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白提起山脚下的那些人,倒不是不想帮忙。
    江家村的人手里兴许没有多少粮食,但比起远道而来的难民们,定是要富裕不少的。
    如今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他们可不会有什么伦理道德。
    刚开始时还愿意使银子买粮食,等到他们发现拿银子也买不到粮食的时候,才是动乱的开始。
    “与其让乡亲们把粮食运到平山藏起来,倒不如让护村队重新组建起来。”
    族长也知道,若蛮夷真打过来,就算他们将粮食藏在平山,也无济于事。
    但放在家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安心。
    江白这些日子的变化他们都看在心里,她是个有本事的,手下还有许多的能人异士,倒也不必将粮食全部放在这里,能放大半,到真出事的时候,大家伙还有些粮食剩余,也是不错的。
    再加上江白才刚采收了几千斤的豆子,想来也不会贪了他们的粮食。
    “你说得有理,只是村子里还是太分散些了,我还是想与你商量着借一块地盘,让乡亲们存粮用。”
    族长再三请托,江白也不好继续拒绝。
    于她而言,不过是一块地罢了,便点头应了下来。
    族长这才放心的离开,江家村的村民们也开始收整家里的粮食。
    入夜,便有重新组建起来的护村队巡视村子。
    还有一部分人被族长派到山上挖地窖。
    又要选址,又要动工。
    哪怕他们大多借着江白毛衣厂的名义,还是被山脚下的难民们发现了异常。
    “九昌叔,江家村的人这几日老往山上跑。”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溜进赵九昌家里,赵九昌正与同村的几位主事人说话,闻言立马站了起来。
    “可打听到他们上山做什么?”
    护村队的事情瞒不住,族长他们也没打算瞒。
    不仅是江家村组建了这样的队伍,便是隔壁的几个村子,也是建了这样的队伍的。
    都知道蛮夷破了关,又有赵九昌他们这一批难民避过来,底层民众是最先感受到动乱发生的,都知道现在粮食买不着,于是便对自家的粮食看得特别紧。
    赵九昌他们这一批人,每天都要去江家村村内打水。
    只因整个村子里只有两口水井,一口在村子里,一口则在族长家后边的山里。
    去村里打水的时候,便能见到护村卫队的人手里拿着棍子,绕着村子巡视。
    这小伙子机灵,发现了不对,连跑过来报信。
    “不知道,上山的路有人守着,我上不去。”
    赵九昌这才想起,江家村按着的这一片都被一个富户买了下来,据说也是江家村的村民,好像是一个叫江白的女户。
    平山周围都修建了刺藤篱笆墙,只留了一个进山的入口。
    刚来之时,他便发现守着入口的人都是练家子,猜到山上的人不好惹,约束着村里人,让他们轻易别去招惹。
    “九昌,咱们是不是得给山上的那位递个帖子?”
    “江家村的村民现在都不卖粮给咱们了,我让人打听了,说是城里不允卖粮,他们也买不到粮食。”
    “大家伙手里可只有不到十日的口粮。”
    “村民们没有,这山里的富户总有粮食可以卖。”
    外面的消息赵家村的这些人自然是早就听说了的,比起族长他们,他们知道的情报更多一些。
    蛮夷或许会打过来,但绝不是现在。
    当初正是打听到南安县的蛮夷都被杀了,他们才逃到这里来的。
    到地方后,修的房屋都是简单的木头房子,若蛮夷真的打过来,他们也能再次逃走。
    所以他们并没有江家村的村民那么心慌,倒是粮食不足这一点,更让他们忧心。
    “我试试。”
    赵九昌没有多言,只点头答应下来。
    过了还不到一天,江白就收到了他们的拜帖。
    帖子是由山脚下的难民联合下的,选了赵九昌为代表。
    江白看着帖子,没有第一时间回话。
    “二丫最近在做什么?”
    “二小姐近日除了照顾老爷,陪伴夫人之外,便是苦练武艺。”
    手里捏着帖子,江白思索片刻,道:“打发了吧!”
    她手头现在除了几千斤豆子,也没有别的粮食。
    他们就算求到她头上,也没有任何作用。
    “江夫人不见我?”
    赵九昌听到回话,略有几分失神。
    “我家主子说,她帮不了你们。”
    看守在平山入的护卫是一名玄衣卫伪装的,他面容板板正正,看着就普通得很。
    “小哥,可能通融通融,我们手头吃紧,又没有路子买到粮食,还请江夫人大发慈悲,救我们一救。”
    赵九昌是个放得下身段的,哪怕是个读书人,在大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也能低下头来。
    玄衣卫都是一群面冷心更冷的人,别看他们摘了面具,易容成普通人的样子,实则他们跟普通人还是有区别的。
    至少,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的同理心。
    闻言,他理都没理,只目光看向别处,做好自己的职责便是。
    赵九昌眼里划过一丝愠怒,但知道这人不好惹,也没有纠缠。
    当下回去便与村民们说了。
    住在山脚下的势力驳杂,还有别处逃来的村民,偶有势力的,也只是两三户同乡。
    赵九昌在这里势大,大家便都依托他想办法。
    听到平山的那富户拒了他们,村民们心里不由绝望起来。
    “九昌叔,不如我跟二赖子几个,晚上去江家村摸摸底?”
    那报信的少年家里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偏他家里人少,只有一个媳妇和一个老母亲,手里银钱也不趁手。
    先前大家花银子买粮食的时候,他没舍得掏钱,还想等到后头降些价格再买,谁知就是这么一耽搁,想买都买不到了。
    别人或许还能撑个十日,他家最多撑个三日,不,两日。
    所以他心里比谁都着急。
    “去吧!以打探消息为主,别伤人。”
    赵九昌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少年就是个混子,还在赵家村的时候,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整日在县里欺男霸女,唯一的优点便是待他那老母亲极为孝顺。
    当初也是他先得了消息,说是蛮夷打到凤川县了,他们才能及时逃走,是以赵九昌对他还是要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