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章 钱老头一家过得水深火热!
    但你敢信。

    从她这里传出的是非,竟然一点都不比村里的最热闹的地方少。

    这些是非。

    有的就是赵赛华本人的。

    有的则是那些人故意跑着她这个偏僻的地方说的。

    其实这也怪赵氏。

    因为十几年不曾回来。

    所以凡是有村里人来看她。

    她都会热情的招待。

    不管他们是真的来看她,还是只是来看笑话的。

    赵氏都会献上自己最真诚的热情!

    比如给他们泡上一壶茶水,又比如拿点糖块和花生之类的东西招待。

    原本是想着和他们好好相处。

    没想到却成了他们闲暇无事,过来这聊天八卦的场所。

    加上。

    赵浅浅在盖这个房子的时候。

    就特意在他们的院子里外边修建了一个凉亭,就是专供别人聊天闲坐的。

    原本。

    赵浅浅建这么个亭子,是为了更好的看到牛棚那边的动静。

    谁知。

    却成了这赵家村老少爷们,长舌妇们的八卦之地。

    反正才短短几天的工夫。

    赵赛华这边的住处,就人来人往了!

    大家上工的时间还好。

    这下工的时候,甚至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有人过来聊天。

    别看赵赛华住的地方人烟少,是非可一点都不少。

    有一句话怎么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家中来。”

    也许正是因为赵氏平日里的生活过得太过安逸舒适了,以至于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或者不满。

    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

    村子里那些喜欢搬弄是非、嚼舌根的长舌妇们,总是会有事没事地跑到她家里来串门儿。

    这些个长舌妇们啊!

    要么就是来找点话题聊聊别人家的家长里短,要么就是想探听一下赵氏家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可以让她们拿去四处宣扬?

    有时候甚至只是单纯地想来蹭口茶喝、讨点便宜,但不管怎样,她们的到来总会给赵氏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或多或少的困扰和烦恼。

    其实女人们还好。

    有时候男人们也来她家。

    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

    哪怕赵赛华和那些个男人都是清清白白的,但免不了被说闲话。

    钱家村。

    赵氏虽然说在村里会招惹一些是非,但整体上还是开心快乐的!

    毕竟吃的好,住得好,还不用干活。

    闲话而已。

    这村里又有谁不被说闲话?

    可老钱头这边就不好过了。

    虽然说钱老头已经五十岁了,对女人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

    可到底两个人睡,和一个人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十几年来,吃惯了赵氏做的饭。

    哪怕是夏兰管家的那段时间。

    赵氏总是以赚工分为先,还是一有空就帮着做饭的。

    再说每逢过年过节甚至办酒席这样的样子,还是赵氏亲自主厨。

    反正时不时的能吃上她做的饭。

    也就不觉得有多稀罕她做的饭菜!

    但现在不一样了。

    离婚差不多一个多月了。

    他第一想念赵氏做的饭。

    第二就是怀念两个人睡在一起的味道。

    毕竟一个月,还是有那么一两次的夫妻交流!

    这有和完全素着还是两回事。

    第三就是村里人对他和钱家一家人的指指点点。

    赵氏这么多年来在村里所树立的名声很好,是十里八乡的好继母。

    虽然把她所有的私房钱都留下了,但是也不会忍气吞声。

    就算不为了自己。

    为了赵浅浅,她也要在村里大洗特洗一番的!

    反正赵赛华在离开的时候,找了钱家村里几个长舌妇以及和她关系比较好的。

    主动交代了她给儿子和女儿买工作的钱,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没赚一点老钱头的便宜,只是赚了钱家村高工分的便宜。

    并且是钱老头先违背承诺,不给她小儿子学费才离婚的!

    甚至她离开老钱家的时候,为了女儿浅浅不被针对和报复,把她所有的财产都掏空,给了钱老头。

    你想想?

    这样的流言一出,且后来又被证实是真的。

    钱老头和钱家的名声能有多好?

    正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你一个大男人娶个老婆,养活她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还是个退伍军人,一口唾沫一个钉,当初答应的承诺怎么能反悔?

    离婚,你不分房子,不分财产就算了。

    怎么还能做出抢夺赵氏私房钱的事情?

    这个事情传出去,先不说别的。

    就连钱家村的人都感到不耻!

    反正就是因为这些流言蜚语,有一部分人远离了钱老头一家。

    以上那些还不算最糟糕的。

    毕竟这过日子还是要看一家人。

    外人是对他们有影响,但也没那么大。

    家里的情况,才是让钱老头最糟糕的

    家里依旧是夏兰管家。

    哪怕他已经每个月多出了5块钱的生活费,但伙食却越来越差。

    加上夏兰的厨艺和家里人的厨艺,没一个人是赶上赵氏的。

    钱老头感觉每天的饭菜都难以下咽!

    有时候钱老头说让夏兰多弄点细粮和好吃的。

    夏兰就会回怼:“爸,你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钱老头也算是看出来了。

    赵氏在的时候,夏兰最起码装一装。

    但赵氏走了,她是连装都不装,就想着从35块钱的生活费里扣钱。

    对。

    能多扣一点,是一点。

    你要是真把她给逼紧了,夏兰就会说:“家里吃的不好,还不是怪你女儿,她老是去贴补穷知青。”

    为了这二儿媳妇和他女儿的关系。

    每每钱老头,只能忍气吞声!

    唯一的一个好消息,就是钱三丫的工作终于有着落了。

    她买到了在纺织厂的正式工作。

    虽然花了五百块。

    但正式的工作,只要你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干一辈子,甚至代代相传的!

    比如。

    钱老头在机械厂的这份工作,他打算过几年后,就传给儿子。

    他好养老休息!

    钱三丫得到正式工作的事,为钱家洗去了最近因为钱老头离婚所带来的阴霾!

    而钱三丫在得到工作的第一时间,就是去知青点告诉周问。

    知青点。

    “周知青,那位又来找你了。”李知青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又给你带了很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