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3章 爪牙
    蛮夷主帐。

    在忽尔槐吃了败仗的拓跋努坐在次位,抬眼望向主位上的蒙古王,眼底藏着几分按捺不住的不甘。

    忽尔槐一战损失惨重,五族大军对他早已没了往日的信任。

    事到如今,前期投入的近三十万大军、耗空的粮草都成了空。

    就算想退也已来不及。

    先前的袭扰早惹恼了中原。

    如今的天朝在九边摆下的架势,显然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对于他们鞑靼这仗,成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的死局。

    偏偏这时,蒙古王亲自进驻拓跋部主帐,以不容置喙的姿态接过了指挥权。

    重压之下,他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

    谁让他谋划这般久,却输的这么惨呢。

    可拓跋努怎能甘心?

    他还想亲手为父亲和部族报仇!

    可他亲手折损了近三十万弟兄,别说联军各部怨声载道,就连拓跋军内部,也有不少将士对他没了信任。

    此刻他攥紧藏在袖中的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权力旁落,连半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如今的主营帐,早已换成了蒙古式的圆顶帐篷,透着股异族的粗犷。

    蒙古王端坐主位,听着下方蒙古族斥候禀报近日军情,眉头拧得愈发紧,指节无意识地叩着身前的矮桌。

    入了冬,蛮夷大军的粮草愈发捉襟见肘,眼下全靠往年的存粮勉强支撑,可只出不进的消耗,总有见底的那天。

    更糟的是,今年的冬日来得比往年早了许多,漫天风雪不仅冻得将士们手脚发僵,连运送存粮的队伍都要用更多的兵力,更长的时间。

    “天朝那边呢?”蒙古王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沉怒。

    “他们的粮草还在往九边送?”

    斥侯躬身应道。

    “是。前些日子探得,天朝的粮队裹着厚棉、顶着风雪往九边运送,路上虽慢,却从未中断。听说他们城楼上的兵士,每日都能喝上热汤,连新兵都有棉衣穿。”

    这些风雪,对于商户家镖师来说可真不算什么。

    以前他们为了赚钱,更远的地方,更恶劣的环境都是走过的。

    更别说,现在天朝万众一心,听说他们是给九边的将士送粮草的都愿意行个方便!

    这话一出,帐中几个联军将领脸色更沉。

    蒙古王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冷硬。

    粮草将尽,天寒地冻,对面的天朝却粮草充足、兵锋正盛,这局势,分明是越来越不利了。

    半跪在地上的蒙古勇士感受到王的沉怒,语气里又添了几分焦急。

    “王!这些日子不知怎的,天朝的将领像是打了鸡血,往日只守不攻,如今竟主动深入草原袭扰!再没有粮草补给,兄弟们真的耗不住了!”

    蒙古王闻言,斜睨了一眼坐在次座上一言不发的拓跋努,眼底闪过几缕毫不掩饰的嘲讽。

    “若不是早前折损了三十万大军,咱们何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

    “要我看,新一批粮草,便由你们鞑靼负责吧。”

    拓跋努猛地抬头,眼中瞬间闪过凶光,涉及鞑靼根本利益,他想也不想便硬声拒绝。

    “不可能!蒙古王难道不知?我鞑靼的粮草本就紧缺,如今再强行征调,族中百姓怕是要饿肚子!”

    “是你们吃了败仗。”

    蒙古王坐在高位上,眼神里满是不屑。

    “不饿着你们鞑靼的百姓,难道要饿着其余各部?自己犯的错,就得自己担着,这事就这么定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淬着赤裸裸的威胁。

    “半月后若粮草不到位,我们蒙古便直接撤兵。反正挑起战事的不是我们,大不了届时我亲自去见中原皇帝,递上降书。”

    “我想,他们会乐见其成。”

    明明知道蒙古这话就是威胁,可拓跋努眼睛依旧涨得通红,死死盯着上座的蒙古王,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对于蒙古来说,这的确是条退路。

    蒙古离中原最远,真到全线溃败时,他们大可以撤兵降顺,当个附属国,从前也不是没做过。

    可鞑靼不行!

    这次他们是战事的始作俑者,和中原结了死仇,且领土与天朝接壤最多。

    拓跋努攥着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脑海里翻来覆去都是密探先前送来的消息。

    当初听闻镇国大将军重伤,他虽憾于没能除掉林景宴、李彦卿,却也暗自庆幸。

    能让那在军中威望如日中天的老匹夫生死未卜,已是折了天朝的锐气。

    可他万万没料到,老将军竟被硬生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退到后方养伤时,还能撑着病体,按镇国军的法子练出一批又一批精兵。

    如今想来,当初那点庆幸,倒成了天大的笑话。

    这笔账算下来,竟只有他们吃了大亏。

    再看眼下局势。

    天朝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补入,各地的粮草车马顶着风雪也没断过,上下一心,气势正盛;反观鞑靼,冬日难熬,粮草将尽,连盟友都在明里暗里威胁施压。

    拓跋努望着帐外飘落的大雪,心底一片冰凉。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全在天朝那边。

    他们既已和中原结了死仇,如今天朝已见胜势,或许会饶过蒙古,却定然不会饶过鞑靼。

    一旦蒙古撤兵,女真、吐蕃那些部族怕是也会立刻打退堂鼓,到那时,鞑靼便成了孤家寡人,只能独自面对天朝的雷霆之怒,灭族之祸近在眼前。

    不管心中怎么不愿,拓跋努最后还是红着眼,咬牙切齿地应了下来。

    “好,我们鞑靼应了!”

    他猛地抬声唤来一个亲兵,声音因压抑着怒火而发颤。

    “你立刻给族中兄长送信,把这里的情形一五一十告知,让他务必尽快凑齐粮草,半月之内,送到前线!”

    亲兵领命匆匆退去,帐中只剩拓跋努紧攥的拳头和压抑的喘息。

    蒙古王瞥了眼他满脸的不忿,只扯着嘴角冷笑一声,全然没打算理会,转头便对着帐中其他将领安排起战事?

    “粮草之事便这么定了,由鞑靼全权负责!”

    他指尖点了点案上的舆图,目光落在一处。

    “天朝近来总派小队深入草原,咱们正好借着粮草未到的空当,在这里设伏。”

    “等他们的探马再进来,便一举拿下,也算杀杀他们的锐气!”

    接着,他又扬声鼓动。

    “既然他们要打,我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草原的勇士从不畏惧风险,我们只怕得到的不够多!”

    “如今你们也看到了,中原可比我们想象的富贵多了。”

    “各部还有什么余军,全都派来!只要拿下天朝,往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们蒙古身先士卒,会再增派二十万勇士,但若是赢了,中原的土地我们要多占一份!”

    最后,他目光扫向拓跋努,语气带着刻意的提醒。

    “拓跋努,你们的粮草可得跟上啊!”

    帐中其他部族的将领闻言,纷纷点头应和,没人再去看一旁脸色铁青的拓跋努。

    此刻在他们眼里,只要粮草有了着落,鞑靼的死活,本就与他们没多大干系。

    拓跋努听到蒙古还能增派二十万援军时,心中一片凉意。

    到如今,等蒙古占据了主导,才真的露出了爪牙!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