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7章 牛羊抵债
    活罪?还有什么活罪是曹操不能接受的。

    哪怕现在要将自己流放,去镇守苦寒之地的边疆,曹操都会高兴答应。

    等到再立功勋,寻机会回来继续侍候天子。

    他倒是无所谓,可把刘辩难住了。

    有时候他真的挺无语的,每次曹操有点功绩,总能顺势惹出祸事来。

    惹了就惹了,问题是如今的曹操不一样,他身兼变法之重任。

    贬的太低,就没有威慑力,光靠一个诸葛亮,无法顺利推行科举。

    看曹操听闻活罪难免的话,非但不害怕反而高兴的样子刘辩就来气,摆摆手下令道:

    “先将他押入大牢。”

    说完挥袖离去。

    鲍信抱拳,“喏!”

    然后冷冷的扫视了一眼曹操,咬牙切齿的下令道:“将此贼带走。”

    羽林郎架着曹操就走,曹操还不忘冲刘辩的背影高呼道:“臣恭送陛下。”

    因为曹操的事,刘辩回到章德殿后,辗转难眠。

    天刚亮,就迫不及待的起床,召见糜竺、陈群。

    值得欣慰的是,这两人进展的都很顺利。

    尤其是糜竺,进展神速。

    他在商业上的改革主要是几个方面,一、制定并收取商税。二、授大商人谏议郎荣誉官职,朝廷统一管控。三、推行印刷术。

    目前没有遇到阻力,商人们积极配合。

    按理来说,要收商税等于在人虎口中夺食,人家说什么也不愿意才是。

    现实出人预料,商人们非常配合。

    因为朝廷是负责任的朝廷,收的钱并不是进了私人腰包,而是一个子办一个子的事。

    开荒、修路、剿匪、护送商队、划分商业土地、供给调遣分配民夫工匠、提供优质马匹、塑造经商环境、让百姓富裕……

    等等一系列的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

    他们现在赚的都是以前的十倍。

    光朝廷让百姓兜里有钱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们高兴。

    百姓手里钱越多,就越会买他们的东西,生意一片红火。

    就比如开酒楼的,以前的客人都是士绅子弟,现在百姓每月能下次馆子,生意火爆,遍地酒楼拔地而起。

    良好的营商气氛,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同时,曾经因为战乱逃亡扬州、益州那边的士绅,如今正在拖家带口的回来。

    既然糜竺这边不需要刘辩操心,他的目光就转而落在陈群身上。

    陈群的回答更令刘辩惊喜,这家伙是个实干派,向刘辩拱手道:

    “陛下,臣已收集好洛阳所有官吏官秩,不日臣打算走访大汉各郡县,进一步收集信息,与地方官吏加深沟通。”

    如何平衡地方与京师官吏品级上的差异是问题,单靠俸禄的转换是行不通的。

    太守两千石,九卿也是两千石,难不成双方还同一品级?

    州牧都督如何处理?总督又置于何品?

    太低,太守不满,地方动荡。

    太高,埋下隐患,朝廷难以节制。

    如此天寒地冻要出发,刘辩沉吟一番后,倒是没劝阻,这事早办完有利于科举的运转,他道:

    “朕派人保护你的安全,卿万分小心,若遇到麻烦,不可以身涉险。”

    找几名羽林郎随行,什么突发情况都能应对的来。

    和两人沟通完毕,刘辩心放下去一半,送走他们,刘辩打算派人找来大将军皇甫嵩,细细聊一聊来年战事的事。

    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刘辩多加注意,处在草原的贾诩,也不知是什么情况。

    他留在那,是为了分化鲜卑,同时为了扶持起南匈奴。

    大汉虽然帮于夫罗复了国,但于夫罗接手的是一个危若累卵的国家。

    对内,贵族情绪激烈,反汉思想仍在。

    这也怪不得人家贵族不干,大汉内乱时,先帝隔段时间就给老单于下诏。

    偏偏人家老单于还遵,拉着全国青壮来给大汉收拾烂摊子。

    有时候连刘辩都感慨,瞅瞅这做事,真实在。

    纵观历史,大多数情况下,中原王朝鼎盛的时候人家装一装,恬不知耻的找你要各种好处。

    等到你稍显颓势,人家立刻化身恶狼,毫不顾忌的扑过来。

    不像人家,大汉的黄巾起义都快打到洛阳了,还不留余力的相助。

    除了贵族,吃不饱饭也是一大问题,外患同样不可忽视,鲜卑与南匈奴领土争端迟迟未得到解决。

    以上一连串的事,都不是于夫罗一个人,外加几千骑兵能解决的。

    所以朝廷将贾诩留在了那,同时还把魏延及边防第一军,就驻扎在白狼塞。

    一旦南匈奴失控,亦或者鲜卑攻打,大汉能在第一时间给南匈奴撑腰。

    抛开老新单于的为人因素不谈,单从战略角度,就不能弃南匈奴于不顾。

    南北匈奴一旦合并,将会给大汉带来一条西起金城关、萧关,东至居庸关、辽东障塞的狭长战线。

    而匈奴擅长骑兵机动作战,想要防备他们,狭长的战线上摆上四五十万人,都不一定能防备得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收之时,北匈奴只需要集合起五万骑兵,随意寻找个地方就能突进来,给朝廷带来巨大损失。

    南匈奴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它是插在北匈奴心脏部位的刀子,一日不解决隐患,北匈奴就一日不敢跟大汉撕破脸皮开战。

    此外,南匈奴还起着牵制鲜卑四部的重任。

    今年宫宴,南匈奴应当会派人参加,正好问问情况,顺便盘算一下,朝廷要不要助南匈奴一把,让他强盛起来,培养出几支精锐骑兵。

    粮食、军械、钱,朝廷都不缺。

    刘辩突然出声:“借给南匈奴一百万石粮食,手弩五千把,精弓一万,刀两万柄,钱十亿,不知如何?”

    在场除了刘辩,就只有郭嘉在,很明显这个问题是对郭嘉抛出,询问他的意见。

    郭嘉对天子跳脱的思维感到意外,不过他没有提出疑问,很快进入状态开始思索。

    “对于朝廷来说,这点东西无足轻重,只是臣有疑问,南胡未来给付的起吗?”

    就人家现在的情况,基本运转都要靠大汉的威慑,于夫罗就是下诏在百姓手里抢,也抢不出这么多钱。

    “可以拿牛羊抵债。”

    刘辩不假思索,继续说出见解:“朕以为,南胡贫苦不在于地域,而在于制度缺失,南胡背上欠款,朝廷可顺势加深双方关系,派出商队贸易,投资工坊,收拢流民,建设大规模牧场,兴汉教。南胡人仇汉心理由黄巾之祸而起,必因日新月异之生活而消。”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