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4章 手搓发动机
    并约定如果结果符合预期,则一方需要给予另一方某种形式的补偿。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能成功利用这条生产线制造出合格的喷气式发动机。

    为了保护这项技术,我希望法克斯县城能够重新签署一份聘请协议。”

    “其他的条款咱们都不变,唯独这个时间,则需要从十年提升到三十年。”

    “三十年?”法克斯瞪大了眼睛,这个数字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首长先生,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期限。

    虽然我并不相信您真的能造出来离心式喷气发动机,但三十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承诺。”

    吕华微笑着点头,他理解法克斯的担忧。

    毕竟,三十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但为了保护这项重要的技术,确保它不被泄露或被滥用,这样的期限是必要的。

    “法克斯先生,我理解您的顾虑。”吕华温和地说道,“但请相信,这个约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您身为专业的人士应该清楚,想要用眼前的这条生产线生产出离心式喷气发动机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如果您不同意的话,那咱们也可以不签就好了。不过嘛……”

    吕华故意拉长了音调,“我用这些设备进行生产的时候就要清场了。”

    “法克斯先生你也无法再亲眼见证这个奇迹诞生的过程了。”

    法克斯闻言,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身为专业人士,自然明白吕华的提议有多么惊人。

    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的生产难度极大。

    更别提要用一条原本生产液态火箭发动机的生产线来进行改造生产。

    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和挑战,对于他这个总工程师而言,也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吕华的自信和镇定又让他感到困惑。

    如果对方真的能够成功,那么这项技术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不仅对于华夏,甚至对于全球的发动机行业,乃至整个工业体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终,法克斯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亲爱的首长先生,二十年,二十年已经是我能赌的极限了。”

    “您知道,今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再工作二十年就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留下个十几年养老。”

    “要是让我再工作三十年,哦,天呐!那我就真的不确定,自己能否活到那个时候了。”

    法克斯以过来人的语气对吕华道,“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做什么事都充满了干劲。”

    “可能并不晓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干什么时候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六十岁后再成天劳心劳力的话,那可真的是用命去干的。”

    法克斯继续道,“恐怕就算赚到了再多的钱,也没那个命去花了。”

    吕华听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法克斯先生,我能理解你的担忧。”

    “既然如此,那我同意了。

    那咱们就以多增加十年的工作年限为赌注,请做好亲眼见证奇迹的准备吧!”

    说完,吕华就主动走向了眼前组装完毕的小型生产线,准备展开前期的参数调整。

    这条发动机生产线虽然名义上是一条小型生产线。

    实际上却一点也不小,而且也不同于后世那种传送带流水化施工。

    而是由多台大型的高精度机床和各种辅助设备组合而成,每个机床都负责不同的工艺流程。

    整个生产线被安置在一个巨大的厂房内,厂房的顶部悬挂着明亮的灯光。

    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足够明亮,以便工程师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细节。

    吕华走到一台负责切削的机床前,他仔细观察了机床的设定参数,然后进行了一些微调。

    接着,他又走向下一台机床,这台机床负责的是发动机的部件装配。

    在这个过程中,吕华不仅调整了机器的参数。

    还亲自上手对一些关键部件进行了精细的手工调整。

    他的手法熟练而精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专业与严谨。

    法克斯在一旁看着吕华的操作,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敬佩。

    虽然在吕华开始动手的那一刻,法克斯就意识到吕华不仅仅是个理论家。

    然而他未曾预料到的是,这位年轻人的手法竟如此娴熟老练。

    随着时间的推进,吕华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对整条生产线的初步调试。

    他信步走到一旁,随手拿起一个预先准备好的零件粗胚。

    然后回到那台专门负责切削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机床旁。

    启动电动机床后,吕华便开始了精细的切削作业。

    他站在机床前,双手稳定地操控着操作台,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

    尽管电动机床相较于手动操作更为高效。

    但在确保切削精度方面,仍然需要操作者具备精湛的技艺。

    吕华深谙此道,他手中的控制杆轻微移动,切削刀具便随之精确地切割着零件粗胚。

    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

    法克斯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吕华的每一个操作。

    他见证了吕华从调整机床参数到精细切削的全过程,内心所受到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原本他已经对吕华的手法已经足够高估了。

    可行家一出手,才知道有没有。

    让法克斯没想到的是,吕华的手法,或者说技艺水平竟然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那批人。

    至少他生平所见,还从来没见过,能够把一个简简单单切削作业做得如此精细、如此行云流水的。

    吕华手中的控制杆如同他意志的延伸,随着他轻微而精准的动作。

    切削刀具在零件粗胚上划过一道道完美的弧线。

    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既严谨又富有创造性。

    随着切削作业的结束,吕华没有停歇,而是立刻转向了下一台机床,开始了精密打磨的作业。

    打磨是零件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零件的最终质量和性能。

    吕华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待打磨作业同样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