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摸了一下异常凶猛的海禁
    弘治元年,腊月

    张山风收到允许回京的旨意,归心似箭。

    秋灵因为掌管大量文书和财务,无法脱身。

    张山风只得将秋灵留下,自己带着一千亲卫返回京城。

    还好路虽然没修好,但地基修好了,马车速度很快也很稳。

    云衣待产,披星戴月的张山风,一路快马加鞭。

    虽然,还赶不上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但也仅仅用了五六天时间,就赶回京城。

    步入张府,刚刚歇了几天,正好赶上儿子出生。

    张山风兴奋异常:大疯哥有儿子了!

    非常低调的喜宴,来者寥寥几人。

    因为得罪了一大帮子的文人士子,又讨债得罪了一帮武将,显得非常冷清。

    不过,龙撵御驾的到来,给足了张山风面子。

    兄弟再聚,少不得把酒言欢,以及一番密谋。

    这一次,他们又准备干什么呢?

    他们准备搞一波大的!

    ……

    奉天殿,早朝

    一封由交趾布政史司而来,平交侯张溶写给朝廷的奏章,备受瞩目。

    奏章上大致意思是:“查封安南皇室金库,缴获黄金十万两,白银五百万两,粮食九百万石,金银珠宝二十几箱。”

    不得不说,安南国王黎圣宗——黎灏,是个不错的君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积攒了不少财富。

    他只是生错了时代,遇到了挂b!

    这些财富,对于大明来说——发财了!

    国库正好缺钱!

    但是——!

    张溶奏章又提到:“由于余寘已经领着一万骷髅师,压着黎朝皇室,离开两个月有余。

    安南改为交趾布政史司,很多黎朝旧部依旧存在,剩下一万骷髅师,需要镇压各处的叛乱,无法护送钱粮。

    押运的钱粮,要从暴乱频发的云南和贵州穿过。

    安南余孽有不少逃到了两地!

    如果他们勾结当地的土司,打这批钱粮的主意......

    这对于战斗力比较低的京营来说很麻烦,危险程度很高。”

    所以!

    稳妥起见,张溶请求朝廷,从海路押运钱粮到琼州,再经岭南布改走陆路押运,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走海路?

    这是张山风的主意!

    安南战乱尾声,他就定下了这个计划,故意让余寘带走一半的主力,造成没有足够的战力,押运钱粮。

    就是要逼着朝廷,接受海路!

    同时,这也是大明必须面对的事实!

    云贵一直叛乱频发,之前的骷髅师随行,都经常遭到攻击。

    再加上安南逃窜的贵族,更加混乱了。

    如果少了骷髅师镇压,仅仅凭借京营,一帮战五的渣,来押送这么多的钱粮……

    风险很大!

    这是阳谋!

    国库空虚,等着用钱,陆路不安全,必须走海路!

    以首辅刘吉,次辅徐溥,阁老刘健为首的内阁,尽皆皱眉。

    他们都看出了这份奏章的意思,一个词语在他们心里悄然涌现。

    开海禁!

    虽然,只是一波小小的试探。

    但是,在场的都是人精,不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用意。

    这一次,连狗腿子刘吉都不做声了!

    这是洪武高皇帝立下的规矩,他可不敢触碰!

    他深深的知道,这里面的水,深得吓人!

    大明从宣德皇帝时期,日本国开启了战国序幕,非常混乱。

    所以,造成了许多战败的日本国浪人,纷纷逃离战争中心,往沿海逃窜。

    他们最终飘落海外,经常骚扰大明边境。

    这就是真正的倭寇!

    真倭寇受过军事化训练,又没了根基,活一天算一天,悍不畏死,战斗力非常强。

    但是!

    真倭寇人数其实很少。

    而且经常零零散散的,威胁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大。

    真正威胁沿海的,是大量的假倭寇!

    他们是江浙和山东一带,经常漂流海外的,各个国家组成的,十分复杂的海盗组织。

    后来,沿海士绅富户为了走私出海,与之互相勾结,产生的畸形利益组织。

    倭寇组织,牵扯极大,尤其是涉及士绅富户,其中有很多见不得人的秘密。

    简单的说:朝堂上很多大臣,都是倭寇肆虐的得益者!

    那些士绅富户,每年没少孝敬这些高官。

    甚至,很多江南的官员,自己老家的宗族,就参与走私,或多或少的与倭寇有勾结!

    现在,朝廷如果开海禁!

    那么,人人可以下海,士绅富户就没办法再维持恐怖的利润,自然损害了这些高官的利益!

    所以,有人坐不住了!

    吏部左侍郎杨守陈出列:“陛下,洪武高皇帝曾经定下规矩,片帆不许下海!

    如今,安南已经改为交趾布政史司,属于我大明疆土,自然要守我大明的规矩!

    祖宗的规矩,不能破!”

    张山风脑中,不由得想起一份资料:杨守陈的老家,就是江浙一带!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厮这么着急跳出来,要说这其中没有龌龊。

    张山风第一个不信!

    户部左侍郎叶淇第二个附和:“陛下,海禁不可开!

    云贵的确土司频频叛乱,也有安南流匪,但钱粮押运事关重大。

    虽然,平交侯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是!

    沿途可以让云南总兵木琮,以及贵州总兵吴经,出兵护送。

    京营本身就是朝廷精锐,只要兵马充足,可保万无一失!”

    工部右侍郎罗明赶紧赞同道:“叶侍郎此言极是!”

    “臣等赞同!”

    一片附和声,都是支持叶淇的。

    朱佑樘还想说点什么,比如:朱老四不就七次下西洋之类的。

    但是!

    刘吉先行出列,加入拒绝开海禁的一派:“陛下!

    此例不可开,虽然走海路押送,可解燃眉之急。

    但是,今后恐怕江浙,山东等沿海一带,会争相效仿。

    如此一来,海禁将形同虚设!

    海禁是一层枷锁,是锁住中华古国五六百年的铁索。

    既然能锁住中华五六百年,那么就不可能轻易打破。

    尤其是与文官集团利益勾连,就更加牢不可破!

    顿时,朱佑樘眉头非常轻微的皱起了。

    虽然不着表象,但他的内心燃起一股无名之火。

    他失算了!

    刘吉——叛变了!

    这货当了首辅,就不再那么听话,开始往文官阵营靠拢了!

    他现在想团结文官,做文官的首辅,而不是皇帝的首辅!

    这狗腿子咬人不错,就是不够忠诚!

    朱佑樘瞬间明白了:刘吉坐上首辅之位,膨胀了,开始揽权了!

    他要权!

    他必然与皇权存在对抗!

    他……不可靠!

    所以,他想要揽权就需要百官支持他,必须争取文官集团的支持,必然与皇权走向对立面。

    刘吉选择跟皇权分道扬镳!

    问题又回到了皇权和内阁之争!

    呵呵!

    朱佑樘内心冷笑:争权……凭你,够资格吗?

    父皇尚且不是朕的对手!

    想通一切之后,朱佑樘不着急了。

    他的态度很奇怪,不反对,也不赞成。

    朱佑樘态度十分模糊的问道:“海路安全,但有违祖制。

    陆路危险,纵然有精兵护送,也有风险。

    朕着实为难!

    朕,其实也比较支持走陆路。

    但是!

    万一……

    万一出了问题……

    价值上千万银子,抵得过朝廷几年的税收的钱粮!

    要是没了,谁负责?”

    一时间安静至极,没有人愿意一个人扛这么大的锅。

    千万两!

    不是一千两!

    抄了他们家也不够还的!

    刘吉知道,机会来了!

    他要展现首辅的气度,慨然出列:“臣愿以乌纱担保!”

    朱佑樘一拍龙椅:“好!

    既然刘公如此有把握,传旨张溶,走陆路!”

    随着朱佑樘的决定,张山风暗自叹了口气:开海禁——失败!

    大明的海禁上,挂着太多的寄生虫,牵涉太多人的利益了。

    只要提到有关海禁的话题,都会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一场大风暴。

    在这异常凶猛的封禁力量面前,他和朱佑樘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这海禁,他们还没能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