    “找我们要报价单?”

    汤潇逸感到一丝荒诞,这对吗?

    刘一鸣也觉得这个世界有点奇怪:

    “是的,西班牙人甚至想订购致远级巡洋舰参观。”

    “因为在马尼拉,我们举行了几次开放仪式,西班牙人应该是对致远级有了一些了解。”

    四五千吨的轻巡洋舰,确实非常适合西班牙这种有着远距离巡航需求,又没有很多资源投入海军的国家。

    英吉利人也十分满意这种战舰,有一定防护能力,强大的续航力,高航速。

    火力平庸一点也没关系,能打赢中小型破交舰就行,特别适合全球巡航。

    “陛下,咱们要给他们报价单吗?”

    刘一鸣不太确定的问道。

    给了吧,万一合同成了,卖了战舰,而华夏又对吕宋有想法,那不是资敌吗?

    卖武器给敌人,怎么看都像是叛国。

    你说是吧晋商?

    但有坏处,也有好处。

    毕竟这是战舰军购合同呀!要是能签成,利润大大滴。

    而且,也能提升一下华夏制造的地位,让更多人的目光注意到华夏产战舰。

    毕竟,西班牙是老牌殖民帝国,虽然落魄了,但影响力依旧比秘鲁强。

    特别是,争取南美合同就更方便了,因为南美除巴西外都是西语区。

    包括之前在华夏大肆撒币的秘鲁。

    “我倒是觉得,西班牙人还有另一重打算。”

    汤潇逸望着天花板,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他的曾经,华夏还较为孱弱的时候,每次和白头鹰发生了矛盾,当然仅限于中小型矛盾时。

    都会有一个采购团,揣着钞票,到白头鹰大肆采购。

    然后,这些财团为了生意,就会施加一些压力,矛盾的处理就会方便很多。

    而且买的东西也不是全部无用,就算是买玉米,那也能吃呢,人不吃牲口也能吃。

    西班牙的做法,是不是有想要缓和的意思?

    “有可能,西班牙人其实有一些松口的意思,愿意在吕宋给予华人特别待遇。”

    刘一鸣听完后分析了一下,觉得可能性很大,

    “如果他们同意给予华人特别待遇并赔偿,同时向华夏订购战舰,甚至进一步合作。”

    “在国际上看来,他们已经做了巨大让步,加上英吉利、法兰西的态度。”

    “如果我们想进一步动作,面临的压力会很大。”

    “所以,臣的建议是,拖着他们,拖到咱们准备好。”

    刘一鸣没有再提取消行动的事儿,因为汤潇逸的态度很明显。

    不可能放过吕宋这块肉!

    而且一旦拿到了吕宋,加上婆罗洲、台澎、琉球,一个外海防御圈就搭建好了。

    就算遭到多国联合进攻,他们也能有更多时间进行准备。

    “那到不必故意拖着,只是报价单而已,让海军部参与,做一份看得过去的报价单就行。”

    汤潇逸摇了摇头,

    “合同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

    ……

    世界市场上,可以说绝大部分工业国家都收到了西班牙的战舰意向问询。

    那么猜猜是谁没有收到呢?

    第一个是当之无愧的“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沙俄帝国。

    另一个就是小山姆——阿美利卡。

    还没有进化成帝国。

    “该死的!该死的西班牙王国!”

    麦金莱愤怒的扔开报纸。

    他本来是一个文化人,博士学位,从政多年,不说涵养,但怎么也拥有一定的城府。

    竞选总统前,虽然不说一片坦途,但好运也眷顾着他。

    可惜,当上总统以后,他的好运仿佛停止了。

    先是前任总统们布局的檀香山出了差错,现在在檀香山,阿美利卡的影响力已经大大降低。

    土着人虽然不多,但都已经投入到卡拉卡瓦二世的麾下——这个名字才像檀香山国王嘛。

    而且国王也确实把土着人当人用,哪怕是二等人。

    毕竟在华人的社会中,二等人也是人,哪怕是蛮夷,也有一定人权。

    没有白人那么极端。

    几千年来大融合的智慧,只有几百年半文明史的白人是不会明白的。

    至于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和他们没关系,除了地理位置,一丝一毫都没有。

    然后是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老实说,阿美利卡人已经逐步习惯了经济危机的到来。

    但习惯归习惯,不满归不满。

    而这次,西班牙连华夏这个半工业国都问了,就阿美利卡没问,是什么意思?

    至于不问沙俄,除了产能、质量原因,还有英吉利和沙俄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的原因。

    这种时候,西班牙不可能去得罪英吉利。

    总之。

    麦金莱的名声越来越臭,甚至开始有报纸把他评为“最差的总统排名榜第一”“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这些夺人眼球的报纸销量出奇的好……结果你懂的。

    几乎所有非麦金莱核心阵营的报纸都在说他的坏话,而核心阵营的报纸也没说他好话。

    因为那样卖不出去。

    只能忍痛不提他。

    “总统阁下,民间的舆论浪潮已经席卷了多个州,如果我们不能扭转舆论,那么中期选举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国务卿也非常不满西班牙人不给面子的做法。

    “我也知道,但是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扭转舆论?出台法律吗?!”

    麦金莱怒气冲冲的,

    “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国会、各州对我的政策充满非议。”

    “我也想解决问题,但根本没有办法。”

    国务卿沉默了一下,麦金莱说的都是现实问题,思索了一下,看向桌上的文件。

    《缅因号事故调查报告》

    “想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国务卿沉声道,

    “开拓一块新的市场,重振进出口,重启生产,挽救失业率,这样,中期选举还有机会,连任也是。”

    麦金莱疑惑的眨了眨眼:

    “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难道和华夏人秘密妥协?”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他们正在开发加里曼丹,有庞大需求。”

    国务卿吸了口气:

    “其实,一场战争也可以造就一个市场,一场小的战争。”

    “只需要打赢,收回成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