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风的一系列举动,以及在武当山上放话,要灭书妖的说法,自然很快传开。
    民间自然是吃瓜之余,多买几张平安符,搞几个八卦镜和桃木剑,挂在家里,用作镇宅。
    对于各地学校的创建,以及一个个道士上门,神神鬼鬼的说什么一起对抗书妖……
    对此,老百姓显得很惶恐,同时也很麻木。
    地都不够人耕的,还有时间去读什么书呢?
    不过,听说不花钱,倒是无所谓。
    不农忙的时候,有时间让娃儿去凑个热闹,认得几个字,似乎也不错。
    农忙,娃儿也要干活,至少要做饭,放牛!
    书妖?
    家里买了镇宅神器,身上有仙符,怕什么书妖?
    于是,张山风除了大赚一笔买道具的银子,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收获。
    百姓大部分是愚昧的一群人,只会考虑眼前利益和表面利益。
    这也跟读书在这个时代,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关。
    并不是读书就能考科举,八股文没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有所成就。
    不考科举,读书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
    所以,才有穷秀才的说法。
    ......
    京城,朝堂
    文官不是愚民,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一拨人。
    他们很多人,都是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层层科举选拔,多年宦海沉浮,久历人生煎熬的老油条。
    文官们自然知道:张山风这一步棋,是针对他们的!
    这是釜底抽薪!
    如果,真的被张山风赢得广大百姓的拥戴……
    届时,别说文官和文人士子,甚至陛下,都不可能再制约他!
    他在收买人心,而且是所有老百姓的心!
    所以,文官的反击来了!
    ……
    早朝,奉天殿
    内阁商议过了,由礼部尚书周洪谟挑头:“陛下,最近各地道门,纷纷创办了诸多异端学术,在各地皆兴建学府,名曰学校!”
    这段时间,龙虎山天师道的掌教闭关,龙虎山所有人异常低调。
    张玄庆这是让权给张山风:你们去斗,我看看,不参与!
    张山风就不客气了。
    他用张三丰的名义,到处张罗道门力量,调动资源,兴建学校。
    同时,号召天下道门,都去鼓动老百姓,一起进学校,学习法术,对抗书妖!
    以道制儒!
    文官岂会看不出来吗?
    所以,就开始反制了。
    不过,朱佑樘眼皮都没抬起来,淡漠道:“异端学术?
    学术分多派,朕是知道的。
    似乎,李公就搞了一个茶陵诗派,还很不错。
    学术帮派,有利于大家研究学问,朝廷不宜干涉。”
    周洪谟赶紧解释:“这些学校,所教授的,并非四书五经,先贤典籍。
    皆是……一些不上台面的奇巧淫技……”
    朱佑樘根本提不起兴致的问道:“可曾涉及祸乱朝廷的言论?”
    周洪谟尴尬的一顿,然后讪讪道:“不……不曾!”
    朱佑樘训斥了周洪谟一顿:“民间学府,自力更生,教授些谋生之道。
    这些事情,难道不是本该礼部做的吗?
    周尚书,你在位也有些年头,怎么就想不到为百姓做点实事呢?
    朕不指望老百姓一个个的,都变成大儒,满腹经纶。
    但是!
    朕也希望,他们有些谋生的手段!
    能识得几个字最好,能打铁也好,能撑船也罢,还是能削削木头也行……
    有一技之长的人多了,总归是好事情。
    朕……不希望有人再饿死!”
    一脸忧国忧民的朱佑樘,夹杂着淡淡的失望和期盼,顿时让大殿上的诸公感觉惭愧。
    是啊!
    能指望所有人,都成为指点江山的大儒吗?
    不能!
    那么奇巧淫计,刚刚好让他们养家糊口。
    似乎,周尚书直接将对方定性为异端学术……
    好像,真的管的太宽了!
    简直,有点过分了!
    周洪谟还在局中,并没有看清形势。
    他继续出言道:“根据民间传闻,学校乃张山风创办。
    他在武当并不安分,妖言惑众,企图……”
    朱佑樘冷色一冷,根本不让周洪谟说完:“朕说过,不想听到,这个人的任何消息!
    周尚书可能是老了,回家养老吧!”
    杀鸡儆猴!
    刘健还想求情,刚刚挪了一步,就被劝退。
    朱佑樘冷哼一声:“朕金口玉言,不要再挑战朕的耐心,再敢言及此人者,罢官!
    一再挑衅者,杖二十!”
    直接封口!
    周洪谟颤颤巍巍的摘了乌纱,缓缓的跪地叩头,然后落寞的走出奉天殿。
    没有人敢求情!
    这一次他们并不占据理,而且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一头发怒的龙!
    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周洪谟的下场,还算好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帝王的心思,没有人能猜测。
    讲道理,陛下看起来真的是……恨透了张山风。
    但是!
    到现在,陛下对张山风,都没有实质性的惩罚。
    甚至,依旧纵容张山风为所欲为,连先皇的“第四封遗诏”,很多人都怀疑是假的。
    眼前这一幕,让一众文官对赶走张山风的喜悦,渐渐淡了起来。
    刘健此时才意识道:也许,李东阳说对了!
    那家伙……化明为暗了!
    想跟那个杀胚角力,恐怕不能再用朝堂上,明刀明枪的搏杀了。
    以后,需要绕过陛下,暗中交手了!
    似乎游戏难度,莫名其妙的提升了几个档次!
    不过……办学?
    难道只有张山风会吗?
    儒门人才济济,难道还办不起几所学院吗?
    教学,可是儒家的强项!
    这一战,战场换了!
    不是再是朝堂!
    是民间教学!
    ……
    武当,小院
    张山风让铁匠,打造了一大堆的零件。
    当然,又有额外零件,混淆视听。
    然后,他将一个个铁零件拼接,组合成了一前一后两个轮子的怪物。
    虽然云衣贼眼擦得雪亮,但是毕竟身子骨还没恢复。
    所以她并未出房间,抱着小张,趴在窗户上,看着新奇的东西。
    她知道:又有好玩的了!
    张山风总能整出一些闻所未闻的新奇玩意儿,让小张开心,让众人方便。
    林唐儿倒是凑了上来,倒腾了半天,不知道这个怪物,要怎么耍起来。
    牟双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看着书。
    此时,她也合上书,凑了上来。
    她已经不信儒家那一套了,看的是张山风和朱佑樘联手写的,让人印刷了很多,准备给学子的教材。
    教材里面,有提过这个东西!
    牟双有些不太敢肯定的问道:“自行车?”
    张山风用脏兮兮的手,在牟双的脸上刮了几下。
    他将牟双的脸,刮得脏兮兮的,才哈哈大笑:“对!
    坐车日行五百里,此车名曰自行车!”
    五百里?
    当然是吹的!
    没有橡胶的年代,自行车就是铁轮而已。
    虽然也可以骑行,但是没有橡胶轮胎的减震,颠簸的膈应感,比之骑马好不了多少。
    除非是脚力非常好,而且是连续骑行十个时辰以上,才能达到日行五百里。
    理论上,一天两百里,就已经是很厉害了。
    张山风将脚架支起,然后坐上棉布包裹的坐垫上,开始熟悉而陌生的骑行。
    除了有点颠簸,各方面都已经与后世的自行车,十分接近了。
    小院不算小,但是对于自行车来说,还是有点勉强。
    三人看着院中,骑行的张山风,虽然速度不算快。
    但是,这种新型的移动工具,一时间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小张甚至伸出手,想要隔空去抓,肉嘟嘟的嘴里,一直流着口水,一双贼眼,完全继承了云衣,瞪的老亮了。
    可见,自行车的确很引人注目。
    牟双眼中精芒闪烁:“此物真的可以替代马匹吗?”
    后世马匹的淘汰,有人说是摩托车,货车等高机动性的工具出现,让战马的机动性显得相形见绌。
    但是!
    张山风个人觉得,真正让马匹失去立足之地的,却是自行车,黄包车等价格低廉的工具。
    简单方便,还不需要饲养,颠簸感更弱,占地还不大的各种低端车子,才让所有人忘记了马匹。
    如果有轮胎,如果水泥马路修起来,那么再也没有马匹什么事儿了!
    张山风嘿嘿一笑,指着一旁还没拼装好的一堆零件:“光靠两轮的还不行。
    如果加上三轮的,可以运载很多货物,那就可以了!”
    他斥资百万两,正在修建学校,要将印刷的书,分发到各地州府,甚至是县村一级。
    这么大的工作量,就凭武当山上的,这千儿八百个道士,那叫做梦!
    可能派个十万大军,都要不知道多久!
    另一方面,马匹是战略级的物资,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以张山风的能力,搞个千儿八百匹,已经很吃力了。
    所以,自行车必须有!
    如果这千儿八百的道士,再招募更多的流民,人手一辆自行车,几人一辆三轮车,事情就简单很多!
    不多时,三轮车被拼装起来。
    其平稳性和运输能力,以及省力程度,都优于人力拉的木板车!
    张山风轻松的载着牟双和林唐儿,在院子里兜风。
    这应该是最早的豪车了吧!
    虽然是三轮的……
    而且还是脚动的……
    无论如何,大疯哥在大明有房有车了!
    ……
    京城,乾清宫
    不久之后,朱佑樘收到张山风的快递。
    由覃吉带回的,一辆由钢铁,加简单的棉布,包裹的自行车。
    “真有你的!”
    朱佑樘表示哭笑不得,难道要让朕,在这紫荆城玩骑行吗?
    也不嫌p股膈得慌?
    但是!
    看完张山风的密信,朱佑樘脸色凝重了:“传令!
    内帑拿出一千万两,京营派出八万人,将各地百姓,都征召起来……
    朕给他们发工钱,给朕干活!”
    覃吉赶紧询问:“陛下,您这是?”
    一千万两,已经是内帑收回过半贪污款了,几乎把内帑掏空了!
    这位主子,比之他老爹更狠!
    要么不花钱,省到吝啬得地步;
    要么就一口气甩出一千万两,把家底儿都掏空了!
    老朱家前几代人节俭的美德,似乎到了成化皇帝这儿,就断层了!
    朱佑樘沉声吐出两个字:“修路!”
    是的!
    他很吝啬!
    但是!
    他依旧要出资千万两,用于修路!
    他要让大明的府县,甚至村落,都能有路可走!
    他要让百姓,都能踩上这种自行车,都能将他写的书,送入即将建成的学校!
    他要让他治下的百姓,都读上书,都骑上车,都能有个好的活计!
    他要大明昌盛!
    那么这钱……必须出!
    不能省!