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行深知崔时宜此刻身在中州,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与她相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崔府投递了一份拜帖,满心期待地邀约崔时宜。
然而,崔时宜对刘子行却毫无兴趣,甚至心生厌恶。回想起在西洲共度的那几日时光,刘子行的种种行为都让崔时宜心生反感。尽管如此,由于两人之间存在着婚约关系,崔时宜也不好直接拒绝刘子行的邀请,以免落得个难堪的下场。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子行迟迟未能等到崔时宜的回应,心中愈发焦急。而此时,身在宫中的辛华公主偶然得知了崔时宜对刘子行的态度,她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太子妃顿时心生不满。
辛华公主决定亲自出马,找到刘子行,苦口婆心地劝解他,希望他不要过于执着于崔时宜。然而,刘子行却对辛华公主的劝告充耳不闻,不仅如此,他还对辛华公主恶语相向,将其数落一番后,毫不留情地将她赶走。
面对这样的局面,崔时宜感到十分无奈。她实在不愿再与刘子行维持这段婚约,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下定决心,决定去找崔广,寻求解决之道。
当崔时宜见到崔广时,不禁为他日渐消瘦的面容感到心疼。然而,为了自己的幸福,她还是鼓起勇气,跪在崔广面前,诚恳地说道:“舅舅,侄女有错。”
崔广满脸狐疑地凝视着崔时宜,似乎对她的请求感到十分诧异。崔时宜见状,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再次恳切地说道:“舅舅,侄女恳请您出面恳请太后,恳请太后取消侄女与广凌王刘子行的婚事。”话音未落,崔时宜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对着崔广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这一举动让崔广惊愕不已,他从未料到那个向来温顺听话的侄女,如今竟然如此果敢坚毅。崔广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对侄女勇于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欣慰,也有对自身状况的无奈和忧虑。他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那日渐衰弱的身体,恐怕已无力再像从前那样庇护崔氏家族了。
沉默片刻后,崔广缓缓开口道:“起来吧,孩子。”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透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崔时宜闻声,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她知道,舅舅这是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她赶忙上前,轻柔地挽起崔广的手臂,一同带着崔氏家族的众人,浩浩荡荡地向皇宫进发,去面见太后。
自从赵腾事件发生后,太后对圣上的信任大打折扣,对刘子行也产生了诸多不满。崔广对此心知肚明,他深知太后绝不会立刘子行为太子。既然如此,自家侄女崔时宜对刘子行并无好感,那么他豁出这张老脸,恳请太后取消婚约,想必应该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崔广双膝跪地,语气坚定,毫不退让地对太后说道:“恳请太后收回微臣侄女的婚约。”
太后端坐于高位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崔广,并未开口回应。然而,崔广并未因此退缩,他继续说道:“恳请太后收回成命,取消侄女与广凌王的婚约。”
太后沉默片刻后,终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罢了罢了,看来广凌王和崔氏女确实没有缘分,本宫也不再强求了,这婚约就此作罢吧!”
听闻此言,崔家人如蒙大赦,纷纷跪地谢恩。崔时宜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欢喜,她终于恢复了自由之身,再不用受那婚约的束缚。
太后接着说道:“既然广凌王与崔家无缘,崔公你也对朝廷有功,不知该如何赏赐你呢?”
崔广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如今已是风烛残年,恐怕难以再继续庇护崔家。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崔风身上。崔风年纪轻轻,却已是崔家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才华还是品行,都令人称赞。崔广心想,将崔家交予崔风手中,他应该能够放心。
崔广面带微笑,对着太后毕恭毕敬地说道:“微臣有一个不太合适的请求,还望太后能够成全。”他的声音温和而恳切,让人不禁对他的请求产生一丝好奇。
太后端坐在凤椅上,眼神平静地看着崔广,微微颔首,轻声说道:“但说无妨。”
崔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微臣的侄子崔风,乃是崔家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才华横溢,品行端正。然而,他的感情问题一直令微臣忧心忡忡。因此,微臣斗胆向太后为侄子求娶辛华公主。不知太后是否能够应允这门亲事呢?”
崔风站在一旁,听到崔广的话后,满脸惊愕,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崔广,完全没有想到崔广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而当崔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更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然而,就在崔风想要开口反驳的时候,他的母亲崔文君突然伸手拉住了他的手,并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崔风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劝告,暂时保持了沉默。
太后审视着崔广,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说道:“可以。”
这简单的一个字,却决定了崔风和辛华公主的命运。崔广心中一喜,连忙谢恩。就这样,崔风和辛华的婚事在太后的应允下,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崔广带着崔家人满心欢喜地离开宫殿,正当他们走到门口时,恰好与迎面而来的刘子行相遇。刘子行也是得知了自己和崔时宜的婚约被解除的消息,心急如焚的他匆匆赶来,想要向太后求情。
然而,当他看到刚从太后殿里出来的崔家人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在刘子行的身旁,紧跟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她便是辛华公主。这位公主听闻了刘子行与崔时宜的婚约之事后,心中颇感不悦。因为她早已心有所属,对这门亲事毫无兴趣。
当刘子行看到崔时宜时,他的脚步明显加快,如疾风般冲到崔时宜面前,毫不顾忌地拉住了她的手。崔时宜完全没有预料到刘子行会如此直接地拉住自己,她不禁惊愕失色,下意识地想要挣脱刘子行的束缚。
就在这时,崔风注意到了这一幕,他迅速冲上前去,一把拉住刘子行的手,同时脸色阴沉地对刘子行说道:“殿下,请您自重一些!您怎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肆意地拉扯小妹呢?这实在有失体统!”
然而,刘子行对崔风的话恍若未闻,他的目光始终落在崔时宜身上,急切地问道:“时宜,你为何要退婚呢?”
崔时宜眉头紧蹙,面露难色地回答道:“还望殿下自重,这解除婚约之事乃是太后亲口应允的。”
崔家人见状,生怕刘子行会再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连忙将崔时宜护在身后,如众星捧月般将她保护起来。刘子行眼见崔家人对崔时宜呵护备至,自知再纠缠下去也无济于事,只得无奈地松开手。
终于,崔时宜在家人的簇拥下,得以顺利出宫,返回崔家。
崔家人离开后,辛华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她不顾一切地冲进太后的殿内,双膝跪地,哭着向太后诉说:“太后,我不要嫁崔风,我真的不愿意啊!”
太后坐在高位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辛华,她的眼中透露出一丝冷漠和决绝。沉默片刻后,太后缓缓开口说道:“辛华,本宫赐予你公主的殊荣,你就应当承担起公主的责任。你既然不想嫁入崔家,那么就只有一个选择——去塞外和亲。这两个选择,你自己决定吧!”
辛华闻言,心中一阵慌乱,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太后,嘴唇微微颤抖着说:“太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
太后冷漠地摇了摇头,似乎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辛华的心如坠冰窖,她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她实在不想去塞外和亲,那里的生活艰苦,远离家乡和亲人,而且还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
无奈之下,辛华咬了咬牙,勉强自己答应了嫁入崔家。尽管她对崔风毫无感情,但总好过远走他乡,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