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阿美利卡开始搞事
    麦金莱的反应非常大,因为阿美利卡现在有钱。

    根据阿美利卡的观念,钱,或者说能够控制的资源就是一切。

    所以,阿美利卡就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重要的地位。

    毕竟,重商主义嘛!

    阿美利卡发动美西战争的底层逻辑,也是取得一个和阿美利卡相匹配的位置。

    即,一个顶级二流列强的位置。

    一流列强,阿美利卡知道自己够不上,他们的积攒还不足够。

    但二流列强中,他们排第一,没有问题。

    凭借着强大的生产能力(仅次于英吉利),排到二流列强首位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阿美利卡还没有取得二流列强顶端的地位,就得了二流列强的病。

    “阿美利卡殷切的期望着,此次会谈能继续阿美利卡应有的世界地位和利益。”

    阿美利卡驻华大使在谈判再次失败后,如是说道。

    汤潇逸的回复,或者说世界的回复(包括英吉利)说的是:

    “阿美利卡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并没有展现相应的实力和对世界局势的贡献。”

    汤潇逸知道阿美利卡有这个实力。

    但经过华夏帝国大军售加强后的西班牙,足够让阿美利卡没有发挥的空间。

    这就是汤潇逸当初军售的目的之一,打压阿美利卡。

    列强的名头听起来只是一个名头。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入场券。

    就像五常和非五常一样。

    不管非五常在社交媒体上多么牛,实际上也无法和五常进行任何形式的比较。

    一个名头,质的区别。

    阿美利卡现在还是一个地区大国,不算列强国家,对整个阿美利加洲(南北美洲)有强大到影响力,但因为不是列强,还是被人轻视。

    汤潇逸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把阿美利卡局限在南北美洲。甚至局限在北美洲。

    至于奢望墨西哥打败甚至和阿美利卡对峙,汤潇逸是没想过的。

    墨西哥太垃圾了,不在政治体制上,而在工业规模上。

    直到一百年后,墨西哥都没有完整的工业化计划,更别提工业化行业了。

    墨西哥任何一个正常行业,都是残缺的。

    之所以说正常。

    是因为墨西哥的毒品、转口贸易等行业,不算正常行业。

    虽然他们发展的很兴盛,但并不会对墨西哥造成任何意义上的正常影响。

    “英吉利认为,阿美利卡当前的实力,足够作为地区性大国发挥影响力,维护世界平衡。”

    窦纳乐如是说道。

    汤潇逸可不会轻易让阿美利卡有出头的机会,至少在太平洋如此?

    至于大西洋,那是英吉利人应该关心的。

    英吉利才是大西洋的霸主。

    汤潇逸的目的是,成为远东——印度洋霸主,之后才好更从容的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阿美利卡发挥其影响力,难道就只会通过战争吗?那是不合格的,顶多算是阿美利加洲的不稳定因素。”

    汤潇逸是这样答复英吉利人的。

    从汤潇逸或者华夏帝国的角度出发,并不乐意太平洋上出现第二个强国。

    有些人以为,阿美利卡工业规模宏大、制造业蓬勃发展,取得太平洋另一帝国的称谓是迟早的事。

    汤潇逸起初也是这样认为的,想过最好的情况,也是在太平洋和阿美利卡进行非战争性质的对抗性竞争。

    但,是随着法绍达危机的进展,汤潇逸发现,此时的阿美利卡,其实也是一个孤立的国家。

    背靠两洋,是阿美利卡的优势,能够心无旁骛的发展。

    但其实也是阿美利卡,乃至整个阿美利加洲的解释。

    因为距离欧洲和亚洲——世界的中心较远,对于国际竞争的理解十分匮乏。

    在此次美西战争、华美太平洋争争中,对竞争的理解不够充分。

    随着局势的发展,特别是华夏主导了法绍达危机的和平解决。

    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区,已经有了一定话语权。

    阿美利卡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美西战争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这是汤潇逸当初想过,却没想过达成的。

    因为汤潇逸并不奢望,英吉利帝国会站在华夏帝国一方,坐视华夏帝国影响力扩大。

    事实证明,汤潇逸因为有远见,太过看中了华夏帝国的影响力。

    说到底,此时的华夏帝国和华夏帝国展现出的潜力,都展现出华夏帝国只是一个区域性大国。

    因为过去几百年间,哪怕是英法百年战争,都没有出现过总体战这么残酷、现实的战争。

    哪怕是普法战争,法兰西战败,也只是常备军战败,普鲁士王国有条件取胜。

    这是最近的大国战争。

    英吉利也是由此出发,判断华夏帝国和阿美利卡合众国之间的争斗情况。

    毕竟,人类无法想象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

    时间过的很快,9月21日,法兰西、英吉利达成共识,对法绍达危机形成共识,和平解决

    法兰西在危机问题中让步,英吉利支持法兰西占领利比里亚。

    硬要说起来,法兰西让步了,虽然原因是法兰西打不赢英吉利皇家海军。

    但几百年来素来如此,即便是拿破仑一世,也没有在海军上击败英吉利,法兰西人已经习惯了。

    但在陆地上,法兰西依旧认为自己不弱于人(哪怕是德意志)。

    9月25日,法兰西正式宣布介入利比里亚人道主义危机。

    华夏帝国表示支持,英吉利帝国表示中立但是,并没有任何谴责法兰西和华夏的语言。

    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麦金莱在华盛顿大为火光:

    “这是敲诈,是入侵,是英吉利帝国、法兰西共和国,对阿美利卡赤裸裸的无视。”

    国务卿非常无奈:

    “总统先生,根据阿美利卡之前的声明,利比里亚并非是阿美利卡的殖民地。”

    “法兰西共和国此次入侵利比里亚,并不违背同阿美利卡合众国的条约。”

    “英吉利和华夏帝国的支持,也并不违背国际惯例。”

    “阿美利卡,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才能体面的解决同西班牙王国的战争。”

    “还需要思考,以什么状态面对太平洋的复杂局势。”

    国务卿很是无奈。

    麦金莱是一个合格的学者、博士。

    但明显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政治家。

    并没有完全理解,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的格局其实一直都没变化,都是老大尝试联合其他人对付老二。

    区别在于,曾经的老二英吉利成功了。

    成功埋葬西班牙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

    但也彻底开放了海权论时代。

    但是连续胜利的英吉利并没有注意到,未来的世界,是海权和陆权并重。

    “尊敬的爵士,这是华夏帝国几经波折,能取得的最好条件。”

    “我想,这也符合英吉利帝国的利益。”

    “法兰西和阿美利卡产生误会甚至爆发冲突,对英吉利帝国有益无害。”

    汤潇逸如此对窦纳乐说道。

    窦纳乐表情严肃:

    “尊敬的华夏帝国皇帝陛下,您产生了一定误解,在国际政治上。”

    “在维持国际殖民秩序,保护列强权益的基础上,英吉利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的目标是一致的。”

    “包括现在的华夏帝国,在许多利益上,和我们两个国家是一致的。”

    窦纳乐表情严肃,仿佛汤潇逸说的话都是错误的,

    “法兰西共和国和英吉利帝国,都是老牌殖民帝国。”

    “华夏帝国,虽然没有打出殖民的概念,但是华夏帝国对于西域、兰芳及其他几个特区的统治,都是殖民地pless版本。”

    “英吉利在应对阿美利卡的问题上,同华夏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是统一阵线的。”

    汤潇逸了然。

    英吉利是帝国,所以在殖民问题上游刃有余。

    即便有问题,一句“应大英帝国女皇陛下的要求”,就能解释一切。

    但是阿美利卡合众国,并不能单纯的用统治者的名义进行侵略。

    因为,能够有合法全权侵略利益的人,是皇帝\/国王,而非总统。

    阿美利卡虽然并没有完成普选,但总统在名义上也并非所有人利益的代表。

    仅仅是多数党党魁罢了,和英吉利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英吉利团结在女皇的目的下,阿美利卡团结在“自由”一词下。

    在汤潇逸的鼎力支持下,法绍达危机圆满解决。

    十月一日,英吉利、法兰西,在淞沪签署备忘录,双方和平解决法绍达危机。

    法兰西方式对法绍达镇的宣称,换取法兰西和英吉利的关系正常化。

    十月二日,法兰西正式宣布,介入利比里亚人道主义危机。

    利比里亚人道主义危机,是阿美利卡遣返的黑人,对利比里亚本土黑人惨无人道的统治。

    阿美利卡遣返的黑人,明明是非洲大陆出去的,在被送回利比里亚后,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

    遣返黑人长期取得利比里亚的执政权利,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都被阿美利卡掌控着。

    即便是19世纪中期,阿美利卡就开始遥控控制,利比里亚黑人也没有反抗的意思。

    反而加强了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

    是的,利比里亚虽然是黑人当政,但造成的后果,甚至比瑞士还严重。

    瑞士国王对瑞士属得废用,也就是中非刚果地区的统治自己后拟人了。

    但利比里亚对黑人的 统治,更加的离谱。

    斩手,断腿,可以说,黑人对付黑人。比白人更加残酷

    特别是,英吉利统治时期,只收取战败的黑人奴隶。

    而瑞士国王统治时期,有条件的挑选青壮年男子成年,并残废。

    加上阿美利卡的影响,以至于利比里亚到了21世纪,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要知道他们的主子,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阿美利卡。

    不过那是二战后,法兰西、英吉利的力量已经消磨殆尽。

    此时,法兰西还是强国,英吉利更是不可否认的世界第一大国。

    比第二第三加起来还强。

    “阿美利卡无法容忍法兰西对利比里亚的侵略行为,这是对阿美利卡的挑衅!”

    约翰大使非常不满法兰西插手利比里亚问题。

    里昂则上映的多:

    “在过去几十年里,利比里亚并非阿美利卡的保护国,更并非阿美利加洲国家。”

    “法兰西为维护自身利益着想,对此事件表达的态度并不违背国际惯例。”

    “法兰西两全力支持吕宋、西非土着争取自由平等的机会。”

    当然,这只是说说。

    更重要的是,说给汤潇逸他们听。

    因为汤潇逸他们的根本目的,也是隐藏目的,就是让华夏帝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有正当理由。

    阿美利卡对檀香山以及奴隶的残暴对待,就是理由之一。

    虽然阿美利卡已经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但习惯上,依旧黑白分明。

    “华夏帝国本身来说,恢复朝贡贸易圈、华夏传统影响范围,是华夏帝国与生俱来的权利。”

    “希望英吉利和法兰西不要影响华夏帝国收回其藩属国泰国的权利。”

    汤潇逸也想早日重建朝贡圈子,吸收东南亚的营养,供给给华夏帝国,早日复兴。

    但法兰西和英吉利、荷兰,两代海上马车夫和一代欧陆霸主,都在东南亚取得了重要利益。

    特别是,华夏帝国错过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

    好在,经过多场战争,汤潇逸已经明白各各国的需求。

    “里昂,华夏帝国肯定是支持法兰西获得利比里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汤潇逸苦口婆心的和里昂解释着。

    汤潇逸美方解释,华夏帝国忙里忙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限制阿美利卡。

    毕竟从地缘政治上说,阿美利卡的位置太好了。

    而华夏帝国,虽然人口庞大,但战略位置确实一般。

    “法兰西接到了消息,沙俄帝国正在对同阿美利卡合众国联合进行讨论。”

    “虽然法兰西在沙俄帝国有一定影响力。”

    “但华夏帝国,还是要早作打算!”

    汤潇逸摇摇头:

    “终究是要面对的,希望法兰西支持华夏帝国对檀香山的主张……”

    (今天聚餐喝了酒,离谱,所以有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