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中平二年(185年)10月(3)
    在山路上走了五天后,齐润一行人才在午时到达了长子城。

    守城的卫兵一眼就认出了齐润,殷勤的想要为其开路,但他的见礼声反而吸引了周围人群的注意。那些进城买卖的乡民在得知是齐大圣后一传十十传百的蜂拥而至,反而把城门堵得水泄不通,记得上次这么拥挤的时候还是初至广宗时遇到的抢粥的流民,可眼前这些刚刚翻身的乡民们一观齐大圣风采的兴趣丝毫不低于流民们抢粥的热情,于是齐润一行人就这样被封在了城门洞子里。

    “川岳,你这人缘也太好了,这咱们怎么走?”张燕在一旁假嗔道。“我早就说让大圣蒙上脸,别让叫人认出来,非不听,你忘了上次咱在樊庄被一直围到晚上的事了?”崔石头也在一旁埋怨着。“这还不简单,叫大圣给他们讲个故事,把他们都吓走就是了。”那个年纪小的女兵揶揄道。

    好在这场骚乱很快就惊动了城门的卫戍部队,在百般劝说下,人群终于散去,这才把进退不得的齐润等人拔救出来,并直送到了长子县府衙。而马元义和一众太平道执事与管事则早就已在府衙门前等着了。

    众人见礼毕,马元义亲自引着齐润、张燕、张红缨进入了大厅。甫一踏入,一股混杂着烤肉焦香、烈酒辛气和粗豪谈笑的热浪便汹涌而来。

    大厅内灯火通明,长案上堆满了山珍野味和大坛浊酒。厅心端坐一侧客位的,正是一众太行山群雄。四周则尽是各寨的小头目与黄巾军的将校们,他们的目光,同时聚焦在来人身上,充满了好奇、审视,以及难以掩饰的兴奋。

    马元义把齐润拉到主席处,揽着他的肩,声音洪亮的说道:“诸位寨主!给你们引荐一下,这位便是我师弟:黄天大圣,当搏营主帅,齐润,齐川岳!”

    “见过齐大圣!”马元义话音刚落,对面霍然站起一个魁梧如铁塔般的汉子,声如炸雷,像是早已准备好了般端起海碗,向着齐润举至半空:“俺在太行山混了半辈子,像您这么打仗的,别说见过了,听都没听说过!二十天!破两城降十一城!俺知道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在兵法里就叫啥?啥来着?”那汉子低头问身边的人。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旁边的人提醒。

    “对!对!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痛快!真他娘的痛快!俺姓左的服了!这碗酒,敬齐大圣!干了!”他情绪似乎非常激动,脸通红通红的,那右眼上的刀疤也像一条红缎带一样亮艳起来,这汉子的样貌很奇怪,他只蓄了一半的须,左半张脸的胡须虬髯曲卷,右半张脸却光秃秃的根毛没有,但却有很大一块的烧伤疤痕,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他仰脖将酒灌下,亮出空碗,呵呵大笑,极为豪迈。引得厅上众人纷纷叫好应合。

    这时他旁边的汉子也站了起来,那精瘦的身躯像一杆标枪,他眼睛不大,眼神却极为锐利,可那看向齐润的眼神里,分明充满了对强者最直接的推崇,他也将手里的酒碗举起道:“齐大圣,老左一向如此,您别笑话他,对您,俺们这伙人说起来谁不钦敬,在下刘石,以前在长子县做过小吏的,被那姓郭的狗官逼到有国难投,有家难回,您大破长子城,可算是给我出了口恶气!俺与老左和众兄弟们都商量好了,俺们这伙人皆愿加入黄巾军!誓死相随!”

    “誓死相随!”散于外席的左髭丈八寨的汉子们跟着举酒站起,一起呼喊。

    一个面上带着一大块青色胎记的汉子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声震屋瓦:“马掌教!齐大圣!没说的!俺青牛角和俺那些兄弟都服你们太平道!以前俺们受尽了官府的鸟气!这才跑到这山里来占山为王,可还是常被官军追的东躲西藏,是掌教和大圣,在这上党打出了威风,让俺们知道,原来咱们这些泥腿子抱成团,真能掀翻这破天!俺们愿跟着太平道,跟着黄巾军,杀出个奔头来!”他也高举酒碗:“敬黄天!”

    “敬黄天!”青牛角寨的人们也举杯站起呼应他们的寨主。

    坐在角落里面容阴鸷的汉子举杯缓缓起身,声音低沉却清晰:“大圣用兵,鬼神莫测。二十日定上党,非但迅捷,更难得是伤亡甚微,民心归附。此非仅凭勇力可成,乃深谙人心、调度有方之故。后来更是夺井陉,扼冀并咽喉,高崖缒降破雄关更是神来之笔。我黄龙深感钦敬,愿附太平道骥尾,共襄黄天盛世!”

    “左校愿追随大圣!”

    “俺于氐根,唯掌教、大圣马首是瞻!”

    厅堂内原本坐着的人现在全都举杯站起,呼喊高叫,群情激昂。这些桀骜的山大王及其徒属此时见传闻中的黄天大圣既不是传言中那样是个身高九尺,腰围也是九尺的参天巨汉,更没有如想像中那样有喑恶叱咤慑人心神的气势,居然只是一位看上去颇显文弱的温和青年,此刻的敬佩与投效之意比之前更加炽热。因为这反而证明了齐润黄天大圣的威名实至名归,不是那种纯靠勇武蛮干的莽夫横汉,因此,他那闪电般的上党攻略和夺取战略要地井陉的战绩才更加传奇,直逼神迹,而他们亲身参与的天井关一战更是彻底征服了这些人。这让他们看到了在张角死后,太平道依然拥有足以撼动天下的强大力量和英明领袖!加入黄巾,是依附强者,是拥抱神迹,更是投身于一场有望成功的改天换地的大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元义端起酒碗,环视众人缓缓言道:“谢诸位寨主厚意!各位寨主热血丹心,深明大义,贫道感佩至深。我等举义旗,奋刀兵,只为继承大贤良师遗志,为天下黔首向这不公的世道拼死一搏!诸位即愿加入我太平道黄巾军,实是我等求之不得之幸,从此后我们便是手足兄弟。这碗酒,先敬天井关前所有捐躯的英灵!”马元义将碗中酒沥于地下,而后将碗再复斟满高举唱声道:“再敬所有愿为天下黎庶翻身解放而奋战的勇士!敬我们必将到来的黄天盛世!”说完,他将酒一饮而尽,并将酒碗高高举起,但是很快面上一冷,轻轻地将碗又放回了桌上。

    “敬英灵!敬大圣!敬掌教!敬黄天!”吼声震天,气氛炽烈。

    “川岳,你来说两句。”待声浪稍歇,马元义捅了捅身边的齐润催促道。

    齐润缓缓举杯,目光扫过全场,大厅内迅速安静了下来。齐润看着面前这些身在绿林的山大王和他们那服色不一的徒属们,心中感慨颇多,这太行山诸寨,部众多的不下万余,少的也有数千,若能得这些人加入自然将会令太平道黄巾军的实力更加壮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绝不会少,他们各自为政惯了,号令不一,统属参差,有些寨子之间甚至还有仇怨,此时趁着一时的胜利自然可以将他们纠合在一起,可若日后时局艰难起来又会如何?

    齐润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道:“诸君厚意,齐润铭感五内。”

    “昔日我师登高一呼,扬旗唱反。非图一己之富贵,实乃睹官贪吏狠,豪强侵夺,致使黎庶啼饥号寒,辗转沟壑,倒悬水火!我师心怀悲悯,遂联九州之黎庶,撼一家之王庭!欲涤荡乾坤,创太平之世,使天下黔首得活,此心昭昭,可鉴日月!”

    他语调转沉,带着深沉的痛惜:“举义之初,八州响应,黄巾覆首,联方数万,声势何其浩大。可惜官军强挚,世家根深,尤可恨者,叛徒唐周,告首官府,遂使我师仓猝起事,乃致号令不一,统属混乱,各方倾覆,数十万兄弟血染山河,此乃我等锥心之痛!”

    说到这齐润语气稍缓,他长吐出一口气来继续说道:“今赖我师威灵,更兼我元义师兄运筹帷幄,并有奉孝奇谋,将士用命,百姓扶持,我等方得上党之地邑,夺井陉之锁钥,获天井关之大捷!此诚一大幸事!”

    “然恕我直言,此只一时之幸尔。”齐润的声音复归凝重:“诸君细思,大汉基业犹在,朝廷爪牙未除!各地豪家拥坞堡蓄私兵,视我等如寇仇!一时之胜,安能高枕?朝廷败绩,必不甘心,不日定将再遣大军来讨,我等前路之艰难必十百倍于往昔!血雨腥风,恐将接踵而至!”

    这些话不啻给所有人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气氛瞬间跌至谷底,整个大厅一时鸦雀无声,齐润察觉到众人心境的变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环视厅内,目光锐利如刀锋,便有开口继续说了起来,字字清晰:“今日诸君即愿入我黄巾军,润与掌教师兄,衷心感佩欢迎!但请诸位谨记,我太平道黄巾军立足之根本,乃为承继大贤良师之遗志——为天下公义!为黎庶翻身!而欲成此千秋伟业,必先立规正矩!”

    此时众人已尽皆肃立,脸上的表情也端正专注,连马元义也一脸的谨肃,大家都静静的注视着齐润。

    “我今天在这里要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百姓乡民一针一线,坚决不许调戏侮辱妇女。”

    “八项注意,与百姓乡民说话要和气,和百姓乡民做买卖要公平,借了东西要及时还,如果损坏照价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全军上下官兵待遇一律平等,不得虐待俘虏。”

    “我太平道黄巾军全体上下皆须严守纪律,令行禁止!军中号令,如山如岳,不得违逆!”

    最后齐润高举酒碗,朗声高言,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等所求者非一寨一地之得失!非一时一地之富贵!乃天下之太平!乃万民之安乐!乃黄天盛世之降临!此路崎岖,九死一生!润愿与诸君一道,披荆斩棘,百死不悔!黄天在上,共鉴此心!”

    言毕,齐润将碗中之酒一饮而尽,随后,酒碗被他劈手摔于地上,清亮的陶器碎裂声将还处在愣神琢磨齐润颁布的纪律的众人一下惊醒了。

    “披荆斩棘,百死不悔!黄天在上,共鉴此心!”左髭丈八激动到一只脚踏上了桌子,他吼完,直接拎起酒坛狂灌一气,而后将酒坛摔在地上,随即他拍胸怒吼:“俺姓左的这条命,以后就是黄巾军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披荆斩棘,百死不悔!黄天在上,共鉴此心!”厅内众人同声高喊,声浪震天。酒碗、酒坛在地上摔碎的声音不绝于耳。

    “好你个齐川岳啊!行!你真行!你厉害!”马元义把自己的碗也从桌上又拿了起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脸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他看着齐润一副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低声骂道:“我刚才讲完话想摔个碗都忍住了,想不到还是叫你给我破了功!你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彪蛋!今天这些碗和酒坛的钱我都记你头上!”

    “哈哈,掌教师兄,别恼啊,这钱我出了,我大哥刚才这番话说的即痛快也及时,他这三大纪律八个注意提的正是时候,若是以后再提军纪军规之事,他们可不会这么容易认头,这也让咱们接下来的收编工作能轻松很多呢。”郭嘉也不知何时来的,他挤到了马元义和齐润之间,笑着说道。

    齐润一脸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躲开了还在低声埋怨的马元义,喜滋滋的问道:“奉孝,天井关这仗打的漂亮啊,你怎么想到要借机联合太行山诸寨一起干的?”

    “哈哈,咱们占了上党后,这些人没少给咱添乱,要不趁这次机会收了他们,以后不定多麻烦。”

    齐润啧啧连声,不由在心中感叹,这郭嘉真不愧是鬼才,不但能敏锐的预知到井陉的失陷会导致朝廷换帅,即而出现巨大破绽,更是借力打力,把太行山这伙桀骜不驯的山大王都拉进自己的阵营里来,一石三鸟,不但用最小的代价击败了官军,更是一举消弭了与太行山诸寨的冲突,并扩大的己方的实力,这让他再次庆幸还好提前截胡把他拉进了太平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