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打算比什么都强。
    “那就先按你说的办。”
    里正点了点头,次日便召集了村里人开会。
    开完之后,将人放回去,衣服给了自家媳妇,村里几个手艺好的便一起出门,朝着平山走去。
    刚走了五里地,便见前方有一群工人正在修建什么,瞧着又宽又大,像个大棚子。
    “诶,大兄弟,你们这是建啥呢?”
    里正媳妇是这群人的领头,她找到旁边干活的一个工人询问。
    眼睛不住的打量着正在建的东西,越瞧越像房子。
    还有好几个高高的烟囱。
    莫不是建砖窑?
    可这也不像。
    伪装成工人的玄衣卫打量了这批村民一眼,瓮声瓮气的道:“俺不知道,说是啥毛衣厂。”
    毛衣厂?
    里正媳妇一愣,她没听过厂这个字,所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只想着这一听便是江白要建的,她便不说什么了。
    篮子里装着织好的毛衣,还等着卖给江白,拿了银子好做衣裳呢!
    只是走远之后,她还是忍不住转头看向那个方向,心中一片火热。
    她总觉得,那什么毛衣厂,定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她将毛衣卖给江白,拿到那三百个大钱的工钱之后,江白便与她谈起了毛衣厂的事情。
    “你说进毛衣厂干活,可以提前领一件毛衣?”
    里正媳妇声音都有些颤抖。
    在她身旁,还有五位婶子跟她一起。
    她们都是这一批里面,织毛衣织得较好的人。
    “是的,我打算先请你们几位,由你们先织出毛衣之后,再请其他人。”
    “那我们第一次织的毛衣真不要钱?”有一位婶子声音激动,以她们的身量,一件毛衣至少要五六两毛线,那就是五六百个大钱。
    至于没有工费。
    给自己织的毛衣,还要什么工费。
    “自然。”
    “只是这次的毛是绵羊毛,这个要难处理得多。”
    “不过羊毛捻的线,织成毛衣也更保暖。”
    周边的村民,便是最大的资源。
    江白问过她们的意愿之后,便带着她们来到家里提前准备好的地方,给大家演示了一遍处理羊毛的步骤,然后拿出了一个木架子。
    “这个是我这边叫人做的简易的织毛衣机,使用这个机器,可以缩短织毛衣的时间。”
    “不过使用机器的话,一两毛衣便只有二十个大钱。”
    江白拿出让人做的毛衣机,演示了一遍,三两下,便织了十几排。
    大家眼睛都亮了。
    她们都是织完一件毛衣的人,自然知道织一件毛衣要多长时间。
    这机器又快又方便,能省不少时间。
    人工制品精致,质量更好,但同时速度也慢。
    江白见识过机械时代。
    大型的机器要造出来不容易,但小型的要造出来,却并不困难。
    以当前时代,要做一个,也不算费工夫。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现在的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再过一段时间,怕会更冷。
    必须要尽快把御寒的衣物造出来。
    与里正媳妇几人谈妥。
    江白这边便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
    第二日,六人便来到正在修建的毛衣厂里。
    羊毛早就放在那里,相应的工具亦准备齐全,里正媳妇几人都是眼里有活的人,当下便忙碌了起来。
    把羊毛清洗干净,去除腥臊的味道,将其放在专门烘干的炕上烘干。
    薄薄的一层铺好,干了之后立马有人开始捻线。
    里正媳妇像是天生的领导者,在她的指挥下,大家有条不紊的工作着,短短一天,便捻出了十斤毛线。
    这个效率,让几个做活的婶子都震惊不已。
    “若大丫那织毛衣机器真能行,说不准明日咱们便有新毛衣穿了。”
    几人心中一片火热,想到暖洋洋的毛衣,便心喜不已。
    主要是这样一来,她们身上现在穿的衣裳便能给家里人穿,家里就能多出一个人干活。
    第二日,几人开始用机器织毛衣。
    该说不说,织毛衣的机器的确比手工织快得多。
    等到一日结束时,毛衣的主体部分已经收针,只需再织两个袖子缝上,便是一件完整的毛衣了。
    “我滴个乖乖嘞,这也太快了。”
    一个婶子拿着从机器上取下来的毛衣,不住的用手摸着。
    哪怕因为忙了一日双臂酸痛,也组织不了她心中的震惊。
    另外几人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回吧!”
    里正媳妇按下心中的激动,开始将毛线和毛衣收进厂里的柜子里锁上。
    又一日,里正媳妇几人织完袖子,将其缝好,当下便穿在了里头。
    “这什么绵羊毛做的,比兔毛的暖和。”
    “那是,你也不瞧瞧那羊毛长得多厚。”
    “得了,大家高兴一会儿便成了,大丫还等着我们做新的好招人呢!”
    里正媳妇心里也高兴得很,但她分得清什么是正经事。
    且她比其他人看得远。
    照这个速度,这个毛衣厂很快便能织出大量的毛衣来。
    虽然毛衣还是不能完全替代棉服,但比起死贵的棉花,这毛衣可便宜多了。
    几人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
    等第二批毛衣出来时,毛衣厂已经建出了好几间大屋。
    毛衣厂也招了男工,专门清洗绵羊毛,烘干之后再交到女工这边,由女工捻线。
    而里正媳妇几人,则是作为技术工人,专门使用织毛衣机器织毛衣。
    随着大家手上做的活越来越熟练,效率也不断提高。
    江家村的人几乎都进了厂。
    不过这是因为地里没化冻,还没开始农忙,所以才这么多人,等农忙的时候,厂里的人至少要少一半。
    毛衣厂忙得热火朝天,江安山两口子也没闲着。
    他们一家子被江白安排了另外的任务。
    看着搭起来的棚子,里头的温度比外边暖和得多。
    在考虑御寒衣物的时候,江白也没忘记粮食紧俏问题。
    天气一直冷下去,气温不回暖,地里种不下粮食,大家同样活不下去。
    所以江安山两口子便被她指着负责温室大棚的事情。
    如今也算初见成效。
    江白看着初成规模的毛衣厂,和略有小成的温室大棚,不由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这么一通忙活,时间已来到正月十五,宋氏的消息,也终于递到了江白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