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位提升的太快,都让李盼有些不太适应。
    李盼原本最直观的感受无非就是不缺钱花,在学校随便请假。
    细想一下,倒是也正常。
    一个一线实力歌手去当学生,这得什么样的老师才有资格教啊?
    老一辈的资格音乐家学校不是没有。
    但总不能让这些老师都抽出空来教导李盼吧。
    而且抛开资历来说,李盼还真没什么地方需要其他人来指导的。
    可李盼这样的人,京都大学也好不可能轻易放弃。
    不说其他,一个知名企业家,知名作家,知名歌手。
    这些名头落到学校,那也是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既然学生不行,那就直接安排李盼为老师。
    但李盼有老师的水准实力,却不一定会教导,毕竟会和教是两回事。
    所以这个教师,便是名誉教师。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盼也乐意至极。
    可以体验大学时光的同时,也会多上很多空闲时间。
    不过……
    “那多谢钟院长的厚爱了,不过去哪所学校的事,我还要考虑考虑。”
    李盼语气和蔼,十分客气道。
    虽然京都大学作为国内最为知名的高校之一,条件自然是极好。
    但也并不是没有能与之比肩的高校。
    待价而沽,这就是李盼要做的。
    倒不是图什么待遇福利,只是多一些选择,才有更多主动权。
    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这位钟院长倒也没执着,只是和李盼再闲聊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主动打电话来,这是向李盼示好,表示诚意。
    但如果喋喋不休的劝说,这就会使人厌烦。
    看了眼,通话记录上的号码,李盼便收起了手机。
    “大学吗?确实可以换换思维,谁说就必须当学生的。”
    ……往后的一些天里,李盼接连收到了不少高校的电话联系。
    这些高校中,有着与京都大学并列的新华大学。
    也有国内一流顶尖的厦大、中科大等等。
    有音乐或者文学专业的大多都是邀请李盼担任名誉老师。
    实在让李盼现在这个身份当一个学生有些掉价。
    李盼若是自愿,那自然没什么好说。
    但他们得给李盼面子。
    没办法,谁让京都大学一开始开了这么一个口子。
    这就让一些原本指望招李盼为学生的高校,也只能改为邀请担任荣誉教师。
    京都大学都是邀请为教师,你让人家当学什么。
    什么意思?是觉得京都大不够格还是觉得李盼不够格。
    每接一个电话,李盼就会记下来。
    这个时候能打来电话的,除了京都双大,就是国内一流中的一流。
    差一点的都没那个自信来争。
    对于李盼来说,去哪这当中哪一所高校都可以。
    不过首先,京都大和新华大划掉。
    实在不好意思,虽然这俩是国内最好的两所高校。
    但姜阮阮就在京都,李盼还真得避其锋芒。
    那么淮海艺大也得排除,因为林淑雅之后要回淮海。
    这两个地方李盼可以常去,但绝对不能常住。
    那么这一排除,在选择范围内的就只有六所高校。
    其中李盼最为意动的,是温大。
    温江,也属于是李盼常去的一个城市。
    而温大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校,也不算浪费了李盼的成绩。
    不过温大的表演专业虽然是数一数二,但音乐上,却比之不少高校差上许多。
    毕竟温江本就有着国内最大的影视城之一。
    更有不知多少古风取景点,这就造成了表演行业的兴盛,也带动了温江的表演专业。
    至于其他专业,倒是不比其他高校差。
    但问题的邀请他去担任的就是音乐学院的教师。
    先看看吧。
    太早回复这些高校也没用,自己根本不需要着急。
    李盼依旧坐在教室的后排。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教室中的紧迫感也再涨一分,黑板上写着倒计时的数字。
    老王对脸色,明显比之从前憔悴了许多。
    学生们早出晚归,绷紧了一根弦,老王又何尝不是。
    现在就连柳明菲也没那么摆烂了。
    经常主动整理学习资料,对班上数学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她虽然摆烂,但她同样也是看着这个班级的孩子从大一到了现在。
    累一累,也就几个月。
    虽然李盼经常听到她抱怨,早知道就不继续教高三的课了,但手里忙着的动作可一点也没停。
    似乎周围的所有人,都在为这一批学子铺路。
    李盼看着桌上刚刚做完没多久的习题。
    等高考完,再有两三个月,夏杏的通缉时期也到了吧。
    就是不知道棋牌会还会安静多久。
    李盼看了眼窗外,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
    但棋牌会的事,一天没有解决,那就不算真的安稳。
    “李盼,李盼……”
    李盼微微走神时,姜阮阮低声喊了喊。
    李盼回过头来:“怎么了?”
    姜阮阮的课桌上,是刚刚做完的一份阅读理解。
    此刻她正翻着手中的笔记本,指着一道习题:“这题你在哪给我讲一遍呗,思路上我觉得不是很清晰。”
    姜阮阮的声音还是那样软软的,虽然比之当初刚见到时更成熟了一些。
    但那声音和表情,依然觉得她像一颗未拆包的水果糖。
    对于姜阮阮现在问的这道题。
    其实姜阮阮是会的。
    李盼也讲过两遍。
    但题会了,并不代表就真的会了。
    对于这种最后的压轴类型题,高考时是很难遇上原题的。
    哪怕思路其实相似,但做起来的感觉也会差上很多。
    所以想要确保到时候不出错,就得完美掌握这一类题的思路。
    不止要会,还要通。
    最好是能做到,自己也能出一道类似的题,但看起来却很难找到想通点。
    “这道题……,那你得先从信息的这部分进行拆解……”
    李盼顺手拿起桌上的笔,和一旁的草稿本。
    其实这种题让他自己来做的话,根本不需要草稿纸。
    哪怕有些计算量,李盼也能默算得出。
    至于思路,那更是不可能会乱。
    当和人讲题,那还是写出来更为直观,至少姜阮阮不是那种李盼只是说就能完全懂的。
    这种水平的,那是林淑雅。
    而林淑雅这样的水平,也根本用不着李盼来辅导。
    李盼和姜阮阮讲题,讲了题,又接着扩展知识点与思路。
    这一讲就直接到了下课时间。
    两人低语的样子,一下便吸引到了有些无聊的吕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