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只能被迫选择跟灵帝走上同一条路。
    圈禁太后,将太后从汉廷的运转体系中彻底踢出去。
    不同的是,太后会带走朝廷近五成老臣、腐儒、士人。
    接下来是一个完全受自己掌控的朝廷。
    唐皇后直到现在才弄清一切始末,叹气道:
    “我说前几日母后怎么连宫里的大印都交给妾了,原来……原来母后一早就准备好了。”
    今夜过后,后宫一切事物,都由她说的算。
    大汉的第二个小朝廷,也将被过渡到她这里。
    刘辩动作轻柔的将唐皇后揽入怀中,“说明母后认可你,从明天起,宫里的大小事就全由皇后做主了。”
    “嗯……”
    刘辩松开她,笑着转移话题道:“不准给朕省钱,朕的少府钱多的都要花不完了。”
    “妾知道了。”
    “好,皇后早点休息,朕去前殿处理些政事。”
    刘辩料理好唐皇后,来到前殿,此处有一人等候多时。
    卫将军刘备。
    见到刘辩出来的第一时间,刘备就躬身下去,“参见陛下。”
    果然是天子召见自己。
    刘备在来之前还以为有人骗他。
    天子的病好了!
    刘辩并未客套,直奔主题,问道:“朕问你,今夜可有异常?”
    “回禀陛下,除太师府邸外,并无异常。”
    “城中能征调兵卒有多少?”
    “臣直接能调动的有八千余人。”
    刘辩点头,和自己预料的倒是差不多,略微沉吟后,说道:
    “兵卒都派去守大牢吧,北城门可以打开,对外不要声张是朕的意思。”
    “这……”刘备抬起头,他满腔疑惑。
    这几日洛阳的发展自己以为看清了,结果现在更加迷糊。
    他忍不住提醒道:“陛下,让臣留下吧,过几日洛阳可能不太平。”
    刘辩摆摆手,“皇叔尽管去办,有朕在,天塌不了。”
    一句话让刘备心安下来,重重抱拳:“遵旨!”
    领命之后,转身离去,刘备有了底气,腰挺的笔直,步伐也轻快很多。
    刘备走后,刘辩就只剩下一件事。
    令人点好灯,静静坐在殿中等候。
    闲暇之余,他开始对新的官制进行勾勒。
    以九品来取代以往的官秩,以现有的新钱取代粮俸。
    上公中,太傅、大将军秩万石,可以改为一品。
    皇亲国戚亦一品,公主皇子超品。
    三公秩万石,改为二品,最好搞成荣誉职位。
    九卿秩中二千石,改为三品。
    秩二千石的,改为三品。
    比两千石,改为四品。
    中千石改为四品。
    千石改为五品。
    比千石改为五品……
    这么排下来,刘备官居二品、孙坚四品、皇甫嵩一品、卢植三品。
    朱儁就拉了,至多六品。
    荀彧也拉了,五品官。
    至于曹操,原秩比二千石,能当个四品。
    单纯的替换,不合理之处有点多。
    要使其运转妥当,必须让陈群回来,找些人聚在一起仔细研究,制定出更合理的官职。
    ……
    夜越发深沉,宫中还一切平静,然而宫外却不同寻常。
    本该宵禁的街道,站着几排府兵。
    他们一手持火把,一手拿大刀,人人右臂皆绑着赤条。
    噌!
    为首南宫卫令当着所有人的面拔刀,扬声喊道:
    “太后篡国,圈禁天子,掀起党锢之祸,致使朝野哗然,弟兄们,大牢里关的都是大汉的忠臣,随我一同去将他们解救出来,勿要让孝武皇帝之痛重演!”
    太后篡国,多么小众的一个词,让府兵们心里发怵。
    但提起武帝,大家又提起精神。
    没错,武帝行完及冠礼亲政,同时推行新的国策。
    结果太后不允,强势插手将朝中大臣下狱,致使多位重臣惨死狱中,就连武帝的老师也……
    这件事的教训非常惨痛,悲剧不能重演。
    朝野哗然是真,党锢之祸重演也是真。
    府兵们硬着头皮喊道:“解救忠臣!”
    相隔一条街道的地方,同样的一幕在上演。
    乱七八糟的兵士,举着火把高喊:
    “闯进宫去,奉迎天子,以拒太后!”
    “冲啊!”
    行动展开,五六千人化作一条条火龙,冲向四处,按照既定计划行动。
    ……
    王允带人来到北城门,本以为会是一场恶战,结果没遇到什么抵抗。
    顺利的不像话。
    将守将押住后,北城门已经被王允掌控。
    估计就连天天窜太师府的士人都想不到,他还有这种实力。
    能在洛阳城里掀起如此大的动静。
    王允快步上城墙,往城外看。
    他焦急如焚,凭自己这点人马肯定救不出天子,也杀不死刘协。
    刘备那关自己就过不了。
    还有皇甫嵩,手里有五百虎贲!
    是天子赐的私兵,精锐中的精锐。
    看现在的样子,皇甫嵩摆明与何太后站在一起,必须用人海战术灌死他。
    但来到城墙后,王允当场呆住。
    呆住的并非到了约定时间空无一人,而是……一片火海。
    漫山遍野都是火把的光亮,以至于王允的眼睛都被倒映成金色。
    四面八方皆是北军大旗,寒风吹的旗帜猎猎作响。
    王允回神,激动的一拍大腿,“哎呀,关键时候还得那老家伙!”
    怪不得天子一直用朱儁当北军中候不撒手。
    瞅瞅,这安全感。
    朱儁起码拉来了五个营!
    跟在王允身边的官吏,都惊叹起来,除了惊叹朱儁的果断,还惊叹王允的厉害。
    王允几封书信就能拉开这么多军队,比皇甫嵩面子还大。
    “哈哈,老夫可是写了不下万字,为朱儁晓以利害。”
    王允哈哈一笑,突然觉得不合时宜,咳嗽两声,催促道:
    “别拍马屁了,快去开城门!”
    城门下。
    朱儁骑在马上,整个人的身形又暴瘦了一圈,面庞有棱有角,跟以前是两种气质。
    他手里攥着一封书信。
    不过不是王允的。
    而是一封笔迹十分潦草的信,内容就两个字。
    进城。
    所以他来了。
    除了留下盯着北邙外的军队外,剩下能动的五大营全在这。
    随着吱呀声响,吊桥缓缓放下,最后砰的落地。
    城门已经打开,王允在一众官吏的簇拥下出来。
    “他怎么也在?”
    朱儁紧皱着眉头,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注视着这伙人。
    王允走过来,高兴道:“老夫在此等候中候多时,哈哈哈,果然如老夫信中所说,中候深明大义,有中候加入,大事成矣。”
    信?什么信?
    朱儁最近确实收到不少信件,但他全给烧了。
    怎么啥事这个傻老头都要掺和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