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6章 大爸明显衰老了
    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前行,八十多岁的大爸。

    即便腿伤痊愈之后,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始终劳作不辍。

    精心耕种着父母和他三人的口粮地。

    日复一日,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这天,天空的亮光才刚刚透过窗户缝隙。

    大爸就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

    简单洗漱过后,他便扛着农具,精神地出门了。

    想又是去了那片他视作珍宝的土地。

    没过多久,弟弟建平也回到了家。

    他一进门,没看见大爸的身影,便开口问我:

    “大爸又下地干活去了?”

    我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嗯,估计又去地里忙活了吧。”

    这时,母亲在一旁接过话茬,说道:

    “中午包饺子吃,建平回来得正好。”

    说完,母亲让建平把她推进厨房,开始动手和面、剁菜。

    我见状,赶忙放下手中的事,来到母亲身旁,和她一起准备包饺子。

    时间在我们有条不紊的忙碌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天已经晌午了。

    大爸扛着农具,迈着虽有些蹒跚但依旧坚定的步伐,从地里回来了。

    一进家门,他就看见了弟弟建平。

    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暖阳,满是欢喜。

    大爸赶忙走到锅台前,往锅里舀了几瓢水,接着又转身出门。

    抱来一大捆烧草,动作娴熟地开始烧水煮饺子。

    我和母亲在一旁专心地包着饺子,不一会儿,大爸那边也传来了水烧开的“咕噜咕噜”声。

    母亲由于行动不太方便,我便主动承担起煮饺子的任务。

    此时,弟弟建平坐在房间的长条凳子上,陪着大爸聊天。

    建平思索了片刻,开口问道:

    “大爸,我初中同学大建现在干什么呢?”

    然而,不知是厨房里吹风机的声音太大,还是我在翻动锅里饺子时发出的声音太过嘈杂。

    大爸竟然对建平的问话毫无反应,依旧专注地看着灶膛里的火。

    母亲听到建平的话,回头看了我一眼,轻声跟我说:

    “以后和你大爸说话声音要高一点,距离也要近一点,你大爸耳朵有些背(聋)了。”

    说完,母亲转过头,提高音量,大声跟大爸说:

    “娃娃问你,他同学大建现在怎么样?”

    大爸这才抬起头,看了建平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歉意,随即笑着回答道:

    “大建现在发展不错呢,就在咱村里,自己开了个机器零件加工厂,还带着十几个工人,干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挺好的!”

    建平听了大爸的回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道:

    “大爸,那大建的儿子现在干什么呢?”

    此时,大爸正低着头,仔细查看锅底草的燃烧情况,似乎没有听到建平的话,又没言语。

    母亲无奈地笑了笑,再次充当起大爸的传话筒,大声说道:

    “娃娃问你,大建儿子现在咋样?”

    大爸这才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着建平,脸上带着笑意说道:

    “跟大建干呢,儿子负责跑销售,大建就在家负责生产,父子俩分工明确,日子也越过越好咯。”

    建平没有再继续向大爸提问,而我们却在这不经意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大爸的衰老。

    衰老是每个人下半生都无法逃避的现实,只是由于个体的差异,衰老会在不同的方面呈现出来。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那一道道爬上脸庞的皱纹,如同岁月刻画的地图;

    那满头逐渐变白的头发,仿佛是岁月染上的霜色;

    听力的下降,让人在交流中渐渐感到吃力;

    脊背慢慢变弯,诉说着生活的沧桑;

    老年斑悄然浮现,记录着时光的流逝;

    还有那日渐蹒跚的步履,都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岁月已经悄然走过。

    面对衰老,有人能够坦然接受,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

    有人则会惊慌失措,对身体和生活的改变感到无所适从;

    而有人却始终无法接受,试图与岁月的痕迹抗争。

    还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家里的炕上,母亲通常坐在东边,父亲坐在西边。

    母亲所坐的位置十分巧妙,刚好可以第一时间听到开大门的声音。

    只要家里来人,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

    如今,我们回家和大爸谈话时,母亲总是会不自觉地坐到离大爸最近的地方。

    每当大爸听不到我们说话时,母亲就会及时把话传译给他。

    母亲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二传手”,成为我们和大爸之间沟通的传话筒。

    随着大爸年龄的不断增长,他的听力也越来越差。

    为了能让大爸更好地与人交流,我们便试着和大爸商量,劝他去佩戴一个助听器。

    可大爸却毫不犹豫地予以否定。他缓缓说道:

    “我那几位常来和我聊天的老伙伴里,有一位也佩戴了助听器,可没戴多久就不戴了。

    听他说,这玩意儿不太好用。有的人说话声音大,助听器一扩音,那声音简直震得耳朵难受;可要是有人说话声音低,本来就听不太清,戴上助听器反而更听不见了。”

    而且啊,这东西要是不小心弄丢了,或者弄坏了,那可就麻烦了,毕竟挺贵重的。”

    我们数次动员大爸去佩戴助听器,可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

    每次劝说,大爸的态度都很坚决,渐渐地,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然而,我们心里都明白,大爸的听力问题始终是个困扰,只是他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也对助听器心存顾虑。

    我们只能在平日里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尽量用更大的声音、更耐心的态度与他交流。

    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和陪伴,希望能在他逐渐衰老的岁月里,给予他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尽管大爸拒绝佩戴助听器,但我们并未放弃。

    之后,我们找了专业人士详细了解助听器的情况,还搜集了适合老年人的款式资料。

    打算找个合适时机,再次和大爸沟通,希望能用更充分理由,让他接受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